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正月十五与2月14 | 贡发芹》

正月十五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2月14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西方的情人节。这两个节日紧连在一起,据说十九年才轮上一次...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1)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2)

今年壬寅年即虎年的正月十五紧连公元2022年2月14日。

壬寅是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六十年一个轮回,虎是中国属相纪年法,十二年一个轮回,俗称农阴历。农历,又称夏历,并通常俗称为阴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历,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但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为一个回归年,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季节(太阳直射点的周年运动)的变化特征,所以又有阳历的成分。目前,全世界华人及朝鲜、韩国、越南和日本等国家,仍使用中国农历来推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公元是目前全世界通用的纪年法,也就是公历,又称格雷果里历,俗称阳历。它是罗马教皇格雷果里(一译格利哥里)十三世对原来的儒略历进行修订后于1582年颁行的。公历先在天主教国家使用,后推行到新教国家,二十世纪初期全世界普遍使用。中国于辛亥革命后在1912年开始采用公历,但用中华民国纪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采用公历纪年。

正月十五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2月14也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西方的情人节。这两个节日紧连在一起,据说十九年才轮上一次,上一次是2003年,下一次要等到2041年啦。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3)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新春期间的节日活动到这一天进入一个高潮。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之时,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携亲伴友出门赏月、燃灯放焰、逛览花市、喜猜灯谜、共吃元宵,载歌载舞欢度元宵佳节,合家团聚,其乐融融。“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节日特色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最初称为“汤圆”,后因多在元宵佳节食用,所以也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常见的元宵用糯米粉包成圆形,馅料丰富多样,如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等,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象征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4)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上奏正在提倡佛法的汉明帝,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在中国逐渐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又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就出宫游玩,与民同乐,随后形成惯例。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自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年)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二十间,高一百五十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足见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5)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6)

情人节(英语:Valentine's Day)是西方最浪漫的年轻人节日。情人节的起源众说纷纭,版本很多,《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记载的最普遍的一个说法是在公元三世纪,古罗马暴君克劳狄二世为了征召更多未婚青年参军,下令禁止婚礼,一名叫瓦伦丁(Valentine)的修士认为禁令太不人道,不予理睬,为了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就秘密替人主持婚礼,结果被暴君克劳狄二世爪牙发现逮捕,最后判处极刑。处死他的那天就是公元269年2月14日,为纪念瓦伦丁的勇敢精神,人们将每年的2月14日定为瓦伦丁的纪念日。因此成了后来的“情人节”。另外,据记载,教宗在公元496年废除牧神节,把2月14日定为圣瓦伦丁日,即是St.Valentine's Day。所以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现今以“圣瓦伦丁节”——亦即情人节的姿态盛行起来。但是在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后,1969年的典礼改革上,整理了一堆在史实上不确定是否真实存在的人物以后,圣瓦伦丁日就被废除了,现在天主教圣人历已经没有圣瓦伦丁日。事实上,这个节日很可能与古罗马的牧神节或雀鸟交配的季节有关。情人节的特色是情侣互相馈赠礼物。时至今日,人们则喜欢以情人卡、巧克力和鲜花向心爱的人表达爱意、友好或祝愿,情人卡上通常绘有丘比特、被箭射中的心等等。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最喜爱的节日。

也许这个世上有多少情人就有多少关于情人节来历的诠释吧。和曾经一段时间中国城市年轻人用近乎狂热的热情过起了圣诞节一样,情人节也已经悄悄渗透到了无数年轻人的心目当中,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之外的又一个重要节日。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7)

中国有没有情人节呢?有。大家普遍认为中国的情人节是农历七月七日,又称七夕节。我认为上元宵节才是中国古代的真正的情人节,早于西方,一样是浪漫的,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元宵订情是中国古代佳话。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8)

宋代文豪欧阳修就曾写过《生查子》一词,记录了元宵订情情景:“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就在《青玉案》一词中描述了元宵夜的情境:“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曾一度被称为艳词。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传奇《春灯谜》叙述了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的经过。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相比之下,外国情人节,缘于悲情,直截了当;中国情人节,追求圆满,隐秘含蓄,但同样都是浪漫温馨的。今年,中国传统元宵节与西方情人节“喜相逢”,是难得的好日子。但中老年喜欢传统的元宵节,少男少女们喜欢浪漫的情人节,对于某些人来说,渴念好事也难以选择了。我以为参加中老年喜欢元宵节活动的少男少女们把它当成外国浪漫的情人节,参加少男少女们情人节活动的中老年们把它看做是喜欢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中西融合,合二为一,这个节日就别有韵味了。

记住,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是好日子连着好日子,值得珍惜。

2022年2月10日于市政协文史委办公室

作者简介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日子(今年正月十五与2月14紧密相连)(9)

贡发芹(1965年10月—),笔名亚鲁,贡晖,安徽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安徽省明光市政协常委、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历史学会会员,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学会会员。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报告文学学会理事,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副秘书长,滁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滁州市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有诗集《蹒跚学步》、《浅唱低吟》、《柔声细语》、《轻描淡写》等,散文集《帝乡散记》(38.8万字)、《帝乡散忆》(42万字)、《故园乡愁》(30万字)、《明光史话》(40万字)、《史林拾荒》(34万字),文艺评论集《管见孔识》(27万字),史学专著《吴棠史料》(35万字)、《明光历史人物》(50万字)、《明光人文概览》(16万字)、《明光政协史》(二卷)(上、下册,115万字,主编)、《嘉山县志》(80万字,点校)等作品集22本。作品入选《2010我最喜爱的散文》、《中国诗歌年编》、《滁州文学六十年》、《滁州散文选》等30余种文集,其中散文《寻找芦苇地》入选全国性高中语文试卷阅读题,《明光史话》、《史林拾荒》等书收入百度词条。曾获安徽省社科普及优秀读物奖、安徽省金穗文学奖、中国散文年会奖、华语文学创作笔会奖等10多种省级以上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