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走进饭店要了酒菜,吃罢摸摸口袋发现忘了带钱,便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说“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必须要知道的肢体语言?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必须要知道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的一招一式)

必须要知道的肢体语言

一个人走进饭店要了酒菜,吃罢摸摸口袋发现忘了带钱,便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店老板连声说“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看到了,他也进饭店要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忘了带钱,改日送来。”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衣服不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赊账,我就不行?”

店家说:“人家吃菜,筷子在桌子上找齐,喝酒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往胸前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狼狈而去。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

一、动作姿势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外在体现。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势必然优雅。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势来的。

二、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留意自己的形象,讲究动作与姿势。因为我们的动作姿势,是别人了解我们的一面镜子。

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别人的动作、姿势来衡量、了解和理解别人。

说起沟通,人们自然会想到最直接、有效的口头语言。不错,人与人之间的思想交流、情感联络都需要简明、直接的语言来表达、传递。除此之外,动作、表情、视线等肢体语言,虽然也被人们在不经意地运用着,但它在沟通交流中的影响力和特殊作用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 38%声音 55%肢体语言。可见,“此时无声胜有声”,肢体语言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比言语更为重要。

与人谈话,除了话语的内容之外,对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更可以透露出玄机。而且,肢体语言是辅助说话最有效的工具,许多“意在言外”的意思,都能靠着肢体语言透露出一些蛛丝马迹,所以我们应该对于肢体语言有深刻的了解,以便能够洞察先机,预做下一步的准备。

如今,很多人把人际沟通的功夫几乎全部用在口头语言上,而真正的沟通高手已经意识到肢体语言的重要性。一个无心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微笑,一个细小的手势,一身整洁简约的衣着,都有可能决定人际沟通的成败,哪怕这只是一场相亲会。

人类学家雷·博威斯特是最初非语言交际——他称之为“动作学”的倡导者。针对人与人之间发生的非语言交流,博威斯特也做出了相似的推断。

他指出:一个普通人每天说话的总时间大约为10~11分钟,平均每说一句话所需的时间则大约只有25秒。同时,他还推断出,我们能够做出并辨认的面部表情大概有25万种。

和麦拉宾一样,博威斯特还发现,在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中,语言所传递的信息量在总信息量中所占的份额还不到35%,剩下的超过65%的信息都是通过非语言交流方式完成的。

我们对发生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上千次销售和谈判过程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其结果表明,商务会谈中谈判桌上60%—80%的决定都是在肢体语言的影响下做出的。同时,人们对一个陌生人的最初评判中,60%—80%的评判观点都是在最初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就已经形成了。除此之外,研究成果还指出,当谈判通过电话来进行的时候,那些善辩的人往往会成为最终的赢家,可是如果谈判是以面对面交流的形式来开展的话,那么,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因为,总体而言,当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在所见到的情形与所听到的话语中,我们会更加倾向于依赖前者。

肢体语言是与说话相对独立的一种沟通形式,它更加丰富细腻,而且更能表达内心的真实需要,因此,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胜过滔滔不绝的口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