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作抛砖之引。

自从我们知道大观园,其实就是大清的皇家御园——圆明园后,便引申出了很多有趣的事。

比如说林黛玉的葬花处在圆明园的哪个地方?林黛玉的人物原型孝贤纯皇后,又住在圆明园的哪个地方?一定会让大家很关心,乃至追问不止。

林黛玉的潇湘馆充满仙气(林黛玉的潇湘馆)(1)

研究发现,孝贤纯皇后实际上是住在圆明园的长春仙馆,和书中林黛玉的居所潇湘馆不是同一个地方。

潇湘馆,之前的名称叫“有凤来仪”,暗射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碧桐书院”。因为碧桐书院在雍正朝时叫梧桐院,在当时院子里种植着很多梧桐树。在古人的观念中,梧桐是一种高贵的树木,被誉为“树中之王”。 而凤凰又被誉为“鸟中之王”。所以“鸟中之王”与“树中之王”珠联璧合。

林黛玉的潇湘馆充满仙气(林黛玉的潇湘馆)(2)

俗话说“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在古人的观念中,认为梧桐树能够招来凤凰在此筑巢。这就是潇湘馆为什么在《红楼梦》书中,被称为“有凤来仪”的缘由。因为住在潇湘馆里的林黛玉,其实是一代大清帝后。而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帝后则被誉为凤凰!

所以林黛玉是凤凰。脂砚斋才会说:“果然,妙在双关暗合”。

林黛玉的潇湘馆充满仙气(林黛玉的潇湘馆)(3)

第四十回,贾母带着刘姥姥逛大观园,进了有凤来仪(潇湘馆):

……刘姥姥因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又见书架上磊着满满的书,刘姥姥道:“这必定是那位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指黛玉道:“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刘姥姥留神打量了黛玉一番,方笑道:“这那像个小姐的绣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

此句话看似波澜不惊的文字,实际上大有深意,暗示“有凤来仪”是一座书院,它就是清朝皇帝读书的地方——“碧桐书院”。所以贾政才笑道:“这一处还罢了。若能月夜坐此窗下读书,不枉虚生一世”。

从这两点可以看出:林黛玉的潇湘馆,是圆明园的碧桐书院,应该是没争议的。

林黛玉的潇湘馆充满仙气(林黛玉的潇湘馆)(4)

不过,笔者也有些小小的困惑。因为书中说林黛玉的潇湘馆,是种了竹子而著称。林黛玉还因潇湘竹,而得了个“潇湘妃子”的名号。

在雍正朝,圆明园当时有十二景。梧桐院是十二景之一。十二景分别是:梧桐院、竹子院、葡萄院、耕织轩、菜圃、牡丹台、桃花坞、壶中天、深柳读书堂、金鱼池、涧阁、莲花池。

林黛玉的潇湘馆充满仙气(林黛玉的潇湘馆)(5)

所以在十二景中其实也有个竹子院,巧得是竹子院和梧桐院毗邻,它就在梧桐院东边,也就是今天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天然图画”。

这三处景点的位置,在圆明园里是这样的:碧桐书院和长春仙馆隔着圆明园的后湖相望。长春仙馆在后湖的西南角,碧桐书院(梧桐院)在后湖的东北角,天然图画(竹子院)则在后湖的东边。

林黛玉的潇湘馆充满仙气(林黛玉的潇湘馆)(6)

再来看竹子院(天然图画)。从名字上就可看出竹子院,是院子里种植着很多竹子而得名,它才是货真价实的“潇湘馆”。

不过“天然图画”之名,已被作者巧妙地镶嵌在了第十七回文字中。或许,林黛玉的潇湘馆是梧桐院和竹子院的结合体吧。不知,你怎么认为呢?

欲想了解更多红楼梦的那些事儿,请追随红学砖家前进的脚步。更多大清宫闱秘史的解密,详见《红学砖家重评石头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