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距离陕西首府西安城约150公里处,有一县城曰山阳县,该县城隶属商洛市,因县域北有流岭、中有鹃岭、南有郧岭,遂有“三山夹两川”之称。此地因山大沟深,耕地与河流相对较少,亦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故而虽然历史悠远可追溯到西晋年间,但历来都人穷物瘠,是出名的贫困山区。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1)

山阳县城三山夹两川

而山阳县以西80公里左右,有银台、丁家两山嵯峨对峙,形成的逶迤6公里的奇幽峡谷,峡谷之上的银台山上遗留了一座300余米的完整山寨,名曰天蓬山寨!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2)

天蓬山寨的山路

天蓬山寨最早建于明朝时期。当时山上的猎户和山民为防止匪患,用石头围绕寨子砌成高大的城墙,主要有王家、毛家、韦家等大家族所建的四大寨子,各个寨子既相对独立又以石头城墙连为一体,易守难攻。传说而山寨的大家族们多崇尚佛教,特别是西游记深入民心,一觉得齐天大圣过于招摇,二觉得沙僧过木讷,只爱二师兄聪慧又享福得了个净坛使者的福报,于是就依着花果山的名号取了个“天蓬山寨”的名字。后有清朝一代,白莲教的美女首领王聪儿起义失败后曾带领一帮手下逃到这里,受到王家寨子族人的保护。这段真实的历史给天蓬山寨蒙上了一层传奇色彩。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3)

老人向我们讲述山寨的传奇

新中国之后,山寨不堪使用,逐渐废弃,后当地人在银台山间放养山猪,此山寨被养猪人用来偶尔住宿,我想“天蓬山寨”应该是因此而由来的吧。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4)

山猪养殖曾经是山寨的特色

现今山阳县政府脱贫致富,利用天蓬山寨的原有基础,再投资5600多万元打造了具有山区特色的旅游景点,重点建设南北两个入口服务区,峡谷旅游步道,山寨文化广场,兵营度假村、山寨民俗村,狩猎场,攀崖,恢复山寨及白龙庙遗址等项目,通过两年建设,把曾经破败闲置的天蓬山寨建成为以游览峡谷山水风光和体验山寨文化为核心的集观光、探险、运动、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算是走出了自己特有的“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致富道路,将贫穷落后的天蓬山寨打造成为一个富裕优美的“高家庄”,成为一时的佳话。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5)

天蓬山寨改头换面

天蓬山寨景区分为南北两个入口,建议从北门进去(门票目前半价40元),先游览天蓬山寨,然后顺着一峡谷一路下行至南门出来比较节省体力。如果是自驾游的朋友可以将车停在南门,租车或者搭乘面包到北门入景区,目前租一辆面包的价格约100元,单人价格也就20元/人。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6)

导游图

天蓬山寨以峡谷景观为主体,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到休闲功能,巧妙利用地势采取上进下出的方式,从山顶(北门)进入景区,一路下行到山底(南门)出口,规避了攀登的艰难。已经全部建成贯通的旅游步道从山顶蜿蜒而下,沿峡谷而出,全长6公里。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7)

山寨都是大石作为地基修建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8)

山寨的部分在山脊之上

其中四分之三的路段都是沿河道而行,河道中的石头和两旁喀斯特地貌的山体以各种姿态相互叠加、碰撞,摆出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造型展示着大自然的巧夺天工。峡谷中的流水随着山势层层变大,瀑布、玉潭、清涧,环环相连,极尽水韵。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9)

秋天的山寨风光如画

尤其是峡谷下游的一处巨大瀑布,水流围绕半个突出的山体倾泻而下,水大时蔚为壮观,水小时如万道珠帘悬挂,千娇百媚。景区里林木茂密,清幽至极,潺潺溪流与激昂的瀑布如同大自然演奏的圆舞曲,伴着游人一路穿行,仿佛整个身心都处在流水的洗涤和冲刷之下,渐渐变得轻松愉悦。

山阳县天蓬山寨丹青吊脚楼(山阳县的天蓬山寨)(10)

瀑布飞流直下

如今的天蓬山寨已经成为山阳县乃至商丘市的重点景区,名气越来越大的同时也带动了山阳县的旅游事业发展,这又是一例依托自然环境发展经济建设,脱贫致富的完美案例。

#走吧自驾去旅行##带你游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