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摄影报《景深控制的奥妙》,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景深多少算大景深?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景深多少算大景深(什么是景深景深有何用)

景深多少算大景深

来源:中国摄影报《景深控制的奥妙》

作者:任峰辉(一峰摄影)

所谓景深,就是被摄景物能较为清晰成像的空间深度,即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离。在景深范围内,位于焦平面上的景物影像清晰度最高,其余影像的清晰度随着其与焦平面距离的远近成正比例下降。灵活运用和把控景深,对实现拍摄意图、提高照片质量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景深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对景深的控制是摄影的主要技法之一。缩小景深,就可以清晰地表现重要景物,而不需要突出的次要景物则被虚化模糊;扩大景深,使更多的景物,甚至所有的景物都呈现清晰状态。景深的这些特点,赋予了景深调节在摄影创作中的独特作用。

突出主体形象。通过压缩景深、准确聚焦,求得主体清晰、逼真的同时,又将背景、前景以及影响主题的、不必要的景物虚化,造成与主体之间的虚实对比关系,达到凸显主体、喧染气氛、增强艺术感染力的创作初衷。

展现画面细节。通过扩展景深,实现整幅画面锐利清晰,更好地表现景物的质感和细节。比如在风光摄影中,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每处风景均有其自己的独特之处,都需要我们来观察、欣赏。采用小光圈、大景深的创作手法,才能更好地呈现风光作品的内涵。

影响透视效果。使用大光圈制造小景深,通过虚实对比的方法来突出画面中景物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从而强化透视效果。而使用小光圈制造大景深,使整幅画面趋于清晰如一,则有利于压缩画面的空间感,弱化透视效果。利用景深的控制去影响画面的透视效果,有利于创作目的的实现和画面美学价值的提升。

景深的控制方法和技巧

景深的深浅主要取决于光圈大小、镜头焦距、拍摄距离、感光元件尺寸等4个因素。其中,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景深越深;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距离越远景深越深;在相同等效焦距的情况下,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尺寸越大景深越浅,反之越深。在摄影创作中,人们常采用光圈设置来控制景深,以实现拍摄意图。

使用大光圈控制景深。通常情况下,镜头F值在5.6以下的光圈被视为大光圈。用大光圈拍摄出的浅景深图像,其前景、背景得到虚化,画面整体上比较朦胧,具有较强的立体空间感。同时,大光圈的使用还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增加曝光量。特别在弱光条件下,使用大光圈后可以适当提高快门速度,保障拍摄质量。二是可以使拍摄主体更加清晰。与小光圈相比,焦平面上景物的分辨率得到提高,特别是在静物的拍摄中表现尤为明显。

使用小光圈扩大景深。镜头的F值在8.0以上的光圈通常被称为小光圈。使用小光圈拍摄的图像,其画面的前景、背景都比较清晰。但是,使用小光圈,往往要通过降低快门速度满足曝光条件。特别是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过低的快门速度容易造成图片模糊。此时,需要使用三脚架以保持相机稳定。必要时采用遥控器或快门线释放快门,方能达到清晰成像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