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创新社会治理,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近日,扬州市委书记张宝娟在实地调研基层社会治理时提出,“要不断优化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全面推行‘微网格’建设,构建全民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为响应号召,今年下半年,扬州宝应县氾水镇推出了“微网格”机制,以“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为依托,将网格化治理与基层党建相融合,把“微网格”的“触手”延伸到社会最小单元。

实现网格治理效果最大化 打造网格化治理(1)

氾水镇东园社区红旗组退役老兵赵玉成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98岁高龄的他与88岁高龄的老伴常年无人照料,社区01网格员蒋杰便成了老两口的“半个儿子”,不管大事小事,只要一个电话,蒋杰就会立马赶到赵玉成家中。

“小蒋呀,又要麻烦你了,刚刚发现药已经吃完了,你有空的时候从镇上帮我再买两盒。”夜已深,刚忙完工作的蒋杰拖着疲倦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急促的电话铃声再次响起。第二天一大早,蒋杰便将药送到了赵玉成的床边,“药我已经带来了,记得按时吃呀,天气越来越冷,晚上睡觉多盖点。去年的热水袋别用了,时间长了充电不安全,刚刚我在镇上又帮你们买了两个新的,用时要注意安全。”蒋杰再三嘱咐,临走时,顺便将老人的被子拿到了太阳下晒。

实现网格治理效果最大化 打造网格化治理(2)

群众事,无小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打造网格化治理“氾水品牌”的核心。社会治理力量下沉才是“微网格”的关键所在。据了解,东园社区位于氾水镇集镇中心,常住人口12569人。作为氾水镇推行“微网格”的试点,社区共招聘了11名专职网格员和61名微网格联络员,对所属区域做到了户数清、人数清、人员清、登记清、情况清,实现了服务“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我们每天上午、下午都要在网格内跑一、两个小时,生产组每家每户最详细的资料都记在了我们脑子里。”宝应县氾水镇微网格联络员蔡春军介绍,辖区内的五保户、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我们都会经常与他们沟通,如需帮助,我们会及时向上级汇报。另外,网格内哪一户家里有在外打工的人员,他们在外的详细地址是哪里,这些信息我们都非常清楚。”据宝应县氾水镇党委书记吴斌介绍,目前氾水镇将辖区划分为402个微网格,以“微切口、微示范、微力量”撬动基层社会治理,为全镇近50000名居民提供了精准化、精细化的服务,填补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关键一环,打通了便民惠企的“最后一公里”,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实现网格治理效果最大化 打造网格化治理(3)

年关将至,为继续将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严,氾水镇按照网格划分,对辖区内所有居民、企业、商户等进行排查登记,核实人员信息、行程、疫苗接种及家庭成员信息等情况,并建立台账,真正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构筑起了一道“隐形”的防疫屏障。“下阶段,我们将继续推进‘微网格’机制,努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深化‘微网格’的枢纽作用,用坚实的脚步丈量群众的幸福,全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氾水品牌’”。宝应县氾水镇党委政法委员鲁鹏飞表示,接下来,氾水镇依旧会强化社会治理“毛细血管”作用,让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发挥出真正的力量。

通讯员 乔杰 张韦

编辑: 李鑫津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