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戴手铐的旅客》1980年在国内上映,距今已41年。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1)

1979年底,于洋见到了名为《戴手铐的人》文学剧本。

于洋,抗日战争末期入伍,当过侦查员。

在文革中饱经沧桑的于洋被剧本震撼了,为了铭记那段苦难的历史,于洋将筹备中的电影《大海在呼唤》停下。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2)

于洋找到老伙伴印质明,请他出演男一号刘杰。印质明看完本子,仔细端量了一下于洋,说你演刘杰最合适,脸上有饱经磨难的风霜。赵子岳、汪洋也在一旁说于洋演刘杰最合适。于是于洋第一次尝试自导自演。印质明、赵子岳分别在剧中扮演刘杰的两位老战友。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3)

原剧本指向很明显,暗藏特务是苏联的,苏哲在逃往苏联途中,在边境线上被刘杰死死抱住。从大西北出境,路上出现了骆驼。

上级指示将苏联特务的特征抹去,于洋将北上改为南下,从北方绕道金三角,这样出现骆驼也就合理了。

全面地说,于洋是自编自导自演。电影剧本出来后,于洋对台词不太满意,他对那个特殊年代太熟悉了,亲自操刀,将对白重写了一遍。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4)

在火车上,乘务员为刘杰找了个座位,紧接着问了句:“你什么成分?”“贫农!”刘杰回答。

这是有时代特征的对白,引发刚从那个年代走出的观众共鸣。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5)

还有一个场景,被通缉的刘杰潜入老战友魏子恒家,身为公安局长的魏子恒给刘杰端了两个菜,倒了一杯酒。“说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刘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千言万语涌上心头。

于洋设计的这个场景朴实无华,演职人员都是从文革过来的,很多人有过有冤无处诉,无人听得遭遇。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6)

为追求真实,拍摄时倒的是真酒,于洋入戏了,将那半杯酒一饮而尽,眼圈立刻红了,和于洋交情深厚的印质明眼圈也红了,戏里戏外,二人都是战友情。

剧本中的知青魏小明被于洋改成女孩子,事实证明,这一改动极其成功,原剧本小魏人物苍白,这一改立刻饱满可爱起来,成为蔡明最经典的银幕角色。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7)

电影里有首插曲《驼铃》,于洋需要插曲反映出历经磨难的兄弟情。他和作曲家王立平关在屋子里,一句一句地琢磨,“战友啊战友,亲爱的兄弟,当心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歌词出来了,听的人无不动容,潸然泪下。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8)

王立平要求在词作者前加上于洋的名字,于洋不愿,利用导演的职权将词曲都署名王立平。

剧中刘杰有一个武功高强的助手张强。于洋在部队时练过擒拿格斗,他找到了石家庄公安局有武功又懂表演的马树超饰演张强。剧中所有对打都是于洋和马树超自己设计的,二人的打戏都没用替身,要知道于洋拍摄《戴手铐的旅客》时已经50岁。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9)

电影《戴手铐的旅客》兼顾艺术性和观赏性,影片结尾刘杰被戴上手铐那一幕,让无数观众心碎,是“伤痕”文学优秀的代表作,影响力远超同一时期的电影《泪痕》。

《英雄虎胆》《大浪淘沙》《暴风骤雨》,于洋老师给观众奉献了众多的优秀作品。但于洋的家庭却很不幸,儿子于晓阳是很有才华的新锐导演,2005年,在拍中国电影百年献礼片时因公殉职。75岁的于洋听到这个噩耗后当场晕厥。

谍影逃亡被抓戴手铐(戴手铐的旅客幕后故事)(10)

于洋老师热心公益,2008年汶川地震,于老捐出了积蓄。

2017年,87岁高龄的于洋老师携89岁的夫人出演公益电影《我在你身边》。

让我们共同祝愿于洋老师夫妇健康长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