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宏生的旗袍店位置(86年只做旗袍102岁褚宏生)(1)

有这么一位老人,翻手间即成龙鹤,顺着时令便成就四时流转。他叫褚宏生,已是高龄102岁,做了86年的旗袍,一生只做一件事。

有人曾这样说道:“傻一点儿,笨一点儿,懒一点儿,冷一点儿,就做一件事。”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把热情燃烧得越发猛烈,做一个从一而终、心中有方向的人。

褚宏生先生如是,你亦能如此。当老爷子踏着满身风雪而来之时,上海滩也赋予了他一个世纪的惊艳时光。

褚宏生的旗袍店位置(86年只做旗袍102岁褚宏生)(2)

一、他不仅有百分之一的天赋,还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

在褚宏生老先生的百度简介上,出生日期不详,只说是1918年;籍贯老家不详,只别的帖子说出生于苏州吴江;人物简介更是不清不楚,一句“褚宏生1918年出生,上海旗袍著名制作大师”便就此揭过。

他是真的痴迷于旗袍,以至于连百度词条也都全是他和旗袍的“爱恨情仇”

什么“旗袍的定义”、“老上海旗袍定制”、“适合穿旗袍的人”、“传统海派旗袍的细节”层出不穷,没有常见的人物经历,更没有爱恨纠葛。可见褚宏生老先生对旗袍的钟爱。

他如此热烈地爱着旗袍,让我不由得在滟潋的梦境中畅想,当年的那个从苏州吴江来的16岁的少年,是怎样对旗袍一见钟情、二见倾心的。

褚宏生的旗袍店位置(86年只做旗袍102岁褚宏生)(3)

那是1934年,由于家中贫寒,父母将年仅16岁的褚宏生送往“朱顺兴裁缝店”,试图让他跟着头号大师朱汉章为师,学一门手艺,不至于将来没饭吃。

这样的经历让我想到了电影《霸王别姬》里的小豆子,同样是出于出身低微,被家人送去陌生地里吃苦学艺。他们的经历不尽相同,但当时的心酸与不安却是相同的。

幸运的是,褚宏生老先生与小豆子都是天赋极佳的人,他们吃尽苦楚,在一年又一年里摸爬滚打。

小豆子长成程蝶衣,一抬手一挑眉便在戏曲的舞台上称了角儿,褚宏生老先生也是角儿,只是那舞台是用精美的旗袍撑起来的,但他做了一个世纪的角儿。

前面说褚宏生老先生天赋极佳,这话是不假的。别人要花好几年才能领悟的东西,他仅靠两三年就出了师。这样的程度,让我不禁展开联想,那双初见旗袍的眼睛,像星星般散发着惊艳的光彩。

褚宏生的旗袍店位置(86年只做旗袍102岁褚宏生)(4)

褚宏生老先生第一次打响名气,就是从电影皇后胡蝶开始的。也是因为褚宏生老先生本身争气,师父也器重,于是将影后胡蝶的单子单独交给才初入茅庐的褚宏生。

他大胆创新,绞尽脑汁,最终决定用法国进口的蕾丝为胡蝶做一身中西合璧的白色旗袍。可谓“前无古人”。将西方的衣料与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相结合,呈现出的效果自是让人惊叹不已。

当本就万众瞩目的胡蝶着一身精美白色旗袍出现在众人眼前之时,无人不为之赞叹,一时风头所占无俩。使人不得不感叹道:“以胡蝶之艳光亦未能使旗袍失色。”

自此,褚宏生这个名字成了万千女人所追求的红人。谁要是能穿上褚宏生老先生做的旗袍,谁不去四处“炫耀”一番?

褚宏生的旗袍店位置(86年只做旗袍102岁褚宏生)(5)

二、精美绝伦的旗袍惊艳了各地的姑娘

可以说,哪怕是早期褚宏生,也依旧是热度不断。

大名鼎鼎的宋家三妹,这位中华民国的第一夫人,作为旗袍的狂热追求者,又岂能不定制一件?

1940年,宋夫人听说了胡蝶身上的旗袍是褚宏生做的之后,便直接派人送去一件样衣。

要知道,1940年,褚宏生先生才22岁,仅仅入行6年,宋美龄如此追求极致的完美主义者都二话不说将单子交给一个小少年,可见褚宏生手艺之精绝。

送样衣的行为也十分明显,是想要褚宏生也能帮她做一件。

褚宏生即使年少但也自然明白,他也不多言语,按照宋美龄的旗帜和要求,做出了让宋夫人十分合心意的旗袍。

这实在是难得,能让一个一辈子保持精致,连枕边人都少见素颜的宋夫人一口满意,实在是难得。

这样的例子还很多,从上个世纪的胡蝶、宋氏三姐妹以及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等人到现如今的巩俐、董洁等人,全被褚宏生老先生一把剪刀给征服,就连男人也不例外

褚宏生的旗袍店位置(86年只做旗袍102岁褚宏生)(6)

杜月笙,法租界商会总联合会主席,上海滩教父,青帮大佬。在20世纪40年代初,因听闻褚宏生手艺一绝,于是派车子前往褚宏生的住处接人

褚宏生还没具体弄清楚怎么回事,车子便抵达了上海的杜美路70号。他跟着引路的人七拐八拐来到屋舍内,里面全是美轮美奂、雕梁画栋的奢华气息。

褚宏生被带到一处,眼前此人身着一袭黑色开衫,身材虽然削瘦,但眉目间满是严厉。

他弄明白此次前来的原因是给眼前人,也就是给杜月笙做衣裳。于是欣然答应,给杜月笙量了尺寸,吃过茶饭,就开始设计衣裳做衣服了。

褚宏生的旗袍店位置(86年只做旗袍102岁褚宏生)(7)

三、是因为专心做一件事情,才把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别小看的认为只是做一件衣裳。

褚宏生老先生86年以来兢兢业业地工作,将每一个步骤都发挥到了极致,被誉为“海派旗袍活字典”

“海派旗袍”的制作步骤大体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量体、制版、裁剪、制扣。

从量体开始,大约一共要量26个部位。例如腰线,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方式,是要略微靠上还是靠下测量,都是要具体看每个人的身材的。

制版这一关卡,需要师傅们多年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出。褚宏生老先生手中娴熟,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在样料上一气呵成,从不拖泥带水,动作干净利落。

一步步繁杂的裁剪在普通人看来枯燥又无趣,而耐心的旗袍师傅们则对此不置一语。

褚宏生的旗袍店位置(86年只做旗袍102岁褚宏生)(8)

制扣这一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每个不同样式的扣儿就有不同的涵义。

例如“兰花扣”是年轻女孩喜爱的;“寿字扣”,“寿桃扣”则是老人出席寿宴佩戴的;在过春节的时候要配上“如意扣”,各式各样的扣子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节日、时令的变化而变化。

看似简简单单的环节,实际上暗藏着巨大的学问。当用机器制作旗袍的手段席卷中国大地时,褚宏生老先生却不为所动,坚持让自己的徒弟用手工制作。

他说:“机器踩出来的衣服硬梆梆的,体现不出女性柔美的气质”,他如痴如醉地热爱着旗袍,以至于无法忍受一点点的瑕疵。他是个有讲究的老裁缝,便如此坚持地恪守着自己的坚持。

褚宏生的旗袍店位置(86年只做旗袍102岁褚宏生)(9)

当岁月流转,年华不断老去,当时93岁的老人做了大半辈子的旗袍,早已成为旗袍大师,但他对此却表示拒绝。

他说:“我就是个做旗袍的,现在连旗袍都做不了了,就只能帮别人量身,我不辛苦,不忐忑,不亏欠我的这77年,这就是我最好的人生状态……”

我反复琢磨这句话。最好的人生状态便是一辈子坚持自己热爱的事业,一辈子便只做一件事,一件自己喜爱的事。

工匠精神在褚宏生老先生身上体现得酣畅淋漓,让人感叹其艰难的同时,又忍不住赞叹。

“一辈子只做一件自己热爱的事”,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困难重重,世界上又有几个人做到如此呢?希望我如是,你亦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