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曾经追过的星

(大陆篇)

我是一个标准的80后,说标准是因为我就是1980年出生的。现在不是80后的时代了,后期的00后,甚至10后正值青春激扬风华正茂的时代,这个时代属于他们。而作为被生活打磨一遍又一遍的80后,悄悄的开启了怀念的闸门,找寻自己曾经的青春岁月以及在青春岁月里曾经闪耀过的星。

无论哪个年代的人,都珍藏着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而那些歌曲无论是忧郁的,高亢的,低沉的,激情的亦或是民俗的流行的摇滚的都曾经被我们倾听,被我们歌唱。那是我们青春的一部分,流淌在我们青春的血液里。有些旋律一经响起,瞬间就回到了过去,甚至温暖地流泪。

我是幸福的一代,小的时候,家里就有了黑白电视机,等上了中学又有了录音机。借助这两个神奇的东西,给我打开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假如没有那些音乐我的童年将会多么苍白,我的青春将会多么无色。

从1984年,央视第一届春晚,我就是最忠实的观众。通过电视机认识那么多的歌星,听到那么多动人的旋律。那是一个刚刚开放的年代,那些打扮时尚的歌星现在看来很土或者好笑,但当时他们的的确确就站在时尚的前沿。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内地的流行音乐还没有被港台风影响。电视上仍是民俗歌手:李谷一、毛阿敏、董文华、张也、宋祖英。当时最火的应该是毛阿敏,从1988年《思念》登上春晚,她就火遍了大江南北。而后同样火的电视剧《渴望》,也让毛阿敏更火了一把,因为那首《渴望》的主题曲。

曾经我们追过的星(我们曾经追过的星)(1)

作为男歌手火的最早的是蒋大为,1980年《牡丹之歌》一曲成名,1986年一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登上春晚舞台,随后在87版《西游记》中演唱《敢问路在何方》更是家喻户晓,因为《西游记》火的一塌糊涂。

曾经我们追过的星(我们曾经追过的星)(2)

而与毛阿敏同期的王者一直活跃在歌坛的殿堂级人物——刘欢,更是一个永恒的存在,他集作曲、编曲、制作、演唱于一身。1987年他凭借《便衣警察》和《雪城》两部电视剧的主题曲让观众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嗓音。随后,一首清新的思乡曲《弯弯的月亮》让他风靡全国。一年后,一披长发的他和韦伟唱响北京亚运会的主题曲《亚洲雄风》。《千万次的问》《好汉歌》《在路上》直到2008年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我和你》再现当年的辉煌。

曾经我们追过的星(我们曾经追过的星)(3)

那时的电视剧和电视剧的主题曲是一对孪生兄弟,电视剧火了,主题曲也就火了。因此很多歌手是因为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火了之后,被我们熟悉。比如:演唱《康熙王朝》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的韩磊,还唱红了《汉武大帝》主题曲的《等待》;演唱《金粉世家》主题曲《暗香》的沙宝亮;演唱《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杨洪基。

当时光来到九十年代中期的时候,通俗的流行风开始占据中国歌坛,同时出现了四大天后:孙悦《祝你平安》,田震《执着》,陈明《快乐老家》《我要找到你》那英的《征服》《白天不懂夜的黑》。男歌手也开始发力,李春波在1993年推出《小芳》火了之后,第二年又推出《一封家书》成为一股清流。老狼一口气推出《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流浪歌手的情人》,将校园民谣风刮向全国。毛宁凭借《涛声依旧》,蔡国庆凭借《北京的桥》、《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也占有乐坛的一席之地。

曾经我们追过的星(我们曾经追过的星)(4)

中国内地原创音乐也开始起步,郭峰《永远》《甘心情愿》《心会跟爱一起走》开始了中国原创音乐之路。1994年汪峰成立了鲍家街43号乐队,开始了自己的音乐生涯,并在20年之后才逐渐被人们认识《怒放的生命》《春天里》《光明》《像梦一样自由》《北京北京》成为内地最人文主义的摇滚歌手。而来自四川的刀郎借助他的沙哑嗓音连续推出2004《2002年的第一场雪》2005《冲动的惩罚》2006《披着羊皮的狼》,在华语乐坛的掀起一股比汪峰还要沙哑的沧桑风。而说到原创,不得不说到另一个特别的存在——朴树。《生如夏花》《平凡之路》《白桦林》,这种带点吟唱的纯真风格,包揽了很多女粉丝。

曾经我们追过的星(我们曾经追过的星)(5)

说到这里,在大陆乐坛不得不提如何也绕不开的一个实力女星,没错,就是韩红。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手,一个胖胖的没有颜值的女生,却有着藏族人天生特有的高音音质,她一张口就火了。不因她的外貌,不因她的身材,不因她的地域,就是单纯地喜欢她的嗓音她的歌曲。《天路》《喜马拉雅》《那片海》《天亮了》《飞云之下》《青藏高原》。后来,她淡出歌坛,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将她优美的歌声留在了纷扰的歌坛。

曾经我们追过的星(我们曾经追过的星)(6)

而作为男歌手与韩红唯一能媲美的只有孙楠。他与韩红有着同样的特质。他虽然从事音乐比较早,但是火起来的比较晚。真正凭借《征服》《不见不散》《红旗飘飘》征服了歌迷们的耳朵。

韩红与孙楠合作的电影《神话》的主题曲,成为了天作之合,永恒的经典。

有两个组合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尽管他们面对的是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曲风。羽泉组合,他们的歌曲面对的是年轻人更多一些,而且优美的歌词更具文艺性,1999首张专辑《最美》销量就突破百万张,异军突起。2000年《冷库到底》销量破百万,2001年《热爱》销量依旧破百万。这是一个奇迹,是内地首个连续三年破百万的歌手。《彩虹》《叶子》《深呼吸》在校园里、在商场里、在都市里飞舞着。

另一个组合凤凰传奇,凭借《月亮之上》在星光大道拿下亚军,开创了民族流行风的先河。随后《自由飞翔》《最炫民族风》《荷塘月色》唱响中国,成为街头巷尾,广场舞大妈们的最爱。

曾经我们追过的星(我们曾经追过的星)(7)

说到这里,我们重点说一下摇滚乐队——零点乐队。这个乐队比汪峰组建的乐队还要早,比他的乐队更具名气。从1996年推出《别误会》《永恒的起点》《每一夜每一天》到2005年共计发行了7张专辑,突破250万张销量,也算不错的成绩。《你到底爱不爱我》《粉墨人生》《说唱脸谱》你应该记得他吧!

而另一个摇滚歌手许巍,虽然出生于西北,他的摇滚里却没有呐喊没有反叛没有声嘶力竭。他的摇滚很平静很纯真,他远离传统的摇滚风格。他的摇滚很平和很亲切,还透着点淡淡的哀愁和忧伤,紧紧的贴着那一代年轻人的心。《那一年》《故乡》《蓝莲花》《旅行》《曾经的你》让多少人留恋痴迷。

曾经我们追过的星(我们曾经追过的星)(8)

本该结束这次的怀念,却发现有一个重要的歌星没有提及,是不是感觉少了一个人?如果这次的追星之旅没有他似乎要失色很多。中国的摇滚之父——崔健。也许你可能对他的风格不太感兴趣,但他作为中国摇滚音乐的开创意义是任何人都替代不了的。他的唱片全球发行量突破了1000万张,这个数据至今无人能及。

曾经我们追过的星(我们曾经追过的星)(9)

青春的时光匆匆,流行的歌声渺渺,当我的青春已逝,我也不再关注之后的歌坛。我庆幸自己经历了那个歌声飞扬的年代,我的青春有那么多的明星陪伴。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而我喜欢的歌声已经追不上时代的步伐。在这个自媒体的时代,似乎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星”,“星”被“网红”取代。“网红”距离我们更近,各行各业都成就着网红。网红似乎比歌星红的更快,但衰败的更快。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只愿活在我的歌声里。

下一篇我准备写曾经追过的香港巨星和他们的歌曲,华语乐坛曾经是港台的天下,他们比大陆的歌星更耀眼也更辉煌。也许这篇文章里没有你特别喜欢的歌星值得怀念,包括我自己。我相信下一篇肯定有你曾经痴迷的星。以此来纪念我们逝去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