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安徽频道

“咕噜噜……”听到电饭煲里传来煮饭的水泡声,家住二坝镇水楼村的伍为和,从冰箱里取出茄子,熟练地在砧板上切了起来。背后的墙上,半米高的白色水痕依然没有退去,无声的“展示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今年的这个夏天,这些水痕不仅印在了墙上,更印在了伍为和的心里。

“老伍,家里用电还好么。”9月23日上午,芜湖供电公司二坝镇供电所所长阮传海带队,赶在国庆节前来到汛期受灾的圩埂区域开展安全巡视。“电好得很,就是家里东西、6亩地全部被淹了,啥也没了。” 伍为和苦笑着说。“我看你这不也开始复垦了么,圩埂被淹的地方电也送了九成了,都会好起来的。”阮传海一边安慰他,一边开始了线路检查。

受灾区域已恢复供电(芜湖供电公司受灾圩区再现)(1)

芜湖供电芜湖供电公司二坝供电所员工高英等人正在为前江台区居民恢复送电(何煜 供图)

紧盯水情受灾重镇再现“希望之光”

——二坝镇惠生联圩4244户受灾居民逐步恢复生活

老伍家里的情况,阮传海最清楚,电也是他“亲手”送上的。

7月11日7时30分,芜湖市鸠江区二坝镇惠生联圩遭遇破圩险情,孙家子堤第一道防线出现破圩,芜湖大龙湾码头全部被淹,伴随着江水的持续上涨,淹水面积一度超过6平方公里,包括伍为和在内的众多百姓被迫撤离至6个临时群众安置点。

自那时起,“恢复送电、重建家园”就成了阮传海等当地供电人员最牵挂的事。

“9月初以来,惠生联圩外水位逐步退去,我们第一时间启动了复电工作,其中最难的区域就是伍为和所在的前江等4个台区。”二坝供电所党支部书记高英介绍。

据悉,由于被洪水冲断了道路,上述台区成为了“无电孤岛”,同时因为圩埂长时间浸水,土质松软,相关区域多处出现塌方,无法实施立杆架线作业。

对此,阮传海等人几番勘查,克服重重困难,决定采取用渡船牵引,水下敷设电缆的方式,从百米外的10千伏临近线路引入电源。连续3天,阮传海带领供电所人员昼夜坚守在现场,累计出动80余人次、20余车次,一次性恢复送电,共敷设10千伏电缆0.6公里、低压线路2.3公里,清理树障70余棵,安装、检查电表280余只。

“380伏照明线路总保护器检查完毕,一切正常!”“D2线路上表箱中保全部安装、检查完成,一切正常!”9月8日傍晚,芜湖市鸠江区惠生联圩前江台区等4处灾后复电现场不断传来好消息,当晚19点左右,伍为和在内的280余户百姓家中顺利通电。

等待了70天,二坝镇惠生联圩沿线,第一次在夜晚重现了“阑珊灯火”。更加令人振奋的是,不仅是二坝镇,峨桥镇、沈巷镇等受灾区域复电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为确保灾后迅速复电,芜湖供电公司积极开展“跟踪式”服务,即实施受灾跟踪、消缺跟踪和服务跟踪,与地方政府密切配合,逐户开展隐患排查,向返回的群众大力宣传洪灾后恢复用电安全注意事项,确保群众用电安全可靠,做到“零距离、无漏户、全覆盖”。

截至9月23日,芜湖供电公司在芜湖城乡区域对符合复电条件58个公变、23个专变实施了复电,因水灾停运公用配变恢复率76.32%,低压用户复电率88.68%,惠及4244户7736人。在此基础上,芜湖供电公司计划投资1235.64万元,实施34个灾后电网项目,助力灾后重建。

受灾区域已恢复供电(芜湖供电公司受灾圩区再现)(2)

芜湖供电芜湖供电公司二坝供电所员工正在检查受灾地区台区总保护器(何煜 供图)

分区包保 无为区域发动“复电总攻”

——无为市90个破圩点37192户低压用户复电率达到99.25%

9月20日,芜湖无为襄安镇王庄供电台区及8台专变用户供电线路顺利通电,这是无为市供电芜湖供电公司襄安中心供电所在灾后电力恢复中,攻下的又一“山头”。

无为地处皖中,濒临长江,是前期芜湖受灾最重的区域,长江水位一度超历史记录达到15.29米、内河水位受强降雨影响持续上涨,形成外压内涨叠加影响。全境破圩90个,电力设备紧急避险中断供电,被迫停运452台区,受灾群众37192户。

这里,堪称芜湖区域灾后复电的“主战场”,8月份以来,供电公司人员密切关注灾情、掌握受损设备状态,自9月起,无为供电公司坚持“先探敌情、后攻阵地”的思路,向着受灾区域纵深地带正式发起了“复电总攻”。

先探敌情,“四个包保”做足准备。为掌握圩区当前水位、被淹设备状况,做好设备恢复计划和重建准备,无为供电公司以每个未复电圩区、线路、台区为最小单元,按照“四个包保”思路,即客户经理包保未复电住户、供电所长包保未复电台区、运维检修部包保未复电线路、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保供电所,层层压实责任,为复电做足了准备。

“在此基础上,我们组织了5个设计工作组,15名设计人员分赴10个乡镇,对受损设施进行科学评估,仅用5天就完成了设计勘查工作。”无为供电公司生产分管负责人介绍,“目前我们已经完成灾后重建项目申报33个,申报资金2085.43万元。”

后攻阵地,“团队作业”稳妥复电。在“四个包保”工作基础上,无为供电公司将每一个供电所辖区划分为4个网络,将客户经理分为对应的4组,根据掌握的人员信息和用电需求实行团队作业,并由供电所长统一调度,运检部统一指挥,实施快速稳妥复电。

以在鹤毛社区为例,为保证外地返乡和安置点撤离的群众在“回迁”后能第一时间用上安全电、放心电,昆山中心供电所通过“团队作业”方式,仅用时2天就为该地480余户“回迁”家庭解决了各类用电需求,累计更换家用漏电保护器400多只、低压照明线路3000多米,消除配网设备故障隐患16处,发放便民服务卡和安全用电宣传资料500余份。

“总攻”之下,捷报频传。

截至目前,无为供电公司在灾后复电工作中累计投入人员2616人次,车辆1063车次,因水灾停运公用配变恢复率98.89%,低压用户复电率99.35%。

受灾区域已恢复供电(芜湖供电公司受灾圩区再现)(3)

芜湖供电芜湖供电公司员工正在为受灾地区排灌站架设临时照明设备(何煜 供图)

协同支援 复电关键物资“供应充足”

——复检利旧4344只电能表计,全力保障灾后复电

如果有人问,破圩地区要想复电,最缺的是什么?

答案不是电杆,不是电线,也不是变压器,而是一类看似不起眼的物资——电表。“7月初截至9月中旬,仅在芜湖市郊区域就拆回了19798余只电表,电表不更换到位,电就无法第一时间恢复到位,对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芜湖供电公司计量室员工魏诗楠回忆。

伴随江水回落,灾后重建工作如火如荼,电能表需求总量也随之大幅增长,紧急调运新电能表周期长且供货数量不足,另一种相对有效的方式就是对拆旧的表计进行复检利旧,让他们“重返岗位”。然而,“复检利旧”四个字看似简单,干起来却困难重重。

首当其冲的是“分拣问题”,按照业务划分,拆回电能表分拣管理业务应由芜湖供电公司自行完成,但由于拆回电能表制造厂家、到货批次、型号规格不同,造成同一制造厂家的拆回表往往需要做几十个工单才能够正常检定;其次就是“检定问题”,自2011年省芜湖供电公司电能表集中检定后,地市芜湖供电公司检定人员因业务范围缩减而逐渐减少,目前芜湖供电公司计量室只有一个三相台体通过安徽省质监局认证,且仅有2位持二级计量师证书的员工可以实施检定。

“为保障灾后复电,我们几乎放弃了休息时间,全员进入了‘紧急生产作业’模式,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复检利旧工作中。”芜湖供电公司计量室党支部书记卢丽鹏介绍。

为解决分拣问题,芜湖供电公司计量室人员梳理优化了8项工作流程,包括是否为13规约的电能表、时钟电池是否欠压、拆回表分拣状态是否一致、表壳清洁是否到位、分拣标签标识内容是否完整准确等;为解决检定问题,芜湖供电公司2位人员主动加班,连续工作24天,并与省营销服务中心主管部门、电能表厂家技术人员积极沟通,绞尽脑汁提升检定效率。

6月28日至9月21日期间,芜湖供电公司计量专业人员以最快速度完成了3692只单相电能表和652只三相四线电能表复检利旧,并配送至一线班组和各个供电所,同时在省芜湖供电公司的协调帮助下,紧急调运了14874只新表,缓解了灾区复电工作的“无表之急”。

“除了满足受灾区域电表需求外,我们目前也在全力帮助和指导基层班组和供电所人员开展表计问题排查,提供技术支持,避免一味求快而产生计量方面的问题,引发后期电费结算疑问。”芜湖供电公司计量室主任杨珂介绍。

受灾区域已恢复供电(芜湖供电公司受灾圩区再现)(4)

芜湖供电公司员工尤德银正在为台区居民安装表计,恢复送电(何煜 供图)

如今,不仅伍为和家里的6亩田也开始复垦了,芜湖地区94个破圩点的47000余户百姓用电和生产生活也正在逐步恢复。

“天灾无法避免,生活还得继续。”芜湖供电公司二坝供电所所长阮传海一边在本子里记录着巡视结果,一边忍不住感慨,“有电,就能做饭,就能干活,百姓心里也就有了希望。我们能做的就是守好这一份‘希望’,跟家乡人民一起重建幸福家园。”(何煜 鲁云琛 梅江涛 王治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