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大约在12年前吧,第一次买了一根鱼竿,860,玻璃钢材质的收缩长大约76公分,长度6.3,以前都是都大哥(大哥在工商局上班)剩下的鱼竿,记得当时860是是五分之一的工资,记得是个PU的皮套做竿套,叫个啥牌子都不是忘记了,而是根本就不知道啥牌子,除了上面尺节数和米数能看懂,其他的全是日文,一眼看上去就是高大上,做工怎么说呢完全没啥印象了,后来去广东出差,客户送了把据说日本进口的并继竿,也是满竿子上都是日文,看上去就比较高大上,但是没怎么用,回来之后就被大哥拿走再后来福建产的台湾竿,再后来是浙江产的,山东产的,现在的河北产的,陆陆续续每年都要换上不少竿子,从玻璃钢软竿到现在19调13H的超硬罗非竿,从四六调的鲫鱼竿到超硬的枪竿,基本上或多或少的都接触了一下,所以今天天气不好,白天整理了一下钓具后,突然就想写一篇怎么选台钓竿的文章了,写的不好不全面的地方望大家多多指点,一家之言贻笑大方,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怎样挑选鱼竿才能更好?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怎样挑选鱼竿才能更好(从这几个方面来挑选)

怎样挑选鱼竿才能更好

记得大约在12年前吧,第一次买了一根鱼竿,860,玻璃钢材质的收缩长大约76公分,长度6.3,以前都是都大哥(大哥在工商局上班)剩下的鱼竿,记得当时860是是五分之一的工资,记得是个PU的皮套做竿套,叫个啥牌子都不是忘记了,而是根本就不知道啥牌子,除了上面尺节数和米数能看懂,其他的全是日文,一眼看上去就是高大上,做工怎么说呢完全没啥印象了,后来去广东出差,客户送了把据说日本进口的并继竿,也是满竿子上都是日文,看上去就比较高大上,但是没怎么用,回来之后就被大哥拿走。再后来福建产的台湾竿,再后来是浙江产的,山东产的,现在的河北产的,陆陆续续每年都要换上不少竿子,从玻璃钢软竿到现在19调13H的超硬罗非竿,从四六调的鲫鱼竿到超硬的枪竿,基本上或多或少的都接触了一下,所以今天天气不好,白天整理了一下钓具后,突然就想写一篇怎么选台钓竿的文章了,写的不好不全面的地方望大家多多指点,一家之言贻笑大方。

​台钓竿分为两种,一种是并继的竿,也就是插节竿,这种竿目前国内生产的很少,偶有帮助日本代工的渔具厂会流出一部分,但是因为保存不易,并不被目前主流接受,所以市面上几乎见不到,另一种则是振出式,也就是目前我们常用的可以收缩到一根大把的方式,因为保存方便,到哪一个包甚至一把竿一个桶就走了,非常受国内钓友欢迎,也是目前台钓竿主流。

挑选一根台钓竿,个人浅见应该从色、型、感三个方面去综合的观察、去测试,不仅仅单纯的从价位上来挑选。在挑选之前,首先应该确定的是售后问题,一款竿好不好不在于当时,而在于以后,因为鱼竿的使用过程非常未知,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就突然断掉了,而且断的第几节基本上无法预估,所以挑选鱼竿前一定要先确定售后问题,不管是什么价位的鱼竿,有售后,即使便宜比如80~90一根也能入手,如果没售后,万把元也是垃圾一根。至于这个售后怎么确定就需要钓友们自行判断了,最常见的方式是依照品牌看看淘宝、京东上有没有卖的,有的卖说明版比较多,那么就不会轻易下市,如果没有,那就需要从购买渠道的老板人品、开店周期来做综合判断了。

关于售后点到即止,没办法多说,因为渔具产业目前为止国内并没有任何一个官方机构或者说统一的生产标准,钓友的每一次购买渔具,不管是竿漂线钩还是饵料小药,和瞎蒙基本上没啥区别,即使所谓的一线大牌在没有统一的生产国标大前提下,基本上也和扯谈没啥区别,所以今天本文也只能是略有涉猎。

先说的是色,这个色主要是指竿子的外形,不仅是手把,而是手把到竿稍为止,所有的地方做工上漆是否圆润、平滑,不要有气泡、有划痕、有开胶的地方,竿节与竿节借口处密闭均匀,如有防抱死,则要观察防抱死的距离是否一致,这个就是所谓的察言观色,这其中如果只是简单的有气泡、漆面不平整严格说不是大事,但是如果出现竿节接口不密闭,竿节尽头处有开胶、划痕迹象要及时问清楚是怎么回事,不过建议遇见这种感就不要买了。

以上两步都很满意,没啥问题,最后就是测手感了,手感这事说玄乎也玄乎,说开了也简单,因为现在鱼竿都是批量化工艺,千竿万竿都是一模一样,除了品牌系列不同,同一品牌同一系列是很难有不同的地方,这就给我们选择鱼竿带来了一定困扰,但是每个人高低胖瘦都不同,不可能一款杆子所有人都用起来手竿很好,这就需要一个小技巧了,手摊开,用大把下堵放在手心,然后抓住大把,纯手手掌的力气把杆子放平,平行于地面,然后用手腕的力气抖动杆子,抖上大约10几下,如果手腕不算,说明基本这竿符合都动人的人体工程,反之,即使前面两大块都满意,但是基本上用起来也不是很合适,用的时间长了非常伤手腕或者手肘。

以上就是挑选我个人挑选鱼竿的步骤,可能也有钓友问了,为啥不看调性、硬度,这里补充说一下,调性和硬度这事基本上没有国标,基本上都是厂家在自说自演,建议还是根据自己的手感来判断,毕竟用鱼竿钓鱼的是我们自己,不是厂家也不是老板,自己手感合适,才是最合适的,至于价位,其实从来都不是我们挑选鱼竿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