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人如其名,是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和精气神与他的名字相符,让大家一提到名字想起他。

在动物界中,动物学家也用这样的方法来给它们命名。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

比如上图的“树懒”(树上生活的懒惰家伙);英文名“sloth”(懒散、缓慢、迟钝);日文名"ナマケモノ"(怠け者,懒惰的家伙),因为它行动迟缓,所以大家都公认它比较“懒”。

生活中,人们也会用一些常见的动物名字来为另一种形象接近的动物来命名。

蜗牛不是牛

最早观察蜗牛的人觉得蜗牛带触角的脑袋很像一个牛脑袋,而牛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能让人们心里产生一个具体的形象。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2)

2017.6 全球奇趣蜗牛展@上海动物园科教馆

壁虎不是虎

壁虎虽然长得不像老虎,但它是在墙壁上的王者,捕食昆虫就如老虎一般,古人就以“善捕蝎蝇,故得虎名”来为它命名。这也是一种心里产生的联想。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3)

壁虎

不过,生物分类学最早是由西方主导的,动物的命名权一般都属于它的首位发现者,有些动物的中文名字是由外文直接音译,比如鷎(音同“麦高”,英文名macaw),由于最新的字典没有收录这些复杂的汉字,所以它们有了自己的新名字——金刚鹦鹉;有些本土动物则是根据我们的传统文化沿用,比如戴胜(头顶具凤冠状羽冠)。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4)

蓝黄金刚鹦鹉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5)

戴胜

不过,有些名字也有一些望文生义的片面意思,这些与生物分类学相违背的名字,让大家产生了不少误会。在上海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的名字会让大家产生误会呢?

豪猪不是猪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6)

因为满身覆有棘刺,豪猪常被误认为是刺猬,那么它是怎么和猪扯上关系的呢?

它的名字源起《山海经》——“其状如豚而白,毛大如笄而黑端,名曰豪彘”豪彘为古汉语,即现在的豪猪。而豪猪的英文Porcupine,源自中世纪的法语Porc d'espine,意为“带刺的猪”,这和中文的形式完全相合。

看来最早发现它们的人都把这个好吃的大家伙当成猪的同类了,希望人们用猪来联想到它。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7)

索性趴着吃的豪猪

但豪猪是地地道道的啮齿动物,仔细观察它们,啮齿动物的特征都很明显,和偶蹄目的猪毫无关联,属于广义上的大老鼠。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8)

防御能力很强的豪猪和自己的小伙伴玩耍大概是个技术活

河马不是马

河马是地球上非常古老的动物,也是目前世界上陆地第三大的哺乳动物,仅次于大象和犀牛,它们喜欢待在水里,是高度依赖水的半水生动物。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9)

其实它和马有一点关系都没有。

它的名字源自于希腊语ιπποπόταμοςίππος,两个单词分别意为“河流”和“马”。而古埃及人则称它们为“河里的猪”。日文中河马的写法也是“河馬(かば)”。

大家觉得认为河马更像马还是猪?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0)

小河马“喜蛋”

直到现代DNA技术问世之后,河马才和马与猪撇清关系:河马最亲近的亲戚其实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鲸,它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鲸已经进化成脱离陆地、完全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所以鲸不是鱼),河马作为另一个演化分支则留在了陆地上。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1)

河马趾尖有蹄,形状如同扁爪,在趾间略微有蹼

美洲狮不是狮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2)

美洲狮是分布于美洲大陆的猫科动物(美洲金猫属)。这种外形怎么看都很像狮子的大猫,却不是狮,和狮子相比,它们的体型稍小,脑袋较圆,吻部较短,体毛也比较短。

在生物分类学中,大型猫科动物归属于豹亚科,而美洲狮是猫亚科,真实情况是美洲狮与家猫的亲缘关系比非洲狮还要近。

还不信,就听听美洲狮的“喵”叫

豹亚科动物可不酱婶叫的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3)

那么它们为何会被冠以狮名呢?

美洲狮也被叫作山狮(mountain lion),最初这么叫它们的是航海家哥伦布,它们的毛皮也常被误认为是雌狮,但明显体毛较短,同时也发现这些山狮并不像非洲狮那么凶猛,天性更偏向温顺。

在1609年,一名西班牙征服者和一位印加公主的儿子Garcilasso de la Vega写道:“这里遇到的狮子不像非洲狮那么大,也不如非洲狮凶猛,当地的印第安人将这种狮子叫做——Puma。”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4)

沿着山狮的名字,Puma被翻译成美洲狮。要知道万兽之王狮子仅分布在非洲和亚洲,且狮子是所有猫科动物中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动物。这个译名多少也算弥补了美洲没有狮子的遗憾吧。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5)

美洲大陆猫科家族的气质担当

斑鬣狗不是狗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6)

著名的“非洲二哥”,电影《狮子王》让它们的形象深入人心,其实斑鬣狗并不坏,它们生活在一个相当有爱的母系社会中。

但这里要说的是,斑鬣狗不是狗,它们甚至不属于犬科而是鬣狗科,上一级是猫型亚目。

在外形上,它们的个头和腿长会让人觉得很像狗,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很多和狗不相同的地方。比如,吻部到额头的距离较短,脖子比狗狗要长很多;它们的舌头长满倒刺,这是犬科不具备的特征。另外通过解剖学,鬣狗的听泡内部是由一中隔分隔为两室,这与猫型总科的动物一致,犬科动物同样没有这个特征。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7)

在亲缘关系上,斑鬣狗更接近獴科和食蚁狸科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8)

这个动作暴露了斑鬣狗更像猫的事实

斑鬣狗在以前也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在民国时期的《动物学大辞典》中它们被翻译为“斑[犭衰](shuāi)”

同样因为[犭衰]字未被现代字典收录,所以重新命名为斑鬣狗。

美洲狮长得太小了(原来美洲狮不是狮)(19)

各位游客别再投喂我

无论动物叫什么名字都不会改变它们原本的习性和特点

人类为它们冠名只是为了识别它们

因为各种原因让它们形成了一些命名上的差异和冲突

最终了解它们,守护它们

就是很好的一件事,不是吗

素材来源:上海动物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