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三国演义》很熟悉,关于刘备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一直到“托孤白帝城”,讲个三天三夜都讲不完!我们不妨还原历史真相,来看看,历史中真实的刘备,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桃园三结义是真感情吗(桃园三结义是假的)(1)

现在大家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不要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三国时代的英雄们,真正输在起跑线上的,就是刘备同学!袁绍、曹操,他们的父亲都是朝廷里的大官,他们都是官二代;东吴孙权的父亲和哥哥都很厉害,属于创业成功的成功者,所以孙权是继承家业的富二代;其他人也都是有家庭背景的,像刘表、刘璋、吕布、张绣等,要么是皇亲国戚,要么是世袭武士,他们都已经做出很大的成就的时候,刘备还在老家编草席,然而,最后刘备硬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了全校前三名,不得不说,刘同学有两把刷子!

桃园三结义是真感情吗(桃园三结义是假的)(2)

当然,刘备家的祖上还是有点名气的:据历史记载,他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但是一代一代传到他这里,早已经不剩下什么了,他的爷爷刘雄,曾经当过东郡县的县令,也就是县长,他的爸爸刘弘,在刘备小时候就去世了。少年的刘备,就和妈妈一起与编织草席、草鞋之类的生活用品,维持生活。

公元175年,刘备那年15岁,妈妈攒够了钱,送他出去读书,在卢植老师那里学习,读书的时候,他结交了一个好朋友叫公孙瓒,但是刘备也不是什么好学生,他不怎么爱读书,喜欢养狗、骑马、音乐、穿好看的衣服,据历史记载,刘备长得很帅,身长七尺五寸,大约等于现在的身高在175至180左右,,两手下垂等到膝盖,两个耳朵的耳垂很大,可以垂到肩膀上。

刘备从小就不怎么爱说话,但是情商超级高,结交了很多好朋友,而且能都相处得跟亲兄弟一样,很多有钱人家的少爷都是他的好朋友,给他一些金钱上的资助。

也就是在这时候,刘备认识了两个特殊的人:关羽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是开篇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卖绿豆的关羽和卖猪肉的张飞打起来了,然后卖草席的刘备过来拉架,三个人一聊天,发现太有缘分了,三个人在桃花园里结拜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桃园三结义是真感情吗(桃园三结义是假的)(3)

但是真实的历史上,这个故事却很有可能是假的!首先,过去的皇帝都会有专门的人来修史,可是刘备当了皇帝后,却并没有任何的正史记载有“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开在正史上并无刘关张结义的任何记载,《三国志》里也没有写到过,《晋书》、《资治通鉴》也没有写到过。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三个人的年龄站不住脚!据真实的史料记载,关羽岁数比刘备还要大两岁,张飞倒是比他们俩都小,所以不是“刘关张”,而是“关刘张”!

桃园三结义是真感情吗(桃园三结义是假的)(4)

更加有可能的是:三个人关系的确很好,但是呢,关羽和张飞是好兄弟,他们二人和刘备是主仆相称的,级别还是要有区分滴!

184年,汉朝末年的黄巾起义爆发。那年,刘备24岁,与关羽、张飞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地方武装,加入东汉王朝扑灭黄巾起义军的战争,刘备在镇压起义的战斗中立下战功,4年后,又在镇压张纯叛乱的战斗中立下了战功,刘备终于当了官了,被封为安喜县县尉,相当现在的县公安局局长。

但是刘备的公务员之路,实在太坎坷了,诸侯之间争来争去,军阀之间打来打去,刘备经常是今天刚当了官,就被迫下岗了,然后投奔新的军队,参加新的战斗,再被封了官,然后干了几天又下台了!但是刘备一直没有放弃,百折不挠,最后当了徐州牧,也就是徐州这个地方的最高领导人,被封为镇东将军,后来徐州被更厉害的吕布给攻占了,刘备又去当了豫州牧。

刘备打仗的战绩也是惨不忍睹,在遇到诸葛亮之前,他一共打了16次大仗,其中打赢了7次,基本都是微弱的优势惨胜,可9次败仗输的都很彻底,有3次是大败,1次全军覆没,自己也差点没命。但是,刘备就是看曹操不爽,专门跟曹操作对。

屡败屡战的刘备,终于迎来了咸鱼翻身的机会。

官渡大战后,曹操又把刘备打败了,刘备身边有个谋士徐庶很厉害,曹操想得到他,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郡邓县隆中有个特别厉害的人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刘备只好回去了;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可诸葛亮去好朋友家做客去了,又没见到;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诸葛亮的家,这次诸葛亮在家,刘备十分诚恳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诸葛亮给刘备出了一首著名的《隆中对》:北边曹操占领汉中,占个天时,那边孙权占领江南,占个地利,您可去拿下四川,占个人和,您三位刚好三足鼎立!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诸葛亮出山相助成就大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

桃园三结义是真感情吗(桃园三结义是假的)(5)

207年,神机妙算的“超级大神”诸葛亮刚刚27岁,正式加入刘备的队伍,担任军师,刘备开始按照诸葛亮的战略方针:占荆州,先把兵家必争之地给拿下;联孙吴,跟孙权联手,一起对付曹操;退曹兵,坚持不懈要跟曹操战斗到底,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打他;入四川,给自己一个根据地。

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赤壁之战,华容道,关云长单刀赴会,这些三国演义里有名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这一阶段。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正式称帝,建立蜀汉王朝,蜀国的疆土,包括今四川、云南、贵州北部、陕西旧汉中府一带,成为三国时期的其中一国,跟魏国、吴国正式成为“三足鼎立”,历史上称刘备为“昭烈帝”。

桃园三结义是真感情吗(桃园三结义是假的)(6)

就在一切看起来很好的时候,原来的盟军东吴却惹祸了。在和蜀国争夺荆州的战斗中,把刘备的兄弟关羽给杀死了,三弟张飞为了去给关羽报仇,也死在了战场上。

223年,刘备调动全蜀国的精兵强将,去给关羽和张飞报仇,可是却被吴国的大将陆逊给打败了,退兵回到蜀国。同年4月,刘备在白帝城,也就是今天的重庆奉节病逝。

刘备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战斗,皇帝当了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

他在位期间,做了两件很有意义的事:一件就是“邮驿建设”,当时四川的交通比较落后,全是山路,刘备深知运输的重要性,在汉中与关中之间开通了四条主要道路,这就是著名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和金牛道”。

四川从这时候开始,有了邮政快递业务;还有一件事是“制定蜀科”,也就是制定了蜀汉的法律,据《诸葛亮传》记载,法律虽然很严格,执法也十分严峻,但是公正公平,百姓们都感觉特别好!

刘备的治国策略是法礼并用,威德并行,就是虽然一切都要严格按律法来做,但是一定要公平客观;以德为用,就是注重以情感打动人,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经过法制建设的蜀国,政府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吏治也十分清明,为蜀国今后多年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国志》里是这么评论刘备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尽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意思是,刘备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优点是多方面的,如爱民爱材、宽厚仁义、知人善任,待人公正真诚。

刘备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用好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军事人才,最典型的范例就是诸葛亮,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临终前遗言诸葛亮:“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桃园三结义是真感情吗(桃园三结义是假的)(7)

别人家皇帝都害怕被篡位,可刘备却说:我儿子如果行,你就辅助,如果不行,你就当皇帝吧!这样的信任感动了诸葛亮,虽然大权在握,但是诸葛亮从来没想过篡位,念念不忘完成刘备的遗志,最后在北伐的战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刘备在临终时,不忘告诫自己的儿子刘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一切,铸就了刘备一生受人敬重的政治品格,成就了刘备的一生霸业。

如果没有那么多意外,刘备能多当一些年的皇帝,或许蜀国会有更好的未来,三国的格局,也就完全不同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