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是每个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先介绍了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涵,并运用此理论分析影响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最后,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建议,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双因素理论调动员工积极性?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双因素理论调动员工积极性(浅谈如何运用双因素理论提高员工积极性)

双因素理论调动员工积极性

摘要:企业的稳定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其潜能,是每个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先介绍了双因素理论的基本内涵,并运用此理论分析影响员工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最后,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提高员工积极性的建议。

一、双因素理论的内涵

双因素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由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与马斯洛、麦格雷戈提出的,这一理论也称作激励——保健因素理论,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两方面。

1、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是指成就、职业满意感、工作的本身、责任感以及个人成长与发展等导致人们对工作的满意的一些因素。即,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就是激励因素。激励因素如能得到满足能够极大地激发员工工作的热情,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2、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是指缺乏这些因素时使员工产生不满和消极情绪,甚至出现消极怠工等对抗行为;保健因素包括企业制度、上级管理方式、人际关系、工作条件、工薪福利与个人地位等。但是保健因素的改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保健因素改善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再提升员工满意度,由此也很难再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强度

“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程度不同,主要表现在:

第一,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就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第二,不具备保健因素时将引起强烈的不满,但具备时并不一定会调动强烈的积极性;

第三,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核心的,主要是在员工进行工作时发生的

三、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具体因素

基于对双因素理论的理解,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员工积极性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物质回报

物质回报方面的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1)薪酬与福利:工作报酬是员工工作积极性保证的最基本条件,也是对员工劳动成果的最基本的尊重。(2)岗位晋升平台:晋升是对员工个人素质和能力的一种肯定,同时对员工满意度的影响很大;(3)自我价值的实现: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我们,自我实现是人类的最高层次需求。提高员工对工作和能力的自我认可,能够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工作环境

工作环境包括自然工作环境与工作氛围。自然工作环境指工作场所的物理安全性、空气质量、工作基本设施、后勤保障等,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给人带来心理上的舒适,从而提高员工积极性。工作氛围主要是指领导、同事、下属相互之间是否团结和谐互助。

3、工作本身

工作本身压力大小、员工的性格是否与岗位匹配、员工的能力是否胜任岗位的需求都直接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提高员工积极性的一些建议

根据以上影响因素分析,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方面,可以分别采用以下两种基本做法:

(一)运用“激励”机制,调动职工积极性

1、“目标”激励

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人的动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称为目标激励。所以死企业应该建立长期的目标计划,指导员工的行动,将员工个人利益同企业目标挂钩,让员工看到企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发展空间,从而达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2、“认同”激励

认同感及对个人地位的肯定是激励员工的两大关键。所以,企业应该建立起一套健全的机制,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员工积极参与决策,让员工获得某种程度的成就感;另外,企业要对他们的辛勤付出给以肯定和认同,提高员工对工作和能力的自我认可,从而引导他们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并将“讲担当、讲贡献”当做其工作追求。

3、“标杆”激励

企业要正确运用“标杆”激励法,选取典型的素材、典型的人物及其典型事例树立为标杆。标杆是上飘扬的是一面鲜红的旗帜。要积极引导员工向旗帜靠齐,模范地履行义务,学其所长,使员工学有方向、赶有目标,从而达到对调动员工积极性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

4、“感情”激励

为强化感情激励,企业领导必须深入一线、深入员工,交流思想,沟通感情;要尊重员工,把员工看作是企业的主人;要信任员工,要学会适度放权,放手让员工去做;要关心支持员工,积极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让员工获得感情上的满足,从而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运用“保健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

1、建立公平的薪酬福利体系和奖惩体系

公平性是保证员工满意度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在薪酬与福利体系建立方面,一是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要综合考虑同行业的薪酬水平,保证薪酬的外部公平;二是要进行岗位评价,做到同工同酬,保证薪酬的内部公平;在奖惩方面,领导层不能徇私偏袒。对员工获得同层次的成绩或犯了同等错误的员工,要同奖或同罚,不能一种性质,搞出两种惩罚机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管理者宁可不奖励或者不处罚。

2、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

企业要想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优势,就必须培养企业的后备力量,保持企业永继经营的生命力。企业竞争说穿了是人才的竞争。而培训是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本投资”,是提高企业“造血功能”的根本途径。企业为员工提供越方位、多层次的培训机会,对员工就具有吸引力,越能充分挖掘员工潜力,增加企业人力资源的价值和员工自身的价值,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立海等.浅谈赫茨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对企业员工的激励作用[J].商业经济.第2008年第2期)

[2]杨俊卿.于丽贤.赫兹伯格双因素激励理论与企业管理 [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4.27(3): 285—287 [3] [4]

[3]肖云等.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员工满意度提高的策略研究.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4]高杰.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激励与企业管理.(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025)

[5]吕兵,张钢,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建设策略,西南金融,2001(1).

[6]张向前,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科技与管理,2000(3).

[7]于建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概论,财经科学,2001.

[8]周菲,管理心理学,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刘殷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