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闹市,一条北至红星桥、南至新南门的宽阔大道——红星路,不仅积淀了成都千年来的深厚人文历史,而且见证了整个城市的历史文脉。

红星路83号,百年前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的旧址,焕然一新的成都市第十七中学(简称:成都十七中),用教学实力不断阐释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优秀教师成就优质学校!她,从青年教师到骨干教师,从个人表率到带领团队……用青春和智慧书写了一个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她是学校教师队伍的一个缩影,她就是成都十七中初中部教务副主任任珊。

成都17中初中部校长(成都十七中初中部任珊)(1)

“211”课堂 保证教学质量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的初心和使命。

成都市第十七中学创办于1941年,是成都市首批示范性高中。2013年7月,学校形成“一校两址、初高中分设”的办学格局,高中部位于锦江区较场坝东街48号,初中部位于红星路二段83号。

2018年,任珊初次来到十七中初中部,五年时间里,她成为十七中初中部的校园里最忙碌的园丁,带领团队组织研讨教育问题、制定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式……十七中初中部连创佳绩,一首“自强不息,执着向上”的常青藤之歌从红星路飞出,再现百年前的拳拳人文心。

成都17中初中部校长(成都十七中初中部任珊)(2)

“说实在的,虽然初中部邻近春熙路、太古里,但是我一次都没好好去逛过,实在忙得抽不出时间。”2018年,原本在高中部任教的任珊被委派到初中部,同时担任初2018级年级组长,面对新的学校、新的学生,任珊突然感觉到自己的责任和压力变得很大。

她把凝心聚力、正面导向、激发潜力作为自己工作的重心,带领团队早起晚走,日以继夜研究教学方式方法。2019年,任珊升任初中部教务处副主任,开始主持学校教务处工作。彼时,初中部装修改造工程完成,学校旧貌换新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必须把狠抓教学常规和教研工作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两大抓手。”在教学实践中,初中部为学生们制定了贯串三年的的习惯养成教育,七年级以培养专注力和执行力为重点,八年级以时效与灵动为重点,九年级则以规划和惜时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培优育才。

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任珊还在学校提出并全面推行了“211”课堂模式:在课堂有限的40分钟里,老师用20分钟时间讲授当堂主要知识,10分钟学生实践,10分钟互动交流,力求做到用20分钟能把知识讲清楚、讲透彻,达成高效的课堂。在高效与精准的要求下,教师准备必须下大力气字斟句酌地把备课做到非常详尽的程度。

这一理念一定程度上与如今的“双减”要求非常契合,“减”是为了“增”和“精”,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作业压力减少了,成绩稳步上升,学校教学成果喜讯频传,得到了锦江区教育部门的肯定和赞许,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

师生共进 誉满青藤校园

“这几年,我最愧对的就是孩子。家里的老人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一般都不会给我讲,总是担心影响我的工作。”当一个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时,家庭和工作一定会产生冲突,任珊表示,这些年最该感谢的就是家人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和全力的支持。

在初中部,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总是坚持工作第一,对教学成果进行“闭环式”管理,从团体备课,到教学实施,再到成果检验,全体老师认真研讨、实时分析,确保每堂课都优质高效。这种情况下,自然牺牲了一些陪伴孩子的时间。

以任珊为例,爱人不在成都,自己又忙于学校工作,下班后依然在进行教育教学研讨是常有的事,她只好选择把孩子送去半寄宿的民办学校,自己则在孩子学校附近租房居住。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匆匆赶往“家”里,孩子也刚好晚自习下课。她换上居家的衣服,为孩子准备晚餐,了解孩子一天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辅导孩子作业。

成都17中初中部校长(成都十七中初中部任珊)(3)

好的老师,要终身学习!“为人父母者,谁不希望无时无刻陪伴孩子成长?但身为教师,就担负了更多孩子的未来。”任珊表示,自己这些年多次获得了许多表彰和荣誉,但最让她自豪的,是与学校的老师一起迅速成长,托举更多孩子实现了梦想,践行了学校“自强不息,执着向上”的常青藤文化理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成都十七中党支部书记、校长孙会敏表示,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培养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本领过硬、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一直是学校发展的优先方向。学校坚持从师德、师能两个维度,从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名师等多个维度,系统加强教师队伍培养。

教师是教育改革、教育发展和教育教学实践的主体和关键,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任珊只是成都十七中教师队伍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初中部现有在职教师176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名,省级名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6名;市特级教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15人;锦江区特级教师5名,锦江区学科带头人2名,区级名师工作室4个,多人被聘为市区教科院学科中心组成员。全国、省、市、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75名。正是这一大批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教师,本着“美教精艺,正德厚生”的教风要求,在发展自己的同时,成就了一批批青藤学子。

成都17中初中部校长(成都十七中初中部任珊)(4)

“一百多年前,青年陈毅从这里出发,走上振兴中华的道路;一百多年后,十七中学子汇聚于此,迈向新一代的青春激荡。我们作为红星精神的接棒者,有责任让学校走上高品质发展之路,有义务让每个孩子在此展露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