曹操的儿子,从年龄最长的曹昂到最小的曹幹,足足跨越了近40年。曹幹出生那年,曹操已经年过60,对于曹幹这个小儿子自然是要万般宠爱的。可惜,曹幹命不好。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曹幹是王昭仪所生,但《魏略》的记载则说他又名曹良,本是陈妾所生,出生以后母亲去世,于是曹操命王昭仪抚养。但在曹幹3岁那年,王昭仪也去世了。随后2年,曹操病重,病中的他念念不忘这个小儿子,于是留下遗命给曹丕:“这个孩子可怜,3岁丧母、5岁失父,就只好拖累你了。”

曹操临死时评价四个儿子(他是曹操最小的儿子)(1)

但这里多少有些问题。3岁丧母明显指的是王昭仪,但既然说他生母是陈氏妾,为什么不说生而丧母呢?难不成换个母亲抚养就把亲娘丢进了爪哇国?有点说不通吧。即便是陈妾地位不高,但总归是生母,王昭仪一来身份也没比她高出太多,二来她人也于2年前去世,曹操犯不上临终还要说些模棱两可的话才对。这与曹操本纪中临终前的真实、碎碎念、儿女情长明显不符。所以《魏略》的这个说法可能是有误的。

曹操临死时评价四个儿子(他是曹操最小的儿子)(2)

不管曹幹生母是谁,在220年这年,他终于失去了双亲。唯一可以依靠的也只剩兄长曹丕了。曹丕也不负曹操所托,对待曹幹很是亲近,弟弟们无人可比。也就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曹幹对曹丕产生了无与伦比的亲近感,于是他经常喊曹丕“阿翁”,也是这个才不过六七岁的小孩对缺失了的父爱的一种特殊表达吧。

曹操临死时评价四个儿子(他是曹操最小的儿子)(3)

不过要特别说明一下的是,阿翁这个称呼并不能和父亲直接划等号。根据百科的解释,在文言文中,他可以用于祖父、父亲以及对老年男子的敬称。曹幹的年龄已经分得出父亲和兄长了,他不过是对曹丕有一份孺慕之情,所以这么称呼罢了。当然,我看到一种说法,说曹幹幼年早熟,为了更好地活下去,所以刻意巴结曹丕。

曹操临死时评价四个儿子(他是曹操最小的儿子)(4)

这就实在是想多了,曹幹生母已亡,他自己又年幼,曹丕防谁也不至于防他,曹幹也就犯不上刻意巴结曹丕。而且,曹丕对待兄弟们最多是不给权,他刻意害死谁了吗?唯一值得怀疑的是曹彰的离世。不过,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就直接拿曹丕顶缸,多少有点不负责任。再者,一个这么大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多受创伤,哭还没地儿哭呢,哪里就学了这么多弯弯绕?持这种说法的,怕是心里都是灰暗的吧。

曹操临死时评价四个儿子(他是曹操最小的儿子)(5)

当然了,曹丕对曹幹好也不单是父亲的遗命和他看弟弟可怜。在曹丕夺嫡这件事上,曹幹的母亲王昭仪可是立过功的。毕竟,身为昭仪,也只是比夫人的地位略低一些,王昭仪在曹操面前还是很得宠的,自然就能有机会帮到曹丕。

也正是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曹丕才对自己的弟弟这么好,并且临终留下遗诏,要儿子曹叡也要对曹幹好一点。于是,在曹幹20岁这年,他因为私通宾客被参了一本,结果也不过是曹叡下旨令他悔过而已,并没有做出具体的惩罚。

曹操临死时评价四个儿子(他是曹操最小的儿子)(6)

而曹幹因为活得久加上一直很受爱护,到了262年,累计共获得5000户的食邑,仅次于末帝曹奂的亲爹燕王曹宇的5500户。也算富贵一生了。

往期精选:

文章图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作者,立即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