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什么(中西方的文化差异)(1)


今天路过岭南大道北的时候,看到红黄蓝幼儿园。

多少有点感慨,曾经辉煌的让同行艳羡的幼儿园,因为虐待,性侵儿童等丑闻。

一夜之间跌落神坛。

真正断送了自己前程的是他们自己。

一失足,成千古恨。

曾几许,它是资本的宠儿,是幼教行业的领头羊,它的教学模式和教育质量都走在了教育的前列。

这种教学模式也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收费但然也是水涨船高,面向都是中产阶级的后一代。

由其是现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家长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最好的学校就读。

据说除了孩子考试面试外,家长也要面试通过才能录取。

在中国好的教育资源分配是不均衡的,就不要说沿海和内陆城市了,单就沿海城市的人口就占了国内的绝大多数。

所以沿海城市,他们缺生源吗?

不缺,永远都不缺。

但是学位供给和学生需求是严重失衡的。

学校的招生名额太有限了,一个学校就只能招这么多。

为了给自己的孩子上好的学校,家长挤破头的购买学区房。

无形中又增加了学区房的供给压力,助推了城市房价的抬升。

受益的永远是房产商,最苦的还是家长们。

一辈子挣的钱都套在房子里和孩子的教育上。

在农村,家长为了供孩子上学甚至卖牛,卖房子的都有,中国的家长是最能牺牲的,为了孩子一切都舍得付出。

哪怕是孩子成年了,也要为孩子担心这,担心那的。

一辈子都在为孩子操心。

这就是中国最现实的家长,全世界也就只有中国的家长能付出这么伟大的爱。

这与西方国家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西方国家的家长普遍重视孩子自由,尊重孩子的个性。

他们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遵循孩子的个性解放,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家长不不会干涉太多,给孩子更广的视野,让孩子保持好奇心,去探索这个无穷的世界。

而中国的家长和西方的教育方式恰好相反,这里只是说大部分,他们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成绩才是最好的证明。

这种只看成绩的教育方式,导致现在的家长都很功利,但往忽视了孩子的身心灵的健康发展。

孩子成绩是好,但是论能力方面比如孩子的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就真的不如西方的孩子强。

这可能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很大的关系。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它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

希望未来的家长视野会更广阔,中西互补,培养出能力更强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