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诗,是古诗中内容和思想都很厚重的一类。

南宋末元初诗人方回:“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怀古诗往往借助于历史事件、人物、古迹,或登高望远,或咏叹史实,或慨叹古迹,或神交古人,借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由于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所以也比较难懂。

在唐代,由于历史事件众多,也给了那些伟大的诗人怀古的灵感。如: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罗隐《西施》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岑参《登古邺城》

落日萧条蓟城北,黄沙白草任风吹。——马戴《易水怀古》

湘江千水未为陵,水底鱼龙应识字。——鲍溶《襄阳怀古》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陆龟蒙《吴宫怀古》

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司空曙《金陵怀古》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

三千宫女看花处,人尽台崩花自开。——陈羽《姑苏台》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台城》

诗人通过描绘美轮美奂的江南春景反衬六朝古城今非昔比,一切如梦,一切皆空,已然消失的悲惨现实,这是一种物是人非的落寞,这是一种感慨深沉的悲叹,这是一种人世沧桑的无奈

由于怀故诗的难度相比较其他类古诗难度更大,名篇和古诗大家相对浩如烟海的唐,如果排列碳带怀古诗的10佳诗人,强如李杜(李白和杜甫)、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进入三甲都很难。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1)

孟浩然

第10名:孟浩然

代表作: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入选理由】

唐代诗人孟浩然,一直有报国致仕的志向,但终生未仕。

717年,28岁的孟浩然以一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拜谒荆州的张说,让张说惊为天人。但是,孟浩然尽管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是在官场上远不如同为“田园诗派”的王维来的老练圆滑。

孟浩然唯一的一次和唐玄宗套磁分机会,是在王维家里,也因为一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牢骚话,无意中得罪了越老越糊涂的唐玄宗。孟浩然离开长安回归鹿门山,从此隐居山水。

孟浩然的迎风落泪,实际上是抒发自己的怀才不遇之悲。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2)

贾谊故居

第9名:刘长卿

代表作: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入选理由

刘长卿的时代,比李杜稍晚,但比刘柳、元白稍早。

当时的大唐王朝已经进入中唐时期,在唐代宗大历年间,“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的长卿第二次被排挤出京迁谪到长沙,在一个深秋的傍晚独自造访贾谊故居,看到黄叶飘零,不禁怀古伤今有感而发。

这是一首怀人的诗,和刘长卿同期的戴叔伦有《三闾庙》: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但刘长卿的比戴叔伦稍胜一筹。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3)

登幽州台诗意


第8名:陈子昂

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入选理由

古人云:国家不幸诗家幸。初唐时期的陈子昂就是如此。

怀古诗难写,就因为无法无病呻吟而只能有感而发。那些出身尊贵、锦衣玉食的官二代和富二代,无法经历和体验人生的大起大落和酸甜苦辣,所以绝对写不出发人深省、回味悠长的怀古诗。

号称“诗骨”的陈子昂,能写出这样的千古佳作,就应该感谢挫折。

公元686年,年近不惑的陈子昂因诗获罪,被女皇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从幕府参谋(相当于现代的大军区参谋人员)贬为军曹(相当于现代的班排长),巨大的落差让诗人怀古思今,迎风吟唱。

见贤思齐,每一个热血男儿骨子里都有一个精忠报国的梦。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4)

隋唐大运河

第7名:皮日休

代表作:汴河怀古二首﹒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入选理由

皮日休生活在是唐后期人,大唐王朝已进入动乱阶段。

与很多前辈怀故多围绕自己的沉浮不同,皮日休把质疑和批判的矛头,指向了人人喊打的前朝皇帝隋炀帝,但是诗人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是反弹琵琶从你相反的角度进行考究。

皮日休的聚焦点,是隋炀帝为下扬州看琼花而挖掘的大运河。

通济渠在洛阳引谷水、洛水经黄河入汴水,也称汴河。当时开通大运河消耗了大量民力物力,唐朝末年也出现了穷兵黩武和大兴土木的亡隋老路,于是诗人正话反说向统治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提醒。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5)

李白对月独酌


第6名:李白

代表作: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入选理由】

李白是豪放主义的伟大诗人,也是唐代无可争议的一哥。

但是,在怀古诗这一领域“诗仙”可没有半点优势,尽管也有不少怀古佳作,但可能是骨子里就有的乐天主义,或者狂放不羁的个性使然,李白的怀古诗更多的是一种淡淡的怀念味道,比如:

《夜泊牛渚怀古》: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6)

李商隐

第5名:李商隐

代表作: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入选理由】

李商隐的仕途,始于伯乐令狐楚的提携和资助。

但是,李商隐的科举之路却并不顺利,一直考了5次才在26岁中了进士。眼看就要飞黄腾达,李商隐的大靠山令狐楚却在山南西道任上病重身故,而李商隐的功名也被人划掉。

接连遭遇挫折的李商隐,接受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去做幕僚,这还不算,李商隐接着做了王茂元的乘龙快婿。这让王茂元的政敌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绹极其不满,也为后来县额度党政埋下了地雷。

此后,李商隐之途坎坷,妻子王氏也在30多岁时病逝。

晚年的李商隐,写了大量《无题》。除了《贾生》还有不少传世怀古诗:

《隋宫》: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筹笔驿》: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

《咏史二首·其二》: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题汉祖庙》:君王自起新丰后,项羽何曾在故乡。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7)

杜牧《江南春》诗意


第4名:杜牧

代表作: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入选理由】

杜牧和李商隐不同,他可是货真价实的官三代。

杜牧的爷爷杜佑是中唐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官至节度使、宰相,还是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伯乐。但是杜牧9岁时,杜佑去世。杜牧和仕途不算顺利,26岁中进士,30岁被淮南节度使牛僧孺授推官,后转掌书记。33岁,被征为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

杜牧的一生虽然比不上高适、韩愈,但是比李商隐强得多。

但是,杜牧时唐王朝已病入膏肓,杜牧也没有刘禹锡的能力,所以官场得过且过流连于烟花场所,留下了“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这样的名句。

但是,杜牧在怀古诗的成就也不低,留下诸多名篇佳句。

《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乌江亭》: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金谷园》: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8)

黄鹤楼

第3名:崔颢

代表作: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入选理由

一个名气不大的诗人,一首诗就让“诗仙”李白服气。

黄鹤楼是三国中期223年修建,也就是蜀汉昭烈帝刘备驾崩的那一年。位于武昌黄鹤矶上,俯临大江、面对彼岸龟山。传说,李白登上黄鹤楼被眼前的美景所折服,绞尽脑汁想题诗一首,可是看到崔颢这首诗,只能惊叹搁笔:“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后来百般不甘心,写了《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千百年来,崔颢的《黄鹤楼》广受赞誉,一直力压老杜《登高》被誉为唐诗“七律第一”。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9)

成都武侯祠


第2名:杜甫

代表作: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入选理由】

怀古诗的最高境界,不是个人情怀,而是家国情怀。

老杜的一生,是现实主义的一生,也是用诗距离历史的一生。这首《蜀相》尤其为后人所称道,因为老杜描绘出了一个既有雄才大略、又有千古忠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职场“圣人”。

因为安史之乱一直寓居成都的杜甫,探访武侯祠有感而发,写下这首千古绝唱。

杜甫的其他怀故名篇佳句,还有很多,如:

《咏怀古迹﹒其三》: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咏怀古迹﹒其五》: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唐代小李杜指的是谁(唐代怀古十大诗人)(10)

西塞山

第1名:刘禹锡

代表作: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入选理由

古往今来,咏三国的唐诗宋词元曲佳作不断,此诗堪称压卷之作。

这首诗还有一个典故,载于五代何光远《鉴诫录》卷七:

元稹、刘禹锡、韦楚客一同在白居易处喝酒,“诗魔”白居易提议,以南朝兴废为主题写一首诗,最先写完的可以喝完壶里的美酒、结果,几个人还在酝酿,刘禹锡已经一挥而就。

白居易说:四人探骊,吾子先获其珠,所余鳞甲何用?

这首诗写作时正是安史之乱,刘禹锡借古喻今表达国家统一结束割据的“家国情怀”。

刘禹锡前后被贬谪25年仍不改其志,晚年诗作仍然充满了正能量。

《蜀先主庙》: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金陵五题﹒城乌衣巷》有: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五题﹒乌衣巷》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