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则关于吃苦,关于受穷,关于受累的文章,还是挺有启发的,可能我们对于所谓的吃苦,真的理解得很是肤浅。

所谓的吃苦是长时间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以及为了长时间聚焦做一件事的过程中,所放弃的娱乐,社交,消费等正常生活,以及这个过程中所忍受的孤独和不被理解,其本质是一种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坚持能力,以及深度思考。

贫穷的根源是品行不端(吃苦贫穷受累)(1)

而贫穷呢,是个很广泛的观念。在中文里,贫、穷两字本解作「极度不足」,日常使用里则指「缺乏钱财,生活拮据困乏」,当然,也有说思想贫穷的感念,就是说少,不足,从而产生的某种状态。就狭义来讲,就是指入不敷出,生活拮据。如果,要按照数字的模式,我们一般总会听到多少多少人在贫穷线以下,就是所谓的人均收入,人均可支出在某个数字以下。

而受累呢,可以理解为吃苦中的一种,因为某种目标,可以去忍受平时不会感受到的累,或者说,比平时的累要多的多的,就称之为受累。

贫穷的根源是品行不端(吃苦贫穷受累)(2)

那么,我们这里就可以看到,其实平时混淆我们的就是吃苦和贫穷了。从某种程度来说,吃苦是一种能力,一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获得某个事物,或者直白点说赚取更多的金钱,财富而去忍受的一些不必要忍受的东西。而贫穷呢,是说的一种状态,一种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状态。

有句古话叫做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其实也说出了这2者的区别,吃苦了,吃得更多的苦,那就很有可能不再会贫穷,可以在某些方面,或是各方面超越过平常人,当然,更会超过那些所谓的贫穷人了。

贫穷的根源是品行不端(吃苦贫穷受累)(3)

吃苦,它不是贫穷的特征,也不是贫穷独有的,同样,富有的人也会吃苦,有可能正是因为他的吃苦,才造就了他的富裕,当然,并不是吃苦就一定能够富裕的,因为,这个作为贫穷的反义词,同样也是有各种因素造成的,吃苦,只是富裕的一个条件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平时千万不要把贫穷当作受苦,穷根本不是吃苦,多数人的因穷而苦,只是为自己的不能吃苦而找的理由,记得又有句话,叫可怜人必有其可恨之处,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道理。

事实上,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比穷人更能吃苦,我们时常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往往看到的是他们光鲜的表象,却从来没有看到他们为了这些光鲜所付出的苦。

贫穷的根源是品行不端(吃苦贫穷受累)(4)

如果我们从思想的角度来说,所谓的吃苦,富裕,就是说你比常人更能在思想领域去探索,研究,吃苦,所以,你的思想就会比常人富裕,这也是吃苦后富裕的一种表现。

吃苦就是吃苦,穷自然有他的原因,但想要不吃苦就富裕,或是因为贫穷而说自己很苦,这显然是不对的,我们必须要明白一分收获,一分耕耘,只有具有吃苦的精神,并赋之与行动,才有可能摆脱贫穷,向富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