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对领导力的解释:

领导力(Leadership)指在管辖的范围内充分地利用人力和客观条件在以最小的成本办成所需的事提高整个团体的办事效率的能力。

包括学习能力、做事的能力、亲和下属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激励能力、指挥能力等。

市面上有很多关于领导力的书籍,很多、很杂,大部分人就算看了,很少有学会的。

为什么呢?

因为那些都是方法,也就是“术”。

《道德经》说: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至于术。

懂得原理不知道方法,是可以探索出方法的,只知道方法不知道原理,也就止于这个方法了。

每一个方法都要一一对应具体情况才能起作用,但是,实际情况是多种多样,更是无穷无尽的,我们无法掌握所有的方法,因此,解决问题必须找出其本质的原理。

并且,我们的潜意识喜欢简单的东西,只有“大道至简”最本质原理,才能更好的应用于我们的潜意识。

领导力本质上是能量的调用。

领导力的目的是解决问题。高效解决问题需要规避两点:

1.能量低的人去解决高能量的事。

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失败的,因为相比之下,这个人的能力不够,也就是力所不能及。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

2.能量高的人去解决低能量的事。

这种情况解决问题很简单,但因为是大材小用,依然是浪费资源和时间。

理想的情况是,一个人或团队去解决与之能量相相匹配的事情,最好是事件难度相对来说高一点,这样好处是人就能从中得到锻炼,又不会因为力所不能及而导致事件失败。

因此,领导力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看透人与事物能量相匹配的程度。

这是保证事件成功的基础,但要最终成功,还需要切实做到。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自知之明,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不能完成那个任务。

这时候,领导力的第二个要求是,能调动他人的内心能量。也就是让这个人或团队,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可以完成任务,并愿意去做。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刘邦,他不懂兵法、不懂礼仪、没有文化,但是他成了汉朝开国皇帝。成功关键在于他的领导力,他自己不会的事可以让别人去做。

什么是领导力的基础(到底什么才是领导力)(1)

正如刘邦自己所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善用人才,治理国家、安抚百姓、为军队提供补充,我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中豪杰,为我所用,是我取得天下的得力助手。”

张良、萧何、韩信,他们哪一个不比刘邦强?可为什么都臣服于刘邦?

原因是,刘邦是调用能量的高手,这就是他的领导力。

其实,这里面包涵了所谓的学习能力、做事的能力、亲和下属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决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激励能力、指挥能力。

但是刘邦懂得上面的那些能力吗?

估计他连听都没听过。

但是,他肯定懂得两件事:

1.看透他人的能力。2.调动他人的能力。

有人会问了,这里面没有人与事情的匹配能力呀?

是的,如果刘邦能很好的匹配人与事情的能量,也就不会死那么多人了。这也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决定的,古代打仗,哪有那么多可用资源,有人肯去卖命就不错了。

但是,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你死我活,因此,领导力需要更好的做到以下两点:

1.看透他人与事物相匹配的能力。2.调动他人行动的能力。

说的更简单一点领导力就是,如何想方设法让他人愿意去做与之相匹配的事。

接下来关键的一点是,如何让别人愿意去做事?

一个人无法完成一件事,除了客观能量不够情况外,更重要的是自身内心信念不足。

他自己不相信自己能够做成,那么大概率最终是失败的。

这时,领导力就要提高他人认知,激励他人潜能,增长他人信念。

当人有了自信的信念,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完成任务。

领导力并不难,懂得原理后去应用,慢慢地就会得心应手。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