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对人生的感悟(道家认为人生是一场梦)(1)

苏东坡有一篇著名词作《赤壁怀古》,因游赤壁旧地,有感于多少英雄豪杰抵不过岁月的变迁而成此作。与悠悠今古相对照,人生百年不过是一场从生到死的短暂过程。于是他感叹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生时即便有再多荣华,死后也不过黄土一堆。

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而来,死后又归于自然虚无之中,因此人生一世便可比作大梦一场。待到梦醒时会发现,梦中恋恋不舍的事物,不过都是自己意识上的执着。而在这场人生中,让你我都放下不的执念又有多少呢?

庄子最为知名的有两则梦境:其一是庄子前往楚国途中路遇骷髅,因而在梦中与骷髅有了一番对答;另一则是最为知名的蝴蝶梦。两则不同的梦境,真人诉说的主旨各不相同。

道家对人生的感悟(道家认为人生是一场梦)(2)

在与骷髅相梦的故事里,庄子曾追问骷髅,人生究竟遭到什么磨难而落到这步田地,是因为贪生失理、斧钺之诛、不善之行、冻馁之患而惨死,还是人到终年而老亡?梦中骷髅前来应答,只一句“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便把庄子所有的追问都回挡了。

在骷髅看来,庄子提出的诸多死因都是属于人生所累,因为追求名利、礼仪、忠孝、福禄、康健等内容,所以才会在得不到的时候而为其拘累身心。

如今,骷髅已经是一个亡人,自然不再需要为人间事所累,庄子再去问其死因如何实则是在以人的视角来思考亡灵的存在,自然无法得知亡者的至乐是什么。骷髅早已不再为身心而累,“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整个身心都与天地自然相合为一,此便是无拘无系的逍遥。

我们所追求的物质上的丰足吗?还是如同做梦时节的“一晌贪欢”呢?在庄子看来,这些都不是乐之极致,因为你既然有所贪恋,必然要有所依待。人的情志若被外物困系,又何来真正的快乐与自由呢?

由此,也就引出了“庄生晓梦迷蝴蝶”的蝴蝶梦。这一梦曾被多少后人所推崇,当身心与蝴蝶相融为一时,所有的拘束在那一瞬间都将不复存在。逍遥不在于你能向外求得多少凭借,而在于你能够内忘自我,乃至于忘忘。心中无一物时,又能被何物拘系了心呢?

身为一介凡人,真的可以通过修道而达到餐风饮露的仙人境界吗?有人把道教的修真理想当成是一场美梦,认为可以通过心灵净化的力量,来使人们洞悉一切执着皆是虚妄的哲理,从而使人们能够安心于当下的生活。因为修行正在当下,能做好现实的功夫,才有可能成就未来的美好。这不过是其一。

道家对人生的感悟(道家认为人生是一场梦)(3)

道家求真的意义,在于能看到万事万物都是帮助证悟自身的阶蹬,甚至连参悟本心也只不过是合道的必经阶段。梦境唯心造,心在己身,修行终究要跨越的仍还是自己。

儒家有“格物”一说,朱子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是要穷达万物的妙理所在,此是为“知”。在道家看来,这一妙理,正是道也。朱子又言:“格物是梦觉关,格得来是觉,格不来是梦。”唯有真知者,才是能够勘破人生大梦而清醒的人。

但我们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些装睡和不愿意醒来的人,只因为这个五光十色的世界有太多诱惑,人们沉沦在其中,早就忘了什么是梦、什么是醒了。书中说,假作真时真亦假。修行,就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什么才是从人生大梦中觉醒的唯一真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