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中的4大难卦(易经学习涣卦)(1)

卦象: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风吹在水面上,平静的水面会生起涟漪离散开,涣的意思是涣散、离散,象征人心涣散,先王为收拢人心,于是通过祭祀天帝,建立宗庙,使大家的精神心灵得以寄托和集中。

卦辞:大王去宗庙祭祀,适宜渡过大川,适宜正固。巽为风为木,木行水上,当然利涉大川,意味着在涣散的状态下当才去措施有所作为。

初六,用来拯救的马强壮。

九二,离散而奔向几案,懊恼消失。涣卦由否卦变来,否卦的九四和六二互换位置变成,于是九二和初六互相可以依靠(否卦的闭塞也消失了)。

六三,涣散了自己,没有懊恼。否卦时原本下卦为坤代表躬(身体),变卦后坤没了成为了坎,六三与上九相应,没有大的问题。

六四,涣散了同类,最为吉祥,涣散自己聚为山丘,不是平常能想到的。在否卦中九四和六二交换位置,结束了不通的局面,345爻形成互艮,涣散自己聚集为山丘。

九五,王的命令散发广布,君王安居,没有灾难。汗表示水势浩大,象征王令大为散发,政令畅通。

上九,涣散了血灾,离开而远走,没有灾难。

涣卦描述了(人心)涣散时的状态和应采取的措施。即以享于帝,立庙,利涉大川,利贞,意味着祭祀祖先,内心虔诚,采取措施,果敢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