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这道岭的最高峰,那么当你已经站在最高峰时,绝不能忽视身旁那座容不得俯视的峰——《荆轲刺秦》。

陈凯歌拍的霸王别姬告诉我们什么(如果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最高峰)(1)

导演: 陈凯歌

编剧: 陈凯歌 / 王培公

主演: 张丰毅 / 李雪健 / 巩俐 / 王志文 / 孙周 / 陈凯歌 / 潘长江 / 赵本山 / 丁海峰 / 周迅

《荆轲刺秦王》的获奖情况

陈凯歌从来都不会放松对人物的刻画,正如老谋子一直都是个好“色”之徒。每看过一部陈的电影,脑子里总会多出许多面孔,你吃饭睡觉,他们也不闲着,蹦出来让你捉摸,这一捉摸不要紧,一不小心就捉摸出些人行的悖论来,弄得人惶惶不可终日。看完《荆轲刺秦》后,我脑子里就一直是这么几个人物:

陈凯歌拍的霸王别姬告诉我们什么(如果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最高峰)(2)

荆轲(张丰毅),张丰毅的表演依旧精彩,荆轲曾眼也不眨地杀了造剑人全家,但最后一个盲女的刚毅却让他背负上了良心的煎熬,以致从此大隐于市,在救助因偷东西被人抓起来的孤儿时,一代名刺客,甘愿蒙受跨下之辱(这一幕,让我想起张丰毅在电视剧《淮阴侯韩信》中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一幕,那是小时候我印象最深刻的历史剧,那时候超喜欢张丰毅,之后韩信虽有刘邦的“三不杀”的承诺,仍然被吕后设计害死,我哭得稀里哗啦的,也让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叫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什么叫人性的虚伪,唔唔,跑题了~继续看这个),孤傲的荆轲,始终恬退隐忍,或是扮疯装傻嘲笑这个世界。这个角色神来之笔就在末端刺秦一幕,他明知道秦王知道他为刺客,仍只身上殿,一代侠士荆轲在秦殿像小丑一样出尽了洋相,那滑稽的样子却是其对不可一视的秦王的嘲弄,更加让人敬佩,他将计就计,表明此刻身份,足显荆轲的智慧。张丰毅这段表演,完全使用方言,表面上滑稽怯懦,其实智勇双全,这二者都可在荆轲的一举一动甚至一个表情中表现出来,堪称完美出演。

陈凯歌拍的霸王别姬告诉我们什么(如果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最高峰)(3)

赵姬(巩俐),无论是《霸王别姬》、《活着》还是这部《荆轲刺秦》,都是缺了巩俐不成戏的。令人由衷慨叹中国电影九十年代的半边天是属于巩俐的,她的演技太精湛了,如果百年后评选中国影史的最佳女演员,她必然是最有力的竞争者。这部戏里的巩俐,表演中规中矩,稳重地充当了这部电影众多人物之间的纽带,与其说她是这里的女主角,不如说是她的存在是给秦王、荆轲以及其他几个重要人物提供了一面镜子,只有他们对这镜子的时候,才能看到自己人性的另一面,而恰巧,我们就站在这面镜子旁边。可能有人要说巩俐在那部影片中都不时表演最出彩的,但正是他的这种稳重才使得所有和他配戏的男演员,再出位地演出也不会显得突兀,试想巩俐出演的任何影片,如果换了别人来演她的角色,张国荣(《霸王别姬》、《风月》)、张丰毅(《霸王别姬》、《荆轲刺秦》)、葛优(《霸王别姬》、《活着》)、姜文(《红高粱》)以及李雪健这些腕儿们在各自的影片中的出演很可能不再被奉经典,而会被认为是他们骨子里神经质大暴走。

陈凯歌拍的霸王别姬告诉我们什么(如果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最高峰)(4)

除了这三个主要角色,影片中最可圈可点的人物还有嫪毐(王志文),王志文在这部剧里演出太出彩了,他真的做到了让观众因他笑为他哭

陈凯歌拍的霸王别姬告诉我们什么(如果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最高峰)(5)

;盲女(周迅),虽然出场时间很短,但相信所有人都记住了她那双盲女绝望的眸子;燕丹(忘了谁了……)话剧腔太重,可能陈导要的就是这个吧;高渐离(赵本山)听赵本山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总觉得像听二人转,导演大概是想让高渐离有点儿东北人的意思,盼着大家能暂时忘掉赵本山的小品,只看他电影里角色,导演对观众的要求太高了,本来最悲壮的谢幕却换来阵阵笑场,可叹,潘长江饰演的狱吏也是一样,不过他对荆轲行刑的那一段撞墙的镜头确实让人望而生畏。

陈凯歌拍的霸王别姬告诉我们什么(如果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最高峰)(6)

陈凯歌拍的霸王别姬告诉我们什么(如果说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最高峰)(7)

赵本山,潘长江,王千源在片中打酱油

总体上来说,《荆轲刺秦》耗资人民币八千万,当年创下中国之最,可惜生不逢时,遭遇票房滑铁卢,陈导当时走的有点儿远,不过现在看正好:)比《无极》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