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综合实力被很多读者大大的低估,尤其是她管家的水平,更是被低估到了极致。

对比一下,林黛玉的才华还不至于被很严重的低估,原因很简单,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了林黛玉做的诗词,一些诗词足以撑得起林黛玉是才女的形象。

可林黛玉的管家能力究竟如何,是作者没写吗?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者对林黛玉管家能力的肯定,蕴藏在情节之中,需要读者从细节里去抠……

看上去,在金陵十二钗中排首位的林黛玉,比同样排在首位的薛宝钗,管家的水平要差很多。

毕竟林黛玉给很多读者留下的印象,就是一个孤标傲世的才女。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是很多读者认为薛宝钗有管家能力、甚至管家能力远超同为金陵十二钗的李纨和贾探春论据。

可这真的只是看上去,宝钗的管家能力被读者严重高估,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薛家是商人,商人的特点就是特别会做广告。

无论是薛姨妈重点宣传金玉良姻,宝钗在管家的过程中给婆子开出的空头好处,都是活广告。

广告有好处,能迅速地为一个人立人设;

广告也有坏处,当肥皂泡被戳破后,之后的反弹是巨大的。

请您跟着我的思路重新理一下情节,您会看到管家能力远胜于薛宝钗的林黛玉……

一.选择真实的林家,和选择用广告炒作的薛家,二者的为人,其实早就被荣国府的人看得通透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2)

何为能适应豪门贵族管家能力?

一个豪门贵族合格的当家人,她的一切能力都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任何硬凹的广告、立的人设,都是经不起真正的豪门贵妇所检验的!

类似于贾母一样真正的豪门贵妇,人家在贵族圈里宅斗了几十年,这种人早就是千年狐狸,谁也不能在她们面前玩聊斋。

人正、身正,是她们在年轻一辈中选择当家人的根本。

一个只会做广告、玩噱头的人,会把一个家族引向何处?

贾母辈想一想都会觉得可怕……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林黛玉和薛宝钗: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3)

先来说林黛玉:

林黛玉进荣国府,那是有极强的目的性的。

世家大族的婚姻,都是利益的相互交换,林黛玉父母林如海和贾敏的婚姻,同样如此。

荣国府之人没有出息,林如海就成了他们在朝堂上说得上话的支撑;

林家人丁稀薄,荣国府和整个四大家族的人脉圈,就成为方便林如海干好工作的背景。

荣国府和林如海,彼此需要……

可当贾敏死后,维系荣国府和林如海互相信任的纽带直接就断掉。

这时候他们该怎么办?

这时候林黛玉的作用就显得十分突出,她被送进荣国府,就成为了维系两家人关系的纽带。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4)

那个时候,两家人的定位就是让林黛玉长大之后嫁给贾宝玉。

而林黛玉,要如何面对这个开端?

作为贾宝玉的亲姑姑,贾敏自然对贾宝玉衔玉而生这件事情一清二楚。

若是林家想打造一个噱头,让林黛玉有一件能配得上贾宝玉的小玩意儿,这件事情易如反掌。

如果林如海愿意,他也可以给林黛玉配一块玉,让林黛玉有像钩弋夫人一样带着仙气儿的来历。

可人家没那么做,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有过学海的历练,有过职场的历练的林如海必然明白,假的真不了。

任何噱头都有被戳破的那一天,钩弋夫人那种女人只是表面上风光,等到皇帝回过神来的时候,她的下场是要多惨就有多惨。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5)

那薛宝钗呢:

金玉良姻一开始就是个噱头!

这件事情不用长篇大套的去论证,读者只要抓住到一个关键点就可以了,那就是薛宝钗比贾宝玉大!

毕竟宝姐姐这个称呼,不是白叫的。

如果金锁是个真家伙,薛宝钗三岁的时候,癞头和尚就会来找她,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送给她。

毕竟癞头和尚,在林黛玉三岁的时候见的林黛玉;

在香菱三岁的时候,要度香菱出家。

神仙可不应该对任何一个姑娘厚此薄彼。

薛宝钗跨入三岁虚龄的时候,贾宝玉还没出生呢!

薛宝钗比贾宝玉大两岁,可薛宝钗的生日大,这姑娘正月二十一出生。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6)

到了贾宝玉出生那年的正月,薛宝钗就算三岁。顺便说一句,从计算年龄上,古代人的算虚龄比现代人算实岁,那可是要显老多了。

而贾宝玉何时出生?

我无法找到他出生准确日期的论据,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个时间点万紫千红,很明显是夏天的景色。

贾宝玉是夏天出生的!

这中间有几个月的时间差,薛宝钗的奇幻经历,应该先于贾宝玉的宝玉出现。

就算癞头和尚出现的晚一点也没有关系,毕竟宝玉衔玉而生这件事情,传出去也需要一段时间。

这就意味着,宝玉和金锁的故事,差不多该是同步的。

这才能让所有的人都相信,宝玉和金锁真是因缘天定!

那林黛玉就完全没有机会。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7)

薛宝钗进荣国府,待选失败后,荣国府和薛家的长辈马上会为贾宝玉和薛宝钗完婚。

那时候哪怕林黛玉的眼泪,从春流到冬尽、从秋流到夏,也不会有任何人当一回事儿。

可这种事情没有发生。

金锁故事的出现,发生在薛宝钗进荣国府之后,谁能相信这故事是真的!

整个薛家人,就没有为薛宝钗的人品打一个好底子。

之后呢?

那个时候的薛宝钗已经十二三岁了,金玉良姻的故事都是她配合完成的,荣国府的长辈都会质疑他的人品。

一个姑娘没有人品,何谈管家的能力!

薛家从一开始就错了。

随着情节的深入,读者更是能看到一个在应酬方面能力中等偏上的林黛玉,和一个应酬人际关系完全不及格的薛宝钗。

二.讨论管家能力,应酬能力是不可缺的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8)

豪门贵族历练一个姑娘的管家能力,应酬能力是绝对不能缺少的一个环节。

很显然,林黛玉在这个方面不是最优秀的,总体来说在十二钗中处在一个中等偏上的水准。

而宝钗呢?

宝钗则完全不及格。

您先别忙着否定,看完了论据再说。

荣国府的最大盛典,自然是元妃省亲,这一次盛典,林黛玉和薛宝钗都有机会参加,读者完全可以将二人作一番对比。

先来看林黛玉:

在这样的盛典上,是轮不到一个小女孩有任何表现的机会的,林黛玉需要做的也只是随着长辈磕头行礼,其余的事情依例而行。

林黛玉想要大展奇才,是一个要不得的想法,这一点,让林黛玉没有办法进入最优秀的姑娘的行列。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9)

故事还在进行……

一直到贾元春命姐妹们和贾宝玉作诗的时候,林黛玉才不算一个背景板,有了情节。

贾元春命贾宝玉独作式四首诗,宝玉感到很为难,看出这一切的林黛玉,替宝玉做了一首诗。

贾元春会因为这所谓的作弊,而讨厌林黛玉吗?

当然不会!

当时贾元春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捧着她的凤凰弟弟,哪怕是硬拉,也要给她弟弟一个才子的名声。

在这个时候,如果贾宝玉作诗作不出来,或是作诗的水平低劣,那才是让贾元春无比尴尬的事情。

贾元春的眼里,她给弟弟一个才子的名声就可以了,至于诗究竟是谁作的,她完全能做到故作不知。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0)

这时候,贾元春对林黛玉的满意度会是60%左右。

等到贾元春看到诗作之后,她对林黛玉的满意度会更高: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在元妃省亲这样的场合,最适合作的是应制颂圣诗,这种诗的要求是无论作者如何起承,最后都要落到给皇帝拍马屁上。

林黛玉做的这首诗又有情趣,对皇帝的马屁就拍得到位,这一次应酬,贾元春对她的满意度会达到75%以上。

贾元春完全可以,到皇帝面前去展示这首诗。

元春夸这首诗是三首之冠,这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1)

此时回过头来再看薛宝钗:

在贾宝玉作诗的时候,宝钗同样指教过贾宝玉。宝钗的想法是,让宝玉把绿玉的典故换掉,换成绿蜡。

原因是,贾元春不喜欢红香绿玉,那贾宝玉也不好再用绿玉这个典故去作诗。

这是宝玉对贵妃娘娘,也是对姐姐的尊重。

此时薛宝钗做事还称得上是中规中矩,她应酬的表现,合格度会是50%。

情节再往下进行,如果薛宝钗处理得宜,她应酬的合格度,也会像林黛玉一样直线上升。

不过可惜,上不了台面的薛宝钗这是出了大错。而作者还生怕读者不懂一般,为绿蜡的典故作了注解:

宝钗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

读者能从这段话中读出什么?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2)

读出宝钗的才华横溢,无书不读?我不否认薛宝钗有才华,可在当时的情景下,读者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如果绿蜡的典故,是出自冷烛无烟绿蜡干的话,这首诗贾宝玉都不如不作。

就算宝玉是一个平庸的富贵公子哥,也不会惹人笑话,可这首诗一作,一旦流传出去,会让整个荣国府受尽嘲笑。

冷烛无烟绿蜡干,下一句是什么?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个少女,将满腹心事暗藏心底,薛宝钗居然把这种描写少女情窦初开的典故,用到了荣国府需要应酬的国事场合!

这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就算贾元春不懂,她身边的宫娥、彩嫔,总有比林黛玉、薛宝钗都更才华横溢之人。那些宫中女子,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暗示贾元春,这首诗上不得台面。

贾元春对薛宝钗的满意度会是多少?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3)

那必然是一个接近零的水准,这绝不是夸张。

薛宝钗一张嘴,就可能做到在皇帝面前让整个荣国府丢脸,她这种应酬能力实在是低到太可怕了。

如果荣国府不倒,这样的薛宝钗,是完全没有机会嫁进荣国府大门的。

有些错只要犯一次,就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其实应酬大场面,林黛玉是有得天独厚优势的,人家毕竟出身侯门,应酬之事自然比薛宝钗懂得更多。

可薛宝钗呢?

薛宝钗是商人出身,这造成了她的视野必然狭小,可这只是由于出身的不同造成的,不一定怪得上薛宝钗。

这个时候就应该对比一下,林黛玉和薛宝钗管理自己的院子。

三.潇湘馆和蘅芜苑,何处管理得更好?这会让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管家水平立见高下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4)

真正直接的对比,可以让读者看清楚林黛玉和薛宝钗真正的管家水平。

薛宝钗有机会协理大观园,那并不证明薛宝钗的管理能力有多好。薛宝钗能协理大观园,一方面是王夫人用人为亲;另一方面是因为真正扛起责任的是贾探春。

薛宝钗完全可以做一个好好先生,有利益的时候就冲上前,没利益的时候就把贾探春推到前面去。

真正能让读者看清楚谁的管家能力更好,就看潇湘馆和蘅芜苑这两个地方,谁管理得更好。

其实这样对比对林黛玉是不公平的,薛宝钗有亲妈在身边,很多事情可以帮助她拿主意,而林黛玉只能靠自己。

就算这样比不公平,此时我们依然去比一下:

林黛玉的潇湘馆: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5)

林黛玉的潇湘馆里,没有老婆子敢偷了她的东西去赌钱;

林黛玉的潇湘馆里,没有丫鬟敢同主人拌嘴;

林黛玉的潇湘馆里,没有丫鬟从小厮牵扯不清。

潇湘馆就是一个生机盎然的地方,这是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这源自于林黛玉给这里带来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雅的书香气质,有时候胜于一切的说教。

若论管家的方式,王熙凤属于人治,贾探春属于法治,林黛玉只是偏由企业文化而引起的无为而治。

王熙凤的管理风格,最适合的是初起时的荣国府,和作风相对彪悍的王家。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6)

面对钟鸣鼎食的百年国公府荣国府,王熙凤的管理有时候会显得力不从心;

贾探春的管理风格,正适应当时的荣国府,只可惜贾探春还太嫩了,以至于她的策划案由于不接地气而导致无法落地。

王熙凤和贾探春都是优秀的管理者,是她们的管理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环境而已,无分高下。

林黛玉同样如此。

如果荣国府不倒,在可以顺利转型的前提下,林黛玉所带来的书香气质,会让荣国府很快焕然一新。

不过无论王熙凤、贾探春、还是林黛玉,说她们的管理能力比较强前提,都是建立在荣国府还是一个豪门公府。

水满则溢、月满则亏,荣国府的富贵繁华不能永全,这一点她们三个都看不清,也没有给出真正的解决方案。

这是我认为,林黛玉管家能力中等偏上的根本原因。

真正的极品人物,是早就洞察一切的秦可卿。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7)

薛宝钗的蘅芜苑:

看上去,薛宝钗的人缘很好无法挑剔,可就是这所谓的好人缘,让薛宝钗不具备成为优秀管理者的素质。

真正的优秀管理者,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王熙凤敢在宁国府直接给下人打板子,这会最快地改善宁国府的劳动纪律;

贾探春敢直接给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这才能让一个刁奴看清,贾氏一族的上层人物,绝不喜欢只会挑唆主子、进谗言的奴婢。

这是最快的震慑无德刁奴的办法。

林黛玉同样敢给送宫花的周瑞家的使脸色,为什么?

这会让一个刁奴懂得什么是尊卑有别,就算现代社会人人平等,可工作上的职务那也是要分高低的。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8)

她们不知道她们的做法,会受到刁难的编排吗?

她们当然知道,但是她们选择了承担,这是一个管理者应有的承担。

可这种承担,在薛宝钗身上完全不具备。

蘅芜苑的下人公开赌钱,这已经是薛宝钗对自己院子管理不当的论据,面对这种情况,薛宝钗从来不管。

有时候,明哲保身也是生活的一种手段,可明哲保身的人,没有担当、没有资格成为管理者的资格。

宝钗身边的丫鬟莺儿,敢直接同荣国府的贾环吵嘴,当一个姑娘连贴身侍女都管理不好的时候,又何谈去管理别人!

莺儿还敢直接在大观园中采花折柳、公开违反劳动纪律。

而当时的薛宝钗,正是管理者之一,当管理者的亲信都公开违反劳动纪律,宝这位管理者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林黛玉率真为什么薛宝钗却做作 林黛玉真实的管家水平(19)

其实一个女孩子,是否有很好的管家能力不是很重要,在古代女孩子的清誉才最重要。

可就这一点,宝钗身边的丫鬟莺儿也做不到。莺儿认宝玉身边小厮茗烟的母亲做干娘,这是什么意思?

干娘可不是那么好认的,这会让莺儿同茗烟儿之间的关系再也说不清楚。

而薛宝钗呢?

薛宝钗居然听之任之。

迎春身边的大丫鬟司棋,同表弟谈了一场自由的恋爱,这一点已经会让迎春的名声受损。

那薛宝钗身边的丫鬟莺儿呢?

莺儿做的一切,都会严重损害薛宝钗的名声。

不过也难怪,薛宝钗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做广告上了,时间一久,可能连她自己都以为,这广告美化的容貌丰美、豁达大度、管理能力强她就是她本人。

就像一些人,开惯了美颜,连自己的长相都认不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