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派记者 董柳 通讯员 崔杰锋

网站小广告无处不在,真伪难辨。有时,消费者出于好奇的点击,就是陷入骗局的第一步。广州市番禺区检察院今天(12月10日)介绍,该院近日对一起诈骗、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提起公诉。

该案中,被告人成立公司,制作话术单,诱骗客户购买无功效或有毒有害的产品,全国被害人达上万人次,涉案金额达五百余万。

恶意点击增加广告费用(点击网络小广告)(1)

从2016年8月开始,被告人黄某某、谭某某、冼某某合谋后成立贸易公司,黄某某负责公司的媒体推广,谭某某负责购买货物与物流快递,冼某某负责公司管理及财务,潘某某任经理,负责公司的业务与培训,公司设有客服部、售后部,共计员工60余人。

黄某某等人通过网络广告推广虚假英国卫裤、法国鳄鱼膏,宣称具有壮阳、提神、治疗失眠等等功效,以夸张失实的文字引起网民的兴趣和购买欲望并输入个人联络信息,收集到潜在用户数据后由客服部员工联系客户,按话术单推介诱骗客户购买虚假产品。

客户购买后,由售后部员工进行跟进回访,售后部员工冒充英国卫裤或者鳄鱼膏中心的健康顾问老师,向客户继续推销宣称有更好效果的角燕胶囊和力鼎茶。

其实,该公司所称进口英国卫裤、法国鳄鱼膏均为国内制造,且均不具有任何治疗、保健作用,而力鼎茶经鉴定属于有毒有害食品。

据统计,2017年3月至7月,被告人黄某某等人通过上述方式共诈骗全国各地被害人15000多人次,经营额约为 540万元人民币。目前,该案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提起公诉。

不管是国内药物还是进口保健品,国家都对其进口、销售有严格的规定,在网上推广的保健品小广告,明显不符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犯罪分子利用消费者的好奇心及需求,销售的保健品不仅不符合法律规定,更是对人体有害。

检察官提醒广大群众:对于网上的小广告要加以警惕,购买药品、保健品要认准正规的销售渠道,对于自身的病情应向正规的医院就诊、咨询专业的医生,切勿随意相信所谓的健康顾问。

虚假宣传的产品,不仅对病情无帮助,严重的还会对人身体造成损害。如发现有虚假小广告,建议群众向有关机关举报,防止有毒、有害的产品流入市场,造成更严重的社会后果。

来源 | 羊城派

图片 | 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责编 | 崔文灿 实习生 王桂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