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鱼奶爸日记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

小雨最近为女儿学习的事操碎了心,自己劳心劳力地给孩子辅导功课,成绩没有改善不说,就连课后作业都完不成。

一个刚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每天写作业都要耗到12点,小雨没办法,只能陪着孩子熬。

有人会说,是不是作业布置的太多?还真不是,其实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是挺合理的,如果孩子认真写,不到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为什么女儿要熬到十二点呢?小雨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女儿性子太慢,写字的速度慢,反应思考的速度也慢,有时写着作业开始转笔、喝水,各种小动作不停。

有一次小雨实在生气了,用鸡毛掸子打了孩子的手心,谁知她非但没有受到教训,反而哭了整晚。

现在小雨就认命了,觉得自家孩子就是个慢性子,要想改变很困难,后来对孩子的作业也不过多要求,愿意学就学,不愿意也不勉强。

事实上,小雨女儿真的是因为性子慢导致学习任务完不成吗?从她的描述里可以了解到,孩子的一些行为特征,比如写字的速度慢,这可能和性格有关。

不过写作业时就开始转笔、喝水,各种小动作不停,这就不是性格原因造成的,是孩子精力不集中。

小雨女儿知道每晚都有作业任务,按常理来说,当然是越早写完作业对自己越好,可偏偏要熬到十二点,这不是性子慢,而是拖延症的表现。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娃咋治)(1)

很多家长会和小雨持一样的态度,认为孩子这么小怎么知道拖延,就是慢性子而已。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娃咋治)(2)


01拖延症不是慢性子,还有得治

要知道,拖延症和慢性子有着明显区别,它是一种自我调节失败后的产物。

行为心理学上认为,拖延症是在能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的一种行为。

拖延症不分年龄,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可能被打败。不仅影响正常学习生活,严重的甚至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再者,拖延症的孩子内心也会存在强烈的负罪感,导致自信心消减,不断否定自我,阻碍人格的健康发展。

1)“慢”的内在和外在不同表现

慢性子是天性使然,做任何事都是慢悠悠的。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娃咋治)(3)

像《做家务的男人》里的尤长靖,洗个西红柿可能要洗十分钟,洗碗之前会发会呆,回答别人问题时会思考好久,出门准备的时间长。

总之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慢,别人都着急上火了,他还是按照自己的步调走,这是由内而外散发的表现。

而拖延症的“慢”是外在的表现状态,其实孩子的性格并不慢。比如家长要孩子跑腿,孩子要看动画片半天不动,催促也没有用,这并不是孩子本身不急,而是因不想做而拖延。

2)对心理的影响不同

对于慢性子的孩子来说,不管别人如何评价,只要是按照习惯的方式生活,就不会在意别人的评价,因为他本来就是这么慢的人。

换言之,心理情绪不会受到别人评价的影响。

而拖延症的孩子虽然也表现出缓慢的行为,但心理状态是纠结、沮丧、挫败的。

慢性子孩子会表现出比较平稳的状态,而拖延症的孩子表现是心神不宁的。

有些家长觉得奇怪,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明明自己工作努力、生活自律,怎么孩子偏偏就拖延呢?

其实孩子的拖延症并不完全和父母有关,这是由各种原因作用的结果。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娃咋治)(4)


02孩子为何会出现“拖延症”?

1)生理原因

一般大家会习惯性认为,孩子是因为习惯不好才养成了拖延症,只要改正坏习惯,自然就可以战胜拖延症。

不过,德国洪波大学Erhan Genc团队否定了这一说法。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娃咋治)(5)

他们经过研究发现,拖延与大脑中释放的多巴胺息息相关。

我们都知道,多巴胺能给人带来快乐的情绪,高水平的多巴胺还会提升认知力和注意力。

也正是由于这一特征,让人容易分心,才难以一口气完成任务,就产生了拖延症。

Genc团队还发现,这一特征对女孩的影响较男孩更大。

2)认知原因

有时我们只看到孩子拖延症的表现,比如早上7点得起床,非要磨蹭到7点半,一个小时可以完成的作业,非要花上两小时。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拖延的背后没有明确的时间观念。

简而言之,孩子会拖延是对时间认识不够。

那么究竟什么是时间呢?一般来说,时间可以分为自然时间、人文时间和心理时间。

自然时间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钟表指示的时间,人文时间是指已经过去的时间,这两者都不会影响孩子决定性的行为。只有心理时间是主观的,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

大家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做一件喜欢的事,时间过得飞快,遇到难题时,就会觉得度日如年。

就像有些孩子写作业时觉得时间过得很慢,难以忍受,正是心理时间感觉不一样,才会有作业太难、推迟一会再写的想法。

基于心理时间的认识,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它是指人把注意力完全投入到某个活动中的感觉。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娃咋治)(6)

当“心流”产生时,人注意力会非常集中,对所做的事有强烈的掌控感。想要孩子摆脱拖延症,就得让孩子进入“心流”的感觉氛围。

3)心理原因

拖延症之所以会产生,和畏难心理、完美主义、自我意识觉醒有关。

畏难心理很好理解,比如孩子上课没听懂,课后写作业遇到难题,就会产生畏惧心理。有些孩子自己没有办法解决,或是没有自信解决,就会产生等会再做的想法。

时间拖得越久,问题越难解答,这时拖延症的影响就显现出来了。

4)完美主义

通常,完美主义的表现就是对自己要求高,不允许出错,对结果的要求也高。

这种要求增加了任务完成的难度,进展过程自然就会变慢。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娃咋治)(7)

儿童研究专家发现,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更容易拖延。

5)自我意识觉醒

有时孩子迟迟不肯做一件事,并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不想做。

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觉醒,对父母的安排会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为了给自己争取自由的权利,对父母提出的要求也会一拖再拖。

可见,孩子产生拖延症是心理、生理、认知各种原因作用的结果。

但强牵、打骂对改善孩子拖延症的问题不奏效,真正考验的是智慧。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娃咋治)(8)


03帮孩子解决拖延,具体可以如何做?

1)利用“舒尔特方格训练法”提高注意力

孩子会产生拖延症和注意力不集中有很大关系,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可以采用“舒尔特方格训练法”。

准备好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画上25个方格,方格大小要一致,在方格里随机天上1-25个数字。

父母可以这样训练孩子,随便报1-25号数,让孩子指出其所在位置并念出来,记录下所耗费的时间。

时间越短,说明孩子注意力越高。

2)引导孩子设置deadline

针对心理时间认知不准确这一特点,可以设置deadline。

解决孩子拖拉磨蹭的方法(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娃咋治)(9)

截止日期要比真正结束时间提前,比如孩子每隔三天要完成一篇小作文,家长可以监督孩子,在第二天时就完成任务,如果没在规定时间完成,就视为未完成。

让孩子培养时间意识,有助于孩子更好的完成任务。

3)利用“任务重组”减轻心理影响

“任务重组”是心理学层面的一个策略,它能帮助孩子克服拖延症。

当孩子完成任务有困难时,可以将目标缩小,让孩子拥有积极性去完成任务。

比如规定孩子半小时内要读完10页书,并写好摘抄内容,可孩子每次都完不成。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半小时内读完5页书,就很好了。

当孩子可以完成规定任务时,孩子就能建立自信,会更加主动地完成任务。

4)提醒孩子注意方法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做出令人不满意的行为,会很果断地说孩子做得不好,这会直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比如遇到写作业爱拖延,就会大声指责,这样不对。家长提醒要注意方法,不要让孩子觉得是大人在挑刺。

最重要的是想办法帮助孩子主动完成任务,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二胎奶爸一枚,擅长儿童心理和教育领域,跟大家分享我的育儿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