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秋来稻穗香(风吹稻浪十里飘香)(1)

东城街道周屋社区的大片稻田迎来了丰收季。

暑去秋来稻穗香(风吹稻浪十里飘香)(2)

金黄色的水稻与蓝天、白云组成了图画般的美景。

暑去秋来稻穗香(风吹稻浪十里飘香)(3)

厚街镇白濠休闲农业公园。

暑去秋来稻穗香(风吹稻浪十里飘香)(4)

手捧稻子的农民,满是丰收的喜悦。受访单位供图

暑去秋来稻穗香(风吹稻浪十里飘香)(5)

机械自动脱粒,稻谷很快装满了车。

暑去秋来稻穗香(风吹稻浪十里飘香)(6)

金黄色的稻谷是丰收的标志。

暑去秋来稻穗香(风吹稻浪十里飘香)(7)

学生顶着烈日在田头体验收割。受访单位供图

暑去秋来稻穗香(风吹稻浪十里飘香)(8)

早稻喜丰收,农民收割忙。轰隆隆……盛夏时节,“双万”城市东莞制造机器与收割机齐轰鸣,一场关于丰收主题的协奏曲在各地奏响。

蓝天白云,金色稻浪,欢快人群……7月20日,东莞厚街镇白濠休闲农业公园里正举办一场早稻收割的仪式。

金黄色的稻谷映射着人们的笑脸,还有一把把亮晃晃的镰刀,虽有机械收割,人们还是撸起袖子俯下身子,用汗水享受劳动的喜悦。另一边,崭新的红色收割机开足马力穿梭稻田,早稻连同秸秆被它们“吃”进嘴里,出来就是粒粒饱满的稻谷。

“我们会从早上6时收到晚上8时,虽然有机器进行收割,但是收水稻还是个辛苦活。”东莞种粮大户姚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2021年全国粮食生产先进个人(粮食生产者),姚雅今年在厚街、茶山、石排种植了上千亩早稻,全部采用机械化收割,预计半个月收完。

同样的收割情形也呈现在东莞东城街道周屋社区的大片稻田中。作为东莞市目前面积最大的连片水稻种植标准化农田,7月11日起,周屋农田便拉开了夏收的序幕。

据统计,东城街道周屋社区每年两次的收割期能吸引3万余人前来参观游玩,已经成为大家回顾乡愁的网红打卡地。为了引导群众文明赏稻、守望稻田,近日,东城周屋社区党委与企业党支部开展“党建引领,结对共建护稻田——文明赏稻倡导活动”,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和高温,党员志愿者劝说每一个有不文明赏稻行为的游客,向游客派发宣传稻田的扇子,邀请游客录制保护稻田宣传标语。

民以食为天,粮丰天下安。2022年,省下达东莞2.8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含复种),其中0.1万亩大豆种植任务。数据统计,今年1—6月,全市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68万亩(其中早稻种植面积1.1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560亩),同比增加6%,约占全年总任务59%。截至目前,东莞已完成早稻收割面积0.8万亩。

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今年以来,该局制定了《东莞市农田整治提升行动方案(2021—2025年)》,按照国家和省部署,结合国土空间等相关规划和国土“三调”成果,全面梳理全市建设区域以及适宜实施改造提升的高标准农田项目,修编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统筹安排规划期内任务,制定分年度工作计划。与此同时,推动耕地保护集聚区内已建高标准农田开展提升改造建设,提升耕地质量;突出提升粮食产能,优先考虑在粮食生产功能区、中型灌区有效灌溉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有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的地块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并将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范围。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施美

摄影:黄伟兴 何庚洋 李俊康

(除署名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