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大批新职业。自去年以来,我国已经正式发布了两批新职业。这些新职业,不仅造就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深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交汇点推出“新就业·新生活”栏目,敬请关注。

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新就业新生活社区网格员)(1)

网格,是居民生活的最小单元,也是吕星的职场。她仿佛是这个区域的一个“定位桩”,社区居民找到了她,就能联系政府相关部门;部门找到了她,网格里的情况就清楚了。

网格虽小,事情不少,责任很大。“90后”吕星在短短两年时间里,让自己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社区“大管家”,一名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一个日夜坚守的疫情防控“战士”,一个身兼多职的活力网格员。 8栋楼,每栋18层,432户,1300多人口,这是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永安社区011号网格员吕星的 “地盘”。用吕星的话说,小网格里装着大民生,对这“一亩三分地”,她捋得比自己家还熟,网格里的大情小事,她都要管。 “我家楼上漏水了,你能来看看吗?” “楼下群租房最近新住进来很多人,不知道人数是不是超标了?” “电视打不开了,我们年纪大了,不知道找谁?” …… 5月初,吕星听说一个消息——社区网格员被人社部列入拟新增的10个新职业之一。“总有人问我,是做什么的?以前觉得解释不清楚,现在国家也认可我们了。没想到默默耕耘的这个岗位,要成为国家新职业了。”吕星有些激动。

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新就业新生活社区网格员)(2)

两年前,通过正式考试,吕星被录取为社区网格员,分配在祈泽佳苑小区。这是个拆迁安置区,整个网格里,户籍人口仅有111户,剩余的都是外地来宁人员。 “有时候,上个月才登记的出租户,这个月上门,面孔就变了。短租房、人口流动、人员复杂,是我们这儿的最大特色。”吕星坦言,因为小区地处南京众彩物流、汽车4s园及江宁上坊新城中心地带,居民大多早出晚归,信息获取要比其它区域难。

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新就业新生活社区网格员)(3)

尽管已经智能时代,但要干好社区网格员,除了靠脑子,还得靠双腿。“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线上解决,最后100米,情况得自己摸上来。”疫情期间,为了及时准确采集摸排信息,每天1万多步算少的。从18楼开始,一层层往下“扫”,摸排中,发现的隐患能现场解决的就现场解决,难以处理的用“网格通”手机及时上报,做好群众需求的“反射镜”。 有的电动车停在消防通道里,有的私拉电线从高处给三轮车充电,有的一户租住人数超过上限,还有的租户煤气包存放在危险地方…… 去年吕星刚生了二宝,春节期间,她还在休产假。大年初二,因疫情防控需要,全体网格员如无外地行程,必须到岗。吕星提前结束产假,才3个多月大的女儿交给老人,急匆匆上岗了。因为她深知,这个关键时刻,社区最缺的就是“底数清、情况明”的熟手。

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新就业新生活社区网格员)(4)

疫情期间,吕星的网格里有22户、56位居民居家隔离。因为要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吕星回到家也不敢抱二宝,只能戴口罩远远看看她。上班还带着拔奶器,给二宝存“口粮”。 作为社区的政策宣传员、矛盾化解员、疫情期间的临时采购员、保一方平安的“守门员”,居民对网格员的工作也越来越认可。从敲不开居民的门,到居民有事主动联系网格员,精准细致的服务拉近了居民与网格员的距离。

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新就业新生活社区网格员)(5)

“看到吕星穿着蓝马甲来送东西,就感觉很安心!”居家隔离期间,居民陈红常常接受吕星的“不见面”照顾,送菜、送药、送急需物资,这位贴心的网格员成了那段时期全家人的精神支柱。 小小的舞台,有大大的梦想。社区网格员看似没门槛,却需要专业化的提升。吕星用肯定的语气告诉记者,虽然每个月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但他们很珍惜这个岗位。她一直在学习社工心理学、法律知识和国家最新政策,提升自己的服务提供、行动倡导、资源协调、政策影响能力,也增强网格员这一职业的社会认同感。“走在网格里,迎面常常有居民跟我们打招呼,反映情况,一个微笑,一次寒暄,都是信赖。我丈夫也是网格员,对这份职业,我们有理想,有期待,也希望不辜负。”

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新就业新生活社区网格员)(6)

这次疫情防控战役中,数十万像吕星这样的忙碌身影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安宁,让人们再次认识到社区网格员的重要作用。 当前,全省有43万名网格员,网格员队伍正在走向职业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社区网格员作为一个国家新职业,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了解、理解和认可,网格员们也对自己的职业多了一份自信。 交汇点记者唐 悦

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新就业新生活社区网格员)(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