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部最早的历史渊源,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下设石油管理总局。

1955年燃料工业部撤销,分设石油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和化学工业部,到1970年,三个部门又合并为燃料化学工业部,1978年再次分立为石油工业部和化学工业部。

1988年,石油工业部正式退出历史舞台,改制为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

从石油部到后来的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直属共8所本科院校,如今计有2所211、3所双一流院校,简单列举如下。

0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石油学院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华东石油学院

如果把括号拿掉,这俩就是一家人。

那亲兄弟又是怎么分的家,各自加上括号的呢?

1953年,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国家从清华、北大、天大等高校抽调石油石化类系科,组建了北京石油学院,这是当时国家的首所石油高校。

早在1960年,北京石油学院就入选了64所全国重点大学。

到1969年,因为特殊的国内国际形势,轰轰烈烈的京校外迁拉开帷幕,此间详情,需要单列一篇文章仔细说,可参见拙作:

“京校外迁”那些事:地、矿、油三校因此两地办学,独立发展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2)

当时,北京石油学院也从北京搬迁,来到胜利油田的所在地:山东东营,校名也随之更改为:华东石油学院。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3)

改开时代,因为种种原因,当年外迁的京校没有全部搬回,华东石油学院也只是在1981年,在北京的原校址上设立了研究生部。但时过境迁,老校区已面貌全非,大部分被驻京各单位占用,于是在1984年开始在京郊的昌平,另建新校区。

1988年开始,学校改名升格为石油大学,名义上以北京为校本部,但从第二年开始,京鲁两地就开始各自招收本科生,实际上独立办学了,区别只是在校名后加了括号,称:

石油大学(北京)

石油大学(华东)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4)

上世纪80年代石油部撤销后,学校直属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理,后在1997年入选了211工程。

2000年,石油大学正式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直属。

2005年1月,石油大学再次改名,称中国石油大学,京鲁两地也随之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作为不同的法人实体,拥有不同的校徽、校训等识别系统,同时具有211工程高校的资格。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5)

两校在学科建设上合作紧密,共同申报、成功入选了两轮的“双一流”,两轮建设学科均为: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时至今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开拓了克拉玛依校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也早已将主校区迁到了青岛,两兄弟开枝散叶,继续发展。

03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石油学院

四川石油学院是新中国的第二所石油类本科高校,1958年创办于四川南充,当年也得到了清华和北石油的大力援建。学校最初是属地管理,其后大部分时间内,直属国家石油工业部。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6)

2000年,学校从石油系统划归属地四川省,2005年改名升格为西南石油大学,这期间将主校区迁到了四川省会成都。

2008年,系统内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央企,与四川省签约,共建西南石油大学。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7)

2017年,西南石油大学作为双非院校,凭借多年底蕴的传统优势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入选了“双一流”。

04 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石油学院

今天西安石油大学校徽上的1951年,来源于新中国第一所石油技术学校——西北石油工业专科学校。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8)

1958年,西安石油学校改名升级,成为西安石油学院。

中间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学院一度停办,直到1980年才恢复招生,是石油部的直属校,后在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了新校区。

2000年,学院由石油系统内划归属地陕西省管理,2003年改名升格为西安石油大学。

2009年,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签署了共建西安石油大学协议。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9)

05 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大庆石油学院创建于1960年,那一年,轰轰烈烈的大庆石油会战拉开帷幕,当时的校名是东北石油学院,直到1975年,才改名大庆石油学院。

1963年年底,石油会战接近尾声,这一年的全国人大二届四次会议闭幕时,周总理自豪地宣布:

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从那时起,“大庆”两个字,就承载了共和国艰苦创业的辉煌记忆。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0)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挂着“大庆”的名字,但是石油学院的校址却不在石油城大庆,而是隔壁的绥化市,确切来说,是绥化下属的一个县级市:安达。按理说,该叫“安达石油学院”才更贴切。

1978年,当时的大庆石油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这大概也是该校在全国排名最高的一个发展阶段了。到2000年,学院由石油系统划归属地黑龙江,当年就获批,迁往大庆市,做名副其实的“大庆”石油学院。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1)

1978年,当时的大庆石油学院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这大概也是该校在全国排名最高的一个发展阶段了。到2000年,学院由石油系统划归属地黑龙江,当年就获批,迁往大庆市,做名副其实的“大庆”石油学院。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2)

直到2010年,大庆石油学院改名升格为东北石油大学。这一年,学校也成为了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巨头的签约省部共建大学。

06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抚顺石油学院

如果要论新中国石油系统内部的办学历史,抚顺石油学院可能才是最悠久的。

早在1950年,燃料工业部石油管理总局就在大连创办了大连石油工业学校,归属总局垂直管理。

1953年,因为国家建设的需要,学校从大连迁往抚顺,名字也改成了抚顺石油学校。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3)

1958年,学校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与西安石油学院、四川石油学院前后差不多,都开办了石油本科教育,由石油工业部统一领导,这个时间比大庆石油学院还要早一些。

此后的岁月中,学院的发展起起伏伏,中间曾一度改回中专,也经历过合并、撤办,直到1980年,由当时的沈阳化工学院抚顺石油分院、辽宁石油工业学校,又合并组建了新的抚顺石油学院,1984年回归中石化总公司领导。

2000年,学院划归属地辽宁省,2002年改名升格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4)

2010年,学校与东北石油大学几乎同期,成为中石油、中海油、中石化三大巨头的签约省部共建大学。

目前辽宁石化还不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只有两个联合培养博士点:工业催化、油气储运工程。

07长江大学——江汉石油学院

江汉石油学院位于湖北荆州,最早的校史渊源,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65年学校迁往大庆,称为大庆石油地质学校,直到1972年才来到荆州,定名江汉石油地质学校。

1978年,学校改名升格为江汉石油学院,作为石油部直属校,开始举办石油高等教育,2000年从系统内划归属地湖北省。

2003年,当时的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四校合并,组建了长江大学。

时至今日,长江大学虽然是一个综合性大学,但仍然以传统的石油石化类学科专业为优势,目前学校的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传统的泛石油类学科就占了2个: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5)

唯一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

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室,是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研究室;

唯一的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室,是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

综合看来,石油石化类专业,仍然是长江大学拳头和特色专业。

08常州大学——江苏石油化工学院

1978年,江苏省成立了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一年后又成立了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将常州分院搬迁合并进了无锡分院,最初是江苏省属院校。

又过了一年,也就是1980年江苏省决定,将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再迁往常州,改名为江苏化工学院。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6)

1992年,江苏化工学院改制,实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领导,以中石化总公司为主的领导体制,名字也改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这就是江苏石化学院短暂的中央直辖经历。

2000年,学院重新划归属地江苏省,2002年改名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改名升格为常州大学。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7)

09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10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南石油学院11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大学胜利学院12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石油学院

除了前面说的八个传统老校,还有几个本科院校和当年的石油工业部或中石化总公司,有过短暂交集。

其中,今天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1985年时还叫北京石油化工专科学校,曾一度划归中国石化总公司,1992年改制为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开办石油高等教育,2000年划归属地北京市管理,主校区在北京大兴。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8)

广东这边,在1956年时,有一所石油工业部广州石油学校,两年后就划给了广东省,称广东省石油学校。从1960年开始,学校回归石油部,开办本科教育,一年多的时间内,就换了三个校名,分别是:华南石油学院、广州石油学院、中南石油学院。

后在1963年,中南石油学院撤销,只保留中专教育,大学的系科分流去了西安石油学院和西南石油学院,校址后来迁到茂名,称广东石油学校,这就是后来的广东石油化工高等专科学校。

1998年,学校划归属地广东省,2000年和广东茂名教育学院合并为茂名学院,2010年改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19)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来源于石油大学(华东)胜利学院,位于山东东营,2021年刚刚转为公办普通省属本科院校。从这个角度上讲,山东石化学院其实和老石油部并无关联。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位于河北承担,来源于石油工业部承德石油学校,1960年曾转制为河北石油学院,开办本科教育,后来一度停办又复校,上世纪90年代称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哪个学校的校歌(我为祖国献石油)(20)

2002年,经过专家论证指出,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可追溯到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如今早已是百年老校,这个年份也印在了今天学校的校徽上。

2020年,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和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了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