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广告词是这么说的:没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对电影而言,这话同样适用。没排片,再好的电影也面临着没票房的窘境。排片的多少,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有着接踵而至的连锁反应,没排片意味着没上座率,没上座率就意味着没票房。近期,名为《纹身》的电影火了,火的原因竟是因为票房不佳。1月14号上映,上映当天只有2.7%的排片,上映首日才不到百万的票房,妥妥地扑街的节奏。而不明真相的观众和网友,却将扑街的原因归结于影片的主创和主演,说起来真是无稽之谈,

赵文卓19岁出道以来三大巅峰角色(票房扑街加排片被挤)(1)

我们知道,电影是艺术创作的范畴之一,它不光是光与影的结合。一部影片的背后,更是无数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一部电影从开拍到上映,间隔几年的时间,经历编剧、拍摄、剪辑、制作、后期等环节,背后的辛酸与汗水、辛劳与付出,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不光需要全体演员的通力合作,导演、编剧等主创也是缺一不可。就《纹身》这部电影而言,能够与观众见面固然可喜,但少得可怜的排片,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让主演和主创几年来的努力付诸流水,也让影片的扑街成为必然。

赵文卓19岁出道以来三大巅峰角色(票房扑街加排片被挤)(2)

由于排片少,《纹身》的票房相当惨淡,从上映到现在票房还不到200万,怎一个惨字得了。从少得可怜的排片可以预见,真正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并不多。不少网友连电影都没看,就直接给它打差评,并冠以烂片的称号,将矛头直接指向影片的主演赵文卓,着实有些无中生有。我们知道,电影首日的票房,大概率决定了影片最终的票房走向,尽管当下的电影面临着疫情的大环境,但只有2.7%的首日排片,着实有些说不过去,《纹身》明显是被区别对待了。

赵文卓19岁出道以来三大巅峰角色(票房扑街加排片被挤)(3)

《纹身》汇集了赵文卓、王圣迪、徐冬冬、李岷城、范逸臣、桑平、大卫·贝利等人的演出阵容,除了能文能武的赵文卓以外,还有以美貌著称的徐冬冬,以极限跑酷著称的大卫·贝利等。从演出阵容来说,称得上是诚意十足,并不是草台班子或临时拼凑的阵容。《纹身》这部电影到底怎么样?笔者专门去影院看了看。观影过后,笔者觉得它并没有网友说得那么烂,而是一部风格独特又独树一帜的作品,融合了纹身、黑帮、武侠、家国情仇等不同元素,是一部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赵文卓19岁出道以来三大巅峰角色(票房扑街加排片被挤)(4)

《纹身》的题材相对鲜见,聚焦于上个世纪的特殊时期,以纹身师阿昌的传奇经历引领剧情,透过阿昌与一众形形色色的人之间的爱恨情仇,讲述了阿昌在边陲小镇的冒险历程,进而折射出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片中,赵文卓出演的阿昌,是个技艺精湛的纹身师,又是个功夫了得的练家子,只想过简单生活的他,却被迫卷入帮派恩怨之中。阿昌,就像是位“隐匿者”,纹身不过是他的保护色,无心于名利地位的他却遭人暗算,无奈之下只得奋起反抗。

赵文卓19岁出道以来三大巅峰角色(票房扑街加排片被挤)(5)

说来电影《纹身》背后的故事相当曲折,完全可以写本书了。影片在2017年底开始拍摄,拍摄过程中,因为项目资金问题而被迫停滞。无奈之下,导演想通过贷款或是借高利贷来完成影片。紧要关头,出品方伸出了橄榄枝,不光解决了迫在眉睫的资金问题,还为影片请到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担纲监制与制片人。前前后后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算把《纹身》给完成。可计划赶不上变化,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全国的电影行业带来的冲击难以想象,《纹身》更是深受其苦,被积压了整整两年的时间不说,积压期间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想象。有句话说得好,不以成败论英雄。对于命运多舛的《纹身》来说,则是不以票房论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