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回忆杀#那些年, 爸爸妈妈还年轻,,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那年那日那时?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那年那日那时(那年那事之一)

那年那日那时

#青春回忆杀#

那些年, 爸爸妈妈还年轻,

撑起了我们四个子女的天空。虽然他们辛苦一年挣的工分,勉强维持一家人口粮,但我们在人民公社大家庭下,快乐成长,我们天空也没有飘过多少灰暗的云彩。记得村口的大柳树下,总是凉风习习,是大伙吃饭聚集好地方,每每笑声阵阵,又总是为国家大事争执抬杠,碗筷满地滚场景仿佛就在眼下。夏天晚上村口池塘埂纳凉,简直就是我们孩子们的游乐场,三国水浒鬼故事,已进入我们梦乡。记得有一次被爸爸睡梦中叫醒,带我去几十里外义津集市卖柴,月色朦胧下我看见稻田有只乌龟在爬,被爸爸捉住带回,妈妈做了顿清炖乌龟汤。春末夏初汛期池塘鱼儿放飞,爸爸总有办法搞到很多鱼,总是半夜把我们叫起来吃鱼喝汤。桃儿杏儿熟了,总有一次两次爬树偷桃被抓,总有爸妈向别人家道歉时光。放牛打柴扒松毛是我们小孩子特长,也练就了赤脚山上山下健跑如飞的本领。听惯了队长出工收工哨声,也见惯了他们为了芝麻点小事吵嘴打架。八岁时妈妈怀了弟弟快生了,叫我快去请舅奶奶来接生,我一路小跑去,还记得舅奶奶小脚,走起路来比我还快,我觉得办了件大事。后来弟弟出生了家里乱混混的,我趁机吃了不少糖果还有糖打蛋。九岁了,我上小学了,大姐都三年级了。上学第一天报到,那位四川老知青莆老师,问我姓什么?我一紧张说"姓马”!老师说“老油坊队都姓吴,没有姓马的呀?属马的吧?”我脸红低下头。多年后成了我们与这位敬爱的老师见面谈资。大姐不念书了,说上课时总记着那片树林里落了一地松毛,怕被别人扒走了。后来想想,可能她早早懂事,也想做工多争一点工分,为爸妈减轻一点负担。小学时光没多少值得记忆。上学时要爬过学校后面的小山岗,那时候长很多大树,阴森森的,听说那地儿闹鬼,每次都头皮发麻快点跑过去。还记得学校请一位老农民,给我们做忆苦思甜报告,我看见有位女生还哭出声了。记得同桌女生总说我越界了,把我书包推到地上。忽然有一天,校园贴出大字报,“批林批孔批邓”,那时我们也不懂啥意思。记得四年级时有位同学放学时,在手上写我爸爸名字,气得我用铅笔擢他手掌心,为这事妈妈上门赔礼。三年级时妹妹也上一年级了,记得她拼音学得比我好,爸爸每次给她写字的香烟纸,总比我多,心想有点偏心。妹妹念到三年级后也不念了,听说为这事爸爸还偷偷掉过眼泪。爸妈可能是认为家里负担不了多一个念书的,为她感到可惜吧。五年级时换到村部里一个小学,有一天忽然外面敲锣打鼓,原来是大队在欢送对越自愿兵参兵入伍,我堂兄也在其中,羡慕好一阵。转眼小学要毕业了,我那个头发乱蓬蓬眼睛亮晶晶的毕业照,多年前还见到过,后来一直找不到了。我顺利通过了毕业考试,感觉爸妈好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