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1)

或许是因为将“江歌案”搬上了荧幕,40集电视剧《底线》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爱奇艺一开播便冲上了全网热播榜的榜首。这是一部聚焦基层法院的普法剧,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指导,刘国彤导演执导,费慧君、李晓亮担任编剧,靳东、成毅、蔡文静等演员主演,还有众多熟面孔登场,涉及到的案件贯穿了中国司法改革的进程,正中观众胃口。

真实再现基层法院的一地鸡毛

这部剧与大家预想的司法剧有所不同,没有那么复杂的案情,也没有神级反转。导演刘国彤在采访中说:“我们不需要完美的虚假,真实是最有力量的!”老百姓对打官司都有一种抵触心理,一是不懂法,二是流程繁琐;因此这部剧中有很多很多的调解戏份,这也是基层法院的主要工作。

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2)

方远在庭审离婚官司的时候,父母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孩子哭闹不止没人理会,最终是方远一边抱着孩子一边完成庭审,这是现实真实发生的,基层法院多的是无可奈何。方远对这个小男孩倾注了很多感情,但这个小男孩却撒谎导致他审判失误,他非常委屈地回家抱着妻子哭,他也不懂为什么这个社会做不到“天下无讼”,当法院遇到不公平时他应该找谁。

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3)

在前期方远和蔡文静饰演的高材生叶芯有很多矛盾,叶芯坚持公平正义,出了问题就要对簿公堂,说出个一二三,所以在情侣加盟奶茶店的案件中,她坚持让小情侣起诉总公司,当对方拿出视频证据后她只能无奈让当事人撤诉。这个案子中,那对情侣已经想好找一份新的工作,和解才是最好的方式,继续钻牛角尖只能是背上巨额的违约赔偿。周亦安调解的那个出轨男被拍的案件也是如此,经过调解,闺蜜原谅了出轨男,现实没有那么多非黑即白,更多的是妥协,这就是基层工作的无奈,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生活,不是理想主义的试炼场。

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4)

这部剧大量戏份展现了法官群像和他们互怼的日常,例如第一集中,方远与徒弟一起庆祝师傅张伟民的生日,方远示意徒弟周亦安先祝寿,将年轻人在一众上级面前的拘谨表现地生动。

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5)

暗暗讽刺当下官场也很有趣,领导开会方远直接说出自己的疑惑,质疑电子卷宗是面子工程,会后被师傅教训口无遮拦;反观另一位民事庭庭长便什么都不说,也被教训:“一句话不说像尊大佛。”这里三位老戏骨的对手戏笑料十足,“育良书记”和“东叔”这次都是正面角色,观众时不时就要担心他俩会不会有反转。

真实的法官办现实的案件

《底线》中的法官并不是完美的,就像男主方远对于自己的女儿而言,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甚至没能去一次家长会。他有时也会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感到迷茫,甚至面对7位数的橄榄枝时会动摇。叶芯是非常直又认死理的人,经常大篇幅背法条,被观众叫“法条姐”,但现实中确有这样的人。

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6)

剧中案情有多真实呢,评论区的法院人都在“吐槽”不敢看,说看这个仿佛在上班,一摞摞的卷宗,卷宗拍在桌子上飞起的尘土以及隔三差五拿着遗像来诉讼的群众,沉浸式的体验基层法院的日常。

靳东一直以来都是饰演霸道总裁、中年bking,但在这部剧中他饰演的方远庭长却是一位十足的“和事佬”,大家都叫他“方婶儿”。方远是立案庭的庭长,所谓立案庭,简单来说就是判断这个案件是否符合法庭立案开庭的条件,是打官司的第一道程序,被调侃成法院看门的,他也乐呵呵的接受。

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7)

这与现实中的立案庭基本是吻合的,调解占了工作的大部分。方远办的一个案件是“网络女主播猝死”。现实中这个案件更加让人窒息,父母为了给儿子买房子经常跟女儿要钱,最终女孩自杀。

剧中做的改编比现实更加有普法意义,首先给观众讲了劳动关系的定义,网络主播与公司签的是经纪合同而非劳动合同,但固定时间打卡并按时发放工资就存在现实劳动关系,因此可以判定是工伤。

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8)

其次是这个案件也替当前十分火热的网络主播职业发声。死者的工作时间是晚上7点到凌晨2点,并且公司还要不停地压榨,在白天也安排直播任务,不参加就是不上进。这也批判了一些新兴平台的的价值观,用梦想的名义压榨年轻人的价值,不为公司卖命就是躺平,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这部剧也翻拍了全网热议的“江歌案”,虽然已经过去六年了,再看到这个案件还是激起观众的愤怒。故事改编高度还原了刘鑫的种种恶行,通过舆论攻击江歌母亲,并在直播间卖惨,导致江歌的母亲遭受了6年的网络暴力。

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9)

剧中展现了葛晴晴(原型刘鑫)的谎言是如何不攻自破的,穆子琪(原型江歌)的丈夫追究葛晴晴的民事赔偿责任,律师都认为葛晴晴虽然缺德但并不违法,最终经过多方的调查取证,法庭认为葛晴晴没有尽到“危险告知义务”,需要赔偿穆子琪方60余万元的民事赔偿。张伟民的一番话也说明了翻拍这个案件的意义,他说:“我们让葛晴晴承担这个赔偿责任,是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道德谴责,否则的话会引起民众的误解。”

观众需要的普法剧

是用得到、摸得着的

现在普法、律政司法类的剧虽多,但真看得下去并且能对生活有点作用的并不多,很多案件的都加了戏剧色彩,以反转悬疑居多,主创们喜欢关注那些稀有案件,都以猎奇为主。

就像是《决胜法庭》,聚焦在法庭上唇枪舌战、激烈控辩,最终粉碎了江东市政商勾结的利益链条,将幕后大佬绳之以法。案件虽然惊险刺激,但是距离观众太遥远了,从这一类的电视剧中观众能感受到我国司法的威严,但很难感受到法庭的温度。

普法栏目剧一定要看完(真实且有笑有泪的普法剧)(10)

这部剧关注更多的是我国司法改革的成果,告诉观众现在可以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对观众而言更实用。例如,观众在网络主播“骆优优案”中了解到诉前调解,遇到矛盾不要先想着上法庭,双方当事人可以先进行调解,可以自由地选择解决纠纷的进度,省时省力还省钱,同样可以申请司法确认以及强制执行。

这部剧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收视率不奇怪,虽然对现实有了一些人文情怀的改编,但敢写敢拍,将法律知识融入剧情,灌输给观众,是难得的“有效”普法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