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深入落实潍坊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及新城街道党委提出的进一步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水平,实现居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治理的相关通知要求,从根本上解决居民生活垃圾“出口”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今年以来,新城街道河北社区精心组织筹备,注重落实投入,率先在东方国际新城小区、浪琴湾小区推行垃圾分类试点,成立了新城街道首个垃圾分类回收站,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辖区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大事(垃圾分类一条心)(1)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以打造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至善河北”服务品牌为统揽,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4个垃圾处理系统,加快形成以政府主导、社区落实、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1个垃圾分类制度,“4 1”模式,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质量,破解“前分后混”难题,河北社区高度重视辖区环境综合整治,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社区重点工作来抓。

一方面,社区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张华庆同志担任小组长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另一方面,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方案对垃圾分类工作逐步进行开展。第三,借鉴外地经验,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目前,社区上下形成了社区党委主抓、各股份合作社、物业公司及业委会落实的工作格局。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份,社区党委书记张华庆带领小组相关成员专门到青岛市北区进行专题学习和现场实地考察,把青岛市北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带入到社区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在社区试点小区中海花园小区、东方国际新城小区进行了相关设施设备的修建安装。

垃圾分类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大事(垃圾分类一条心)(2)

党建引领,垃圾分类进档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伊始,河北社区党委首先从辖区在管党员入手,利用支部生活日、党员学习日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自我做起,把自己家里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垃圾分装,厨余垃圾、日常垃圾、果皮纸屑等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装好,然后投放到相应的垃圾分类站中。同时,制定了垃圾分类居民公约、垃圾分类积分制等相关奖惩制度,鼓励全体居民积极参与,从自我做起,从源头做起。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倡导全民参与。一是召开股份经济合作社、小区物业、业主代表三级动员会,通过交心谈心会,深入宣传动员、讲解:“一询问、二查看、三引导四投放、五宣传”学习垃圾分类的内容、意义、目的,安排股份经济合作社、小区物业做好垃圾分类的相关工作。二是结合社区实际,利用现有资源,如电子大屏、宣传栏、宣传海报等多种形式、多种方式搭建宣传平台,生动宣传讲解垃圾分类相关内容。三是社区党委牵头,各股份经济合作社、小区物业协作,进行入户宣传,为小区居民发放宣传单及宣传手册1000余份,并认真做好解释、宣传教育工作。

整治有力、措施得当,以点带面实现垃圾分类。一方面,今年下半年,社区先后组织各小区业委会、点位居民召开垃圾分类工作现场会。通过召开现场会,教育引导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要求,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方法,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让工作人员懂得如何对不同垃圾进行收集、回收和处理。垃圾分类积分制则大大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投放的主动性,每个垃圾分类站上都有二维码,只要居民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根据提示投放可回收废旧物资就会形成积分,1公斤废旧物资可以形成80积分,兑换0.8元,所以说真的是投进垃圾吐出“钱”来。

第三,在废旧电池和医疗垃圾的回收处理方面,坚决杜绝擅自处理、随意处理和与生活垃圾一并处理的现象。

第四,进一步完善辖区内垃圾收集桶、果屑箱等生活垃圾收集设施, 13个小区配备生活垃圾分类桶400余个,覆盖了居民数4096户。 同时对辖区内酒店、沿街门头、餐饮经营户签订了门前五包协议书、垃圾分类投放协议书等,安排专人不定期到各经营户检查、督导,从“源头”上入手,从根子上抓起,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有序开展。

该社区三委还就垃圾分类工作编写打油诗一首:

垃圾分类开头难,养成习惯就自然。

众人分类一条心,垃圾也能变成金。

垃圾站里四只桶,红蓝黑棕各不同。

害回湿干分开放,人人参与有担当。

只要多走一步路,垃圾就会有去处。

你我共同助环保,新城明天更美好。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蓓 通讯员 窦宝英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