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贤玲 辑 李铭沨

氢能的生态意义(年度观察氢动力)(1)

今天是大年初七,我们与您分享燃料电池年度信息第七部分:国外燃料电池产品创新。因为文章分拆,所以,内容上不能完全按照原有的体系来安排,文章的标题也无法保留"燃料电池“这个主题,上期和本期的标题都相对独立。

燃料电池产品与技术

燃料电池产能与区域布局

燃料电池示范应用

燃料电池项目合作

国外燃料电池企业布局中国市场

氢能及燃料电池基础设施

国外燃料电池产品创新

国外燃料电池应用与测试

国内外燃料电池企业融资案例

其实,对于新技术发展初期没有人敢盲目自信,所以,对于氢能行业我们照样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还得盯着别人碗里的,一边是自身的产品创新,一边观察关键技术和材料的进步,同时还要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燃料电池的创新包括混合系统、液氢系统、材料革新、小型化……大部分都是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的运行效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

不过,除了产品本身的性能,丰田和现代的动向总是我特别关心的,其中丰田汽车制造(英国)有限公司(TMUK)领导的联合将采用第二代丰田燃料电池组件,将2012年上市的皮卡车Hilux改造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显示丰田燃料电池平台的延展性。现代推出的N Vision 74概念车不仅令人惊艳,而且采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我认为这样应该是燃料电池比较准确的定位。

那天我跟铭沨聊到燃料电池乘用车的问题,他说他对燃料电池的市场定位想得还不是很清楚,也就是那个打动消费者引爆市场的点。在谈到锂离子电池时铭沨说锂离子电池其实是一种”对抗“文化,对燃油车的颠覆不仅仅是减碳,而且是对产业链和驾驶体验的全面颠覆,而以马斯克为首的电动汽车的大佬们对燃料电池汽车也是诋毁有加。

于是我们初步达成一点共识是燃料电池汽车需要体现它”上善若水“的本性,即包容性,其中燃料电池与锂电的混合就是一个合作共赢的方案;氢内燃机则在驾驶体验和零部件供应商方面都关照了燃油车的消费者和制造体系。

丰田2021年曾对外透露,将发布两款2023氢动力汽车——新版普锐斯(Prius)和卡罗拉(Corolla)。其中,氢动力普锐斯将是丰田首次将氢动力与插电式混合动力结合在一起;卡罗拉的氢动力版本将使用氢气为引擎直接提供动力(燃氢内燃机技术)。2022年康明斯、西港燃料、宝马汽车、利勃海尔等均展出了氢内燃发动机。国内潍柴动力和玉柴也在开发氢内燃发动机,广汽等企业也在研究燃料电池增程式混合动力。

所以,氢既可以通过燃料电池发电给锂电池补电,以混合动力的形式提供动力;也可以是氢内燃机的方式,保留燃油系统原来的制造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可电可燃,上善若水“。

我们也看到,国际市场氢能动力不仅仅是巴拉德、普拉格,还有丰田、现代、博世、康明斯、斗山这样汽车行业的工业大鳄。那么,这些企业之间、以及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又将如何包容与关照呢?

07

国外燃料电池产品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