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军节度使,兼参知政事、知苏州事?普州刺史入内侍省副都知?大理评事、通判吉州?签书枢密院事、节度观察留后?......

怎样看宋朝官制(让人看不懂的北宋官制)(1)

平江军节度使府衙

《梦华录》中一连串的官名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同样都是封建王朝,为什么宋朝的官制相较汉唐时期如此混乱?这就不得不提到宋朝初立时期的历史大环境。

公元960年正月,后周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奉命率领禁军北上抵御辽国侵犯,行军至陈桥驿时,赵匡胤和赵普等人密谋,发动陈桥兵变,继而黄袍加身,调转部队,开往后周都城开封,留守开封的禁军将领多为赵匡胤“义社十兄弟”,于是直接打开城门迎接赵匡胤入城,并胁迫后周小皇帝柴宗训退位,后周历三帝,享国十年而亡。由此,正式拉开了长达319年的两宋王朝的帷幕。

怎样看宋朝官制(让人看不懂的北宋官制)(2)

赵匡胤

此时的北宋政权虽然已经建立,但在当时的南方和北方,还存在着南唐、吴越、漳泉、南汉、北汉、荆南、后蜀、等八九个割据政权。

怎样看宋朝官制(让人看不懂的北宋官制)(3)

宋朝初期形势图

就是在北宋统治区域内,也还有不少藩镇节度使,他们在自己镇守的领地内,军政、财政、民政悉数掌握在自己手里,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常行尊王令而不奉王令之举。

在北宋中央政权内部,同样也是派系林立,还有一批在后周时同赵匡胤地位相当的领兵将领,他们都手握精锐重兵,君弱臣强的局面依然没有彻底破解。

怎样看宋朝官制(让人看不懂的北宋官制)(4)

北宋将领剧照

赵匡胤深知自己是依靠他们的支持才夺取的后周政权,同时又害怕这些人也用同样的手段谋取自己的帝位。

为了巩固新生的皇权,使之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短命的王朝,也为了彻底结束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重建中央集权的强力统治,宋太祖和他的继承者以及他们的主要谋士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杯酒释兵权”为正式开始中央改革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怎样看宋朝官制(让人看不懂的北宋官制)(5)

杯酒释兵权

宋朝的官制在唐朝官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动。唐朝主要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即中央政府下主要设立中书、门下、尚书三省,中书省负责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负责审议中书省的立案、草案,并决定是否实行与否;尚书省负责颁发执行,为具体的行政官署,下面又分吏、工、刑、户、礼、兵六部。

怎样看宋朝官制(让人看不懂的北宋官制)(6)

唐朝三省六部

到了宋朝时期,随着三省职权转移,三省之中门下省、尚书省的职权不断被削弱分流,三省制度已经名存实亡,取而代之的是中书、枢密、三司职位的设立,史称“二府三司”之制,分别对应负责宋朝的行政、军事、财政三大机务,让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在分削宰相之权后,又设参知政事与宰相互为牵制,不断削弱相权,让皇权得到加强,具体由下图的展示最为直观。

怎样看宋朝官制(让人看不懂的北宋官制)(7)

宋朝二府三司

此外,宋朝官员的组成也非常复杂,分别由差遣、本官阶、散官阶、勋官、爵位,贴职等组成,且职与事相分离。

以元丰改制为界限,元丰改制以前,一般官吏最少都有三个头衔,即官、职和差遣,“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

比如说咱们最熟悉的北宋名臣包拯,他的官衔是“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总共四十五个字。

怎样看宋朝官制(让人看不懂的北宋官制)(8)

包拯

再如小学语文课本里那位砸破水缸救小朋友的司马光先生,他的官衔是:“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去掉“臣司马光”这四个字,前面的官衔仍然多达五十二个字,比包拯的官衔还长。

怎样看宋朝官制(让人看不懂的北宋官制)(9)

司马光

那么长的官衔,就是宋朝人念起来,也很费劲,何况说咱们现代人容易一头雾水,所以,在元丰改制后,以阶易官,使官员的职务与职称相符合,定职定位,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官名的不断叠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