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二首感情基调(欧洲名诗人抒情诗选析)(1)

常春藤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竣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

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在我的炉子里,

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色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荡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1847年6月1—10日之间

(孙 用 译)

【简析】

这是裴多菲写给情人尤丽亚的又一首情诗。诗人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等一系列荒凉冷落的形象自比,又以“小鱼”、“小鸟”、“常春藤”、“炉火”、“夕阳”等美好、欢快的形象比喻心中的爱人。两组比喻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些比喻和对比总的含义是一致的。即不管自己的命运多么坎坷、险恶,只要同“爱人”在一起,就能化险为夷,幸福无比,从而歌颂了爱情的强大威力。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节比喻各有着独自的新意:“小河”要穿越“崎岖山路”,意味着爱情的历程将百折千回,艰难曲折;“荒林”要同狂风恶战,表明可能遇到的挫折和打击;“废墟”已被毁灭、遗弃,象征着为爱情付出的牺性;深谷底的草屋突出了处境的孤寂;飘荡的云朵则隐示着诗人的流浪生涯。这一切都含蓄地体现出主人公强毅不屈的性格和对爱情坚贞不渝的追求。诗人对爱人的比喻,也很值得回味:浪花中的“小鱼”,取其活泼、自由;鸣唱枝头的小鸟,喻其欢乐、天真;青青的“常春藤”,象征着永不枯衰的美德;炉中的“火焰”,能给人以温暖;而珊瑚似的“夕阳”不但美丽迷人,还能给人带来光明和憧憬。

这几组比喻和对比,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完整地勾画出男女主人公的丰满形象。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这首诗通篇采用了博喻手法,即用一连串丰富多采的比喻,来表达同一中心意思。这种手法,我们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常常见到,所不同的是,诗人在这里把每一个比喻都加以展开,并同对比结合运用,从而包含了更丰富的寓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歌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