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永昌

阿平的收藏在我县乃至全国已小有名气,部分藏品多次在北京、上海参加国家级展出,古田会议纪念馆藏有其赠品。干山小镇的“红色记忆馆”所有展品均由他提供。

阿平姓费名银平,乾元镇联合村人。初中毕业后开始创业,凭自己一手厨艺和朴实为人,在餐饮业早就赢得一席之地。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地道的小老板,经过多年的坚持不懈,竟然在收藏界做出了一份事业。

我认识阿平已有二十多年。原先因为工作关系,我们几乎天天在一起。那时,我并不知道他有正儿八经的收藏爱好,偶尔会听到收了什么“牛腿”、什么石臼等,也不当回事。2009年初,我因工作调动,相互间联系变得少了起来。几年后的一天,阿平突然邀我去看他的藏品。除了在老屋储存的以外,他的“宝贝”主要放在单位原来的多功能大厅里:五个开间,几百平米,四周和中间是多层的铁架子,或围着,或隔着。架子上放满了各种藏品,以民俗生活类为主,还有大量徽章、图书、票证、近现代史料等。那天,在他开门的瞬间,藏品至多给我的感觉就是震骇和惊叹。其中,五千多件筷子笼,最为耀眼。

阿平小鸡(阿平的筷子笼)(1)

远征军归来纪念筷(1946年)

筷子笼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极不起眼的用品,但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渐变,在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筷子笼原先叫筷筒,也有“箸笼”或“筷笼”之名。古代称筷子笼为“筲”、“筩”。《方言》载:“箸筩,陈楚宋魏之间谓之筲。”《广雅释器》云:“筲、籫、箸筩也。”江陵凤凰山167号汉墓曾出土一籫,内放竹箸21支,漆匙1支;湖北云梦大坟头汉墓也出土一筲,内放竹箸16支。由此可见,我国早在汉代已有竹制的筷子笼了。

用现代人的思维来推理,在筷子的使用尚处随取随扔的年代,筷子笼应该还没有出现。但到了人们有意识地制作筷子并经常固定使用的时候,则存放筷子的器具就出现了,这便是筷子笼的雏形。尔后,各种材质的筷子笼逐次登场,主要有陶、瓷、竹、木、砖及其他金属制品,具有古朴、敦厚、秀美的特点,是我国日用品中极富传承文化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最有民族特色的餐具,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而筷子笼作为存放筷子的器件,是家庭人员每天都要接触的器物,与全家人密切相关。所以,先人没有放弃这块“教育阵地”,在大多数筷子笼正面雕刻图案、书写吉语,以求家庭幸福、人丁兴旺。诸如福、绿、寿三星浮雕、镂空古钱纹饰、牧童骑黄牛图、“笼插千竿筯,家添五百丁”对联等,具体内容涉及国学、儒道文化、红色记忆、时代主题等众多领域,可谓是五花八门、精彩分层。

阿平小鸡(阿平的筷子笼)(2)

牧童骑黄牛青釉单筒挂壁式筷子笼(清)

陶制筷子笼,在清末民初时,多半为半釉,即由陶土制成泥胎后,正面上釉,背面和底部都不上釉;有时正面上釉也不均匀,边上或下部好像有意留有一块陶胎。一般陶制筷笼背部平正,上部有一小孔,用于壁挂;也有的背部是半圆形的,便于挂在圆柱上。其中,大部分为平底,可挂,也可平稳地放于灶台的某一处。使用者主要在农村,家境并不殷实的地方。而瓷制筷子笼与陶制筷笼不同之处则是全部上釉,不露胎,较为高档,使用者大多为城镇乡绅和富家大户。

竹制筷子笼使用范围主要在江南竹产区,就地取材,制作比较简单。取合适毛竹,锯下两节竹筒,再以一段竹筒一劈为二,选取一块削平竹皮的竹瓦为底,然后用两根竹片从半圆竹底小孔穿过,再穿过竹筒,以两竹片将两只筒并排挟起来,上面用一竹片一撑,一只双筒竹筷笼就做好了。或挂在墙上,或放在餐桌上,用来十分方便。竹制筷子笼大多为素面,但也有少量的雕有简单的图案或少量文字。当然,在农村也有以木材制作的筷子笼,但相对于竹制筷子笼而言要少许多。

砖制筷子笼,在上世纪中后期的农村曾有大量流行,这可能与自行制砖业发展有关。砖制筷子笼由砖泥制成土坯,然后入窑烧制而成;大多由五块平板泥组成,呈上宽下窄的长方、扁盒形状。平底,后板稍长,有孔,借以穿绳悬挂于壁上。笼中,有的是一隔为二,有的也没有隔开。砖制筷子笼虽然在制作上略显粗糙,但它是所有不同材质筷子笼中形制和主题最为丰富多彩,个性艺术最为明显,除了少量用模具制作外,极大多数是每一个制作师的单件作品,重复的极少。

把日常生活的普通用品赋予艺术的生命,这是中国人传承文化的特有方式。一个小小的筷子笼,从几千年历史演变来看,无论其形制规格、艺术构思,还是工艺制作,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终究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上的奇葩。

阿平化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抢救性地收藏了如此众多的筷子笼,这是一件令人敬佩的事情。但遗憾的是,这么多的藏品因为没有合适的场地而得不到展示,极大地削弱了收藏的本质功能。环视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是新型城市中传统文化的缺失,另一方面是体现民族文化的物件得不到很好的呈现,二者的交叉错位,无不令人惋惜。不知道,相关部门可否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