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蓝天救援队新人(蓝天救援队盼望有个)(1)

急救知识免费培训课上了一堂又一堂。

鼓励蓝天救援队新人(蓝天救援队盼望有个)(2)

只要有需要这抹“蓝”就会出现。

鼓励蓝天救援队新人(蓝天救援队盼望有个)(3)

夏天要顶着高温、穿着密不透风的工装进行救援。

鼓励蓝天救援队新人(蓝天救援队盼望有个)(4)

多次完成大型活动安保工作。

鼓励蓝天救援队新人(蓝天救援队盼望有个)(5)

救援时遇到复杂情况,队员只能拽着充气船在水中行进。

鼓励蓝天救援队新人(蓝天救援队盼望有个)(6)

队员们正在进行地震救援培训演练。

  核心提示:他们,一次次顶着星星、迎着曙光,凿开冰封的湖面搜寻溺水者,在湍急的水流中冒险救援,在大型活动现场做救援保障,在寒风中寻找走失者……每当你有需要时,就能看到那抹熟悉的“蓝”。

  从陌生到熟知,大庆人记住了蓝天救援队这个名字。

  他们走进学校、社区、广场,给孩子普及安全知识,给市民和企业培训救援、急救技能……

  众所周知,不仅他们做的这些都是无偿的,就连救援中使用的设备也是自己“搭”上工资买的。然而,建队10多年了,至今,还没有属于自己的队部。眼下,他们借用的房子要归还,可下一个“家”还没着落。

  谁能给“蓝天”一个家,让他们有一个接听救援电话、存放救援设备的地方?

  “蓝天”盼望有个“家”

  无奈、急切的大庆蓝天救援队,希望能够尽快得到援助。

  因为,下一场救援不知在何时,而救援热线和救援设备不能无处安身。

  焦急之下,“蓝天”向社会各界发出求助。

  “我想有个家,不需要太宽敞,只要能放下队里的全部家当;我想有个家,不需要太明亮,做公益救援的人心里都充满阳光;我想有个家,哪怕只是一个闲置的厂房,给所有救援装备一个存身的地方。”

  “聪明如你,一定知道我就是大庆蓝天救援队!建队10年了,我始终没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最初,我颠簸在队友的车里,居无定所,有救援了就随时跟队友奔赴救援一线;然后,我又住进队友的汽修厂,总算有了一块栖身之地。2016年元旦,在爱心人士的捐助下,我总算有了一个漂亮且温暖的家。2018年,我们又有了一个更好的港湾。但,限期搬离的信息,搅乱了正在保障路上的队友们,我又成了无家可归的游子。”

  “我想有个家!无偿帮助别人我无怨无悔,同时也期待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伸出援手,让我后顾无忧,竭尽所能地为深处逆境中的人们提供帮助!如果您有合适的场地并愿意提供给我们使用,请与我们联系。”

  接到又要搬家的消息时,蓝天队员正奔赴在救援的路上,眼看着救援设备无处存放,大家的眼里都是无奈。

  “如果没有场地放设备,不仅耽误救援时间,而且,私家车里已经装不下我们的设备了。”蓝天队员说。

  建队10年没有“家”

  他们一次次逆流而上搜寻失踪者,凿开冰封的湖面、冒险徒手打捞……每一次救援,他们都在竭尽所能地挽救生命。

  从前大庆没有“蓝天救援队”,他们跑到省城入队;现在,大庆市民有需要了就能想到“蓝天”,大庆市蓝天救援队,在市民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救援过程中,当他们亲手将已无生命体征的溺水者交到家人手中时,他们的心比身体更“累”,他们无法忘记那些眼泪和痛彻心扉的哭喊。于是,他们一边把工资掏出来增加、更新救援设备,一边加大无偿给市民、企业培训救援、急救知识的力度,他们走进社区、学校、广场,尽力让更多人了解、掌握这些急救的办法。

  在公益路上,他们一直在努力地奔跑着。

  队长陈志刚说,一面希望队里能不再因钱发愁,这样,每一次执行救援任务时,队友们就能轻装上阵,让他们只把心思花在提升救援技能上。而另一面,没有经费的公益路走起来确实挺难,尤其是,他们的救援设备在救援中会有损耗,而每一样救援设备都是队友们自掏腰包购买的。

  现在,找房子是他们眼下最大的难题。

  或许,你曾被大庆市蓝天救援队“救援”过;或许,身边人遇险时,你曾拨打过他们的救援热线;也或许,你目睹过“蓝天人”救援的现场,听过蓝天队员的培训课,在河边看到过他们的救援热线……

  希望有爱心的你能给“蓝天”一个“家”,支撑他们在公益的路上走得更远。大庆市蓝天救援队队长陈志刚的13904591193。

  文/大庆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谷淑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