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

胡红梅

“如果属实,南京大学将依据教育部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依规依纪进行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2018年10月,一起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学术不端案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引起南大关注,开启了紧锣密鼓的调查工作。

但身陷舆论中心的教授梁莹面对着一个又一个铁证却毫无悔改之心:“我已经混到头了没什么好怕的了。”

她自己撤了自己发布的大量的学术稿件,然后毅然辞职。

潇洒的表现,不禁让人暗恨。

好好做学术的不被关注,反而是这等投机取巧之人,却凭借着不光明的手段步步高升,攫取大量利益后抽身,这世界怎么了?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2)

胡红梅

无独有偶。

2020年2月,新冠疫情在全国肆虐,各大媒体热点被疫情相关事迹攻占之际,深圳美女副校长胡红梅抄袭一事被一只无形的手给推上热搜。

深厚的学识、温婉的面孔与长袖善舞的言谈举止让她如山泉水一般沁人心脾,见过她的人无不夸赞,这是一个专心做学术的人。

胡红梅最值得称赞的是她对阅读的态度,她认为阅读改变人生,所以致力于推广阅读,学生读,家长读,老师更要读。

在当今这个物欲纵横、焦躁繁杂的社会,可以有一个人能沉下心,回归到书本之上,本身就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3)

胡红梅

然而,思及她曾说的“我来到世界,是为了把美好带给世界”,却只余满满的讽刺。

她所谓的“美好”,是指把“抄袭”、“学术造假”给明了化吗?

步步高升

人性无所谓善恶,正如我们应该相信,胡红梅刚进入教师行业,应该是未想过要抄袭的。

那时候的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青年,有一颗炽热而伟大的教书育人的教师心。

她出生于湖南衡阳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在安和的环境中顺理成章地学习长大。

不是传言中让家长头疼的坏孩子,却也不是值当被口口传颂的“别人家的孩子”。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4)

胡红梅

高考后,她进入深圳一所大学,毕业后去了深圳海关工作。

在海关工作的日子,对于胡红梅来说,只是日复一日的重复,让她怀疑起自己的初衷,与自己的抱负。

没多久她决定辞职,然后自考教师资格证,在经过一番辗转后,最后她成为了深圳龙岗区四联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

起初,胡红梅只是一个编制外的代课老师,工资低、福利少到几乎没有,与此相反的却是繁杂的教学任务。

其余的代课老师换了一波又一波,胡红梅愣是留下来,努力把工作、教学进行得尽善尽美。

在那时,她就开始展露出自己的“野心”,她不局限于课内教学,还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5)

胡红梅

时光不负有心人。

胡红梅教导出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更强,思维能力更敏锐,她不仅引来了诸多家长的爱戴,还一步步引来学校管理层、教育界其他人员的注目。

胡红梅的第一个机会来了。

2003年,龙岗区青年教师素养大赛如期举办,胡红梅在赛场中的表现亮眼夺目,一举夺取小学组第一名的荣誉。

她开始小有名声。

胡红梅没有止步于此,她继续参加教育界的类似比赛,屡屡获取荣誉,引来了几位教育界的大咖侧目,这些人,也成为她之后征程的“护航人”。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6)

胡红梅

2012年,胡红梅接连获得了龙岗区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广东青年岗位能手、感动深圳教育人物四项大奖。

她趁热打铁,推出了“胡红梅儿童阅读工作室”,她还开始宣传运营自己的微博号、公众号,把自己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上。

她的美貌与能力相辅相成,尤其是身穿中国传统服饰旗袍,那勾勒精致的图案与雅致非常的锦缎把她身为女性的柔美给显现的一览无遗。

伴随着清风朗月的柔和音线与那细致精密的讲说能力,胡红梅的存在已成为发光体,瞬间吸引一众人关注。

有人称她为“网红教师”,更多的却是赞扬她为“旗袍女神”。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7)

胡红梅

胡红梅之后的经历,正如“开挂”的人生,步步高升,奖项拿到手软。

这里只摘选部分显示:

2014年,她成为了深圳市如意小学的副校长,于是她又有了一个新的称号:“美女副校长”。

2016年,获得“阅读改变中国”十大年度点灯人荣誉;

2017年,获得深圳市“十佳百姓学习之星”、“第七届感动龙岗人物”荣誉;

2018年,胡红梅荣获深圳市道德模范、深圳市教育改革先锋人物、第四届全人教育奖。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8)

胡红梅

也是这一年,胡红梅的教育事业达到了高峰,她获得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的称号,她也是广东省唯一获得此项荣誉的人。

2019年,胡红梅又获取“广东好人”、“广东省十大优秀书香家庭”的荣誉。

从龙岗到深圳,再从深圳到广东,眼看着胡红梅的名声越来越大,甚至已在全国范围内流行。

但还不待她登上更高更大的领奖台,一切辉煌和荣誉就戛然而止。

形象坍塌

摧毁一个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高高地捧起来,然后摔下去。

胡红梅的人生,正遭遇了被“摔”的过程。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9)

胡红梅

2020年,在全国各大新闻网站皆被新冠疫情淹没之时,一则“美女副校长抄袭”事件突然登上热搜,占据人们视线。

事件开始爆发的导火索是一个网名为“陈吉吉大猫”的儿童阅读推广人陈迅喆发出的微信朋友圈。

第一条朋友圈就是满满的火药味:“丰盛而热烈的胡红梅老师,用着我的书,标题都不改,香喷喷地开讲座、公开课。”

随后,他开始详细列举胡红梅抄袭自己的证据,多本书籍内容被照搬过去,二年级用书只改了几个标题,三年级用书甚至连标题都没有改。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0)

陈迅喆朋友圈

“像您一样优秀”、“红梅老师对我是越来越满意了”等文字,能看出他满满的愤怒,难以宣泄。

陈迅喆只是点燃了“胡红梅抄袭案”的导火线,但接连不断的受害者一一列举出来的证据,却彻彻底底把胡红梅的遮羞布给掀开,把她“赤裸裸”地钉在了名为抄袭的耻辱柱上。

山东淄博高新区第一小学副校长王爱玲进行举证。

在胡红梅所“书”阅读单60例中,有20例抄袭自己的书单,另外40例,则是复制加拿大另一位作家的。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1)

王爱玲指责胡红梅抄袭

“一份不少,一字未改,一语不提原作者。”

王爱玲接连三个“一”,已是万分愤慨,她控诉胡红梅:“都是当老师的,怎么教书育人,不脸红吗?”

儿童阅读研究者王林博士紧随其后:

“朱永新老师和我主持翻译“新阅读译丛”,加拿大老师设计的作业单被她拿来改成彩色,完全不署出处就当成自己的东西往外发。”

此外,台湾一所学校校长林玫玲的《假如要有学习单》被原模原样搬运,改了个书名,换了个署名,就又成一本新书被胡红梅发布了。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2)

胡红梅抄袭林玫玲的《假如要有学习单》

整个抄袭事件,俨然已变成“大家来找茬”游戏。

胡红梅曾经的书目一本本被人扒出来,她曾经的公开课和讲座也被有心人发现了模仿、抄袭的痕迹。

经历了一番原作者的控诉与媒体报道后,胡红梅的应对倒也快速。

2月24日,处于风暴中心的胡红梅在朋友圈发表了《致歉声明》,对于她的抄袭经历,她以一句“对著作版权认识不够”来做借口。

不仅如此,她还口口声声宣称,自己只是“单纯考虑到将优秀作品、教学方法公益推广”。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3)

胡红梅

但是思及王林博士曾评价的她,却只余满满的讽刺,王林说自己和胡红梅有过接触,感觉比较活跃。而且:

“抄袭的事真没少干,私下也曾沟通过,以为是一线老师不知道学术规范,未曾深究,看来并非如此。”

所以我们对于胡红梅的洗白理由,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是无论如何,也不是她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并公开大肆谋利的借口。

不仅如此,她还在朋友圈发出威胁:“如果还得不到谅解,我也将遗书奉上。”

这一句话更是让亲历者与围观者不适,且不说本身就是胡红梅做错,但是她不仅认错态度不端正,还“以死相逼”。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4)

胡红梅朋友圈

世间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原谅,正如逝去的光阴、死去的亲人再也不会重来。

胡红梅曾经毫无顾忌地抄袭别人日耕夜作的劳动品,依仗着自己的名人身份把其据为己有。

那时,她洋洋得意的数着自己赚取的金额以及接连不断的奖励荣誉,又是何等风光。

她怎么就没想到那些被她搬运抄袭的原创者的心情?

反而现在自己被揭露了,又觉得如何委屈,口口声声“不被原谅就去死”来逃避追责。

这个曾经教学生“正直正义”的美女副校长,形象坍塌得真是彻底。

但是,谁之前又能想到呢?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5)

胡红梅

抄袭

在抄袭事件爆出来之前,胡红梅是深圳市如意小学的副校长,始终践行推广儿童阅读。

她开办了儿童阅读工作室,开发全套“阅读树”课程。

她是全国“百班千人”的总导师,也是全国“阅读点灯人”、大学“整本书阅读课程导师”、马来西来阅读种子教师公益行动总导师。

她曾经开办了一场又一场公益讲座与阅读活动,共计400场公益阅读推广活动让她的名声越传越远,仅“胡红梅”三个字就成为人们口口传颂的金字招牌。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6)

胡红梅

有去参加过她讲座的人念念不忘:“胡老师有一种特别的魔力,让与会的人沉醉其中。”

也有同行夸赞她:“生得平凡,长得丰美,是普天下教育人的最爱。”

胡红梅更是这样描述过初心:“我想做阅读,因为它改变了我的人生。所以我想,我的余生能不能也为它做一点事情。”

她认为“人生来就是为了美丽世界的”。

对于学校学生,她致力推行“梦想书屋”、“一个孩子一本书”项目。

她帮助学校建立“阅读教室”和“书香校园”,还向偏远贫困学校配送共计三万册图书……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7)

胡红梅

对于家长,她创办了“家长学堂”,还针对性推出家长阅读课程,致力于家长带领孩子读书,与孩子共成长的教育、阅读理念推广;

对于学校老师,胡红梅更是毫不放松,她发起教师团队“儿童阅读工作室”、“绿光芒读书吧”等项目,俨然已有新一代教师领路人的趋势。

诸多家长与老师,对这个美女副校长推崇至极,她所在的如意小学更是许多家长趋之若鹜的首选目标。

没有人会相信胡红梅有私心,也没有人敢相信,这样一个纯真、致力于儿童阅读的倡领者会有不光彩的一面。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8)

胡红梅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有老师爆料,2011年,她去参加教科院一个德高望重的前辈发起的活动,组织全市老师共编一本有关诗歌节日解读的书籍。

老师们过去也没有什么交谈分享活动,只是聊几句然后领下自己的任务就回家了,平均每人三篇文章解读。

但是把文章上交后,参与的老师却迟迟不见下文。一直到了2013年1月,一本名为《诗歌中的节日——春节元宵卷》才被刊登出来。

所有参与编写的老师没有在书目中见到自己的名字,“哪怕给个括号也行”,即使这样,也只是一个妄想。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19)

胡红梅

与此相反的是,编著中却出现了几名始终未曾参与的老师名字,其中一个正是“胡红梅”。

也有一个作者表示,早年前,胡红梅曾经联系过她,要搬运原作者文章到自己公众号上。

在胡红梅表明自己会标明原作者,以及截图的前提下,原作者同意了文章被借用。

但实际上,在胡红梅的公众号上,却只有“特别鸣谢XXX的指导”几个字。

原作者曾经对此发出抗议,而胡红梅曾经侵犯过权益的原作者们,也有零零星星一些人曾指责过胡红梅抄袭,但终是因“人微言轻”,而不了了之。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20)

胡红梅在教导学生

而胡红梅也越来越猖狂,甚至直接整本搬运他人书目,改个名字,就当做自己的原创使用。

有人曾经对胡红梅抄袭一事进行解读,她初做教师,应仍是一颗单纯教学的心。

但是,教学时,老师们居高不下的教研论文数量要求,还有其它繁忙工作,让老师们心照不宣的从百度、知网等学库网“取材”自用。

教研论文,抄袭其他人的;授课PPT,下载别人的;讲座,也是借鉴别人的。

在一个以“抄袭”为习空见惯的环境下,胡红梅的内心也在逐渐改变,默认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21)

胡红梅在教室

她刚开始可能也有纠结,还会特意联系原作,标明出处,然后变成缩减原作功劳,夸大自己创作成分。

在这当中,她的老师与同事,也起到一个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教会了胡红梅获取本不该属于她的成果。

所以到了最后,胡红梅麻木了,开始坦然接受一切本不属于自己的荣誉,她欣喜若狂,“拿来主义”是如此好用。

她终是在纷沓而至的荣誉与追捧中,迷失了自我。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22)

胡红梅

处理

2020年3月6日,龙岗区教育局对胡红梅的处理结果出来了。

撤销她如意小学副校长职位,撤销她曾获得的部分荣誉称号,她曾在的如意小学当年师德师风考核的也被评为“不合格”。

天理昭昭,胡红梅终是为了她曾经的过错付出了代价。

虽然胡红梅已被爆出来“抄袭”事件,她也有了应有的结局,往昔尊荣不再,工作室不再,身败名裂的她如此狼狈。

旗袍文化的代表人物(老师胡红梅一条朋友圈的讽刺)(23)

龙岗区教育局对胡红梅的处理结果

但是,纵观学术界,南京大学梁莹教授学术造假、翟天临的不知知网、湖南大学黎石秋博士论文抄袭等等不一而足。

认真做学术的名不见经传,一些抄袭者却凭借着剽窃他人的劳动成果而扶摇直上。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今学术界怎么了?

如何解决形式主义,让老师回归到老师职位,让研究者回归到研究本心,让“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不再只是一句宣言。

而我们仍需关注的是,在真正的痛脚被解决之前,下一个李红梅、王红梅、张红梅的出现,又将是何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