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视角

有些俗语,真的非要讲出点什么必然因果,其实也未必。但是它的的确确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传统生活成百上千年。

就比如说,“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现在人看来,借屋停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谁会把自己住的房子借给别人去停怕你呢?

农村俗语宁可停丧不可成双(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1)

但是借屋成双,这种事情却经常发生。一对恋人借居朋友的房子过夜,这似乎非常正常。

但是存在即合理,老一辈人对“宁可借屋停丧,不可借屋成双”这句话的信奉,往往是年轻人不可以理解的。

通常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即便是在谈恋爱的男女朋友关系,但是因为还没有结婚,还不是一家人。到了一方家长家里,两人是坚决不能同床的。

农村俗语宁可停丧不可成双(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2)

当然有人说,这里是有为了保护女方,禁止婚前性行为的成分存在。但是刻意如此,其实就有“不可借屋成双”的成分存在。

通常亲戚或者朋友,单人投宿的,似乎没有任何规矩,主家亲热得不得了,更是多加挽留的也有。但是一旦遇到男女关系的,主家则就没有那么热情了。主家会吱吱呜呜地建议他们男女分开睡,甚至不惜拆开自己家庭的人给重新组合。

农村俗语宁可停丧不可成双(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3)

但是如果来人真的不懂其中含义,非要自己男女朋友一起睡,那么主家就会不太高兴,然后非得象征性地跟来客要“房费”,意思这房子是租给你们小两口住的,而不是借的。但总归主家会不高兴。

主家不高兴的真实原因在于,“借屋成双”是会给主家带来霉运的,这是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

而“借屋停丧”则不一样,因为通常几乎没有人说自己家里人没了,没有地方停丧的。但就算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这种情况,(比如自己的房子毁了,暂时没有房子了;或者老房正在拆迁,新房还未建成。)别人借房给人停丧,通常也不会去借自己正在居住的房屋。而而是闲置的房屋。

农村俗语宁可停丧不可成双(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4)

这样一来,对于房屋本身多少会给人感觉有一点晦气,甚至会因为这套房子里停过丧,而贬值。

但是对于主家的人而言,则意义完全不一样,“借屋停丧”是件积德行善的事情,只会增加主家的福报。

所以两者对主家而言,自然宁可“借屋停丧”了,至少算是做了件善事;但是“借屋成双”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不说,对别人也未必负责。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农村俗语宁可停丧不可成双(农村俗语宁可借屋停丧)(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