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这句话并非孔子所说,而是《孟子·告子上》中告子的观点,意思是:对于人来说,享受吃喝也好,喜欢繁华美好的事物也好,都只是人的天性罢了,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食色性乃人之常情?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食色性乃人之常情(由食色性所想到的)

食色性乃人之常情

“食、色,性也”这句话并非孔子所说,而是《孟子·告子上》中告子的观点,意思是:对于人来说,享受吃喝也好,喜欢繁华美好的事物也好,都只是人的天性罢了。

告子主张性无善无不善论,与荀子主张的性恶论及孟子主张的性善论构成了对人性的三种认识。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这句话告子只说出了人有动物的相类似的特性。

孔子观点是: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释义:人太过追求好色的本性,却没有追求好德的本性,会因为偏物不博,辩是非则有不察。出处:《论语·子罕》《论语·卫灵公》

孟子观点是: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释义:仁义礼智都不是外界锻造给自我的,而是自我本来就有的。孟子并未驳斥告子对食和色的论述,而是强调了义也是本性。儒家首先是把仁义道德放在第一位的,把人的欲望放在第二位。出处:《孟子·告子章句上·第六节》

几位古圣先贤对人的本性各有各的说法,告子认为热爱口腹之欲与花花世界是人的本性,孔子认为人的本性使然好色容易好德难,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认为仁义礼智信不是外朔,而是生来就有。到底如何,谁说的清楚啊,在我看来根本不必纠结,所谓修行就是用一生的时间去规避恶寻找善,你只记得一心向善就好。

有点搞笑啊,有多少人是把这里的“色”简单理解成色情的?估计不会是少数,尤其是男性。俗话说男人用下半身思考,这句俗语我理解的意思是男人不可无性,这个不是男人无法深刻体会,倒是女人为爱而生,这一点从很多爱情脑的女人行为举止上足以体现。在我看来爱情脑的女人是绝对的小女人,总想被宠着,幻想被宠着,容易失去自我最终自降身份。如此说来倒是女人更容易些,毕竟内心强大一些就可以自己爱自己,倒是男人必须有有人配合……,常听人说下辈子不做女人,我倒是以为男人女人各有各的辛苦,综上所述还是做女人好好爱自己更简单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