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姑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田螺姑娘让我们明白)(1)

1

田螺姑娘那么美丽聪明,为什么竟然没有想到,每天她亲手准备好的饭食,会让别人心生疑惑,并进而追踪到她的身上呢?

田螺姑娘生得明眸皓齿,光彩照人。

传闻中的仙女什么样,她就是什么样。

在她觉得安全的时间段,便会从自己的壳里出来,莲步轻移,素手煮羹汤。虽然贫寒的屋内食材匮乏,都只是最简单最廉价的东西,但一经她的巧手,便饭香菜美,令人回味无穷。

算好了时间,在屋主人将要回来之际,她便会悄悄地回到水缸中,重新隐藏起来,做她那只安安静静与世无争的田螺。

可是美丽的田螺姑娘似乎忘记了一件事,纵然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能够自动准备美味的智能厨房,也没有成为现实,更遑论在她那个不知科技为何物的古代。

这到底是田螺姑娘的疏忽大意呢,还是她本性纯朴至极,根本不晓得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被别人悄悄窥伺?

都不是。

真相是我们的田螺姑娘在准备饭食的时候,心无旁骛,只想着一件事——把那些简单的食材,尽自己所能,做成美味可口的一顿餐饭

这件事虽然简单,却无比重要。

因为,这是她可以用来报恩的最佳方式。

田螺姑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田螺姑娘让我们明白)(2)

2

田螺姑娘那么美丽聪明,为什么她选择的报恩方式会是做饭,而不是以身相许呢?

到这里,一定会有人心有不解。

对呀,做饭虽然好,但怎么就能算得上是田螺姑娘的最佳报恩方式呢?

难道,以身相许,不是更好?

她的恩人,是个落魄的穷小子,也正是因为穷,一直还单着身。

好在因为同样的原因,亲朋邻里也没有了认真关注小伙子的心思,毕竟,虽然小伙子为人勤劳朴实,长相也不差,可是一穷遮百优,谁家父母愿意让自己的女儿嫁到这样的人家吃苦呢?

哦,对了,故事中的小伙子,连“人家”也是算不上的,父母早亡,实在说来,其实只有“人家”的一半——有人无家。

孤身一人,人单屋旧,何来的家呢?

或许在小伙子自己眼中认为,那是他的家,但是别人,大抵是会摇头叹息予以否认的。

顶多能算得上个安身之窝,哪里称得上什么家哟。

就是这么一个穷小子,却在无意中救了田螺姑娘的性命。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除了勤劳朴实之外,小伙子当然还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问题是,这么好的小伙子,难道田螺姑娘也和四邻八舍的眼光一样,觉得好是好,就是太穷了,所以心有嫌弃,于是只愿用做饭的方式来报恩,而不肯以身相许吗?

田螺姑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田螺姑娘让我们明白)(3)

3

田螺姑娘那么美丽聪明,我们实在不该以己之心,度螺之腹。最理想的方式,是角色转换,站在她的角度,再想一想整件事情。

认为田螺姑娘不肯以身相许,实在是以人之腹度田螺姑娘之心了。

那么勤劳朴实善良的一个小伙子,如果安排他遇上一个如此眼光的姑娘,那不单对不起小伙子,也太对不起说故事的人了。

田螺姑娘真正的问题是,就算再美丽非凡,可她毕竟是只田螺呀。

做做饭是没有问题的,在古代,这除了是妻子的专职,还是大户人家仆婢们的活儿。

因此,可以说田螺姑娘一开始就定位了身份,准确地把自己摆在仆婢的那个位置上了。

古话中的当牛做马,田螺姑娘自然比我们熟悉得多,那当然也是为人仆婢的意思。

而且,就连样低贱的仆婢,田螺姑娘也不曾想着自己可以光明正大,而选择了悄悄地去做。

其它的,她不敢想,也不会去想。

螺和人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站在为螺的这一方,她天生劣势,绝不会主动跨越雷池半步。

最秘密也最有效的报恩方式,于她而言,除了做饭,别无他选。

是的,她惟一可以介入小伙子生活的,只有做饭,也只能是做饭。

田螺姑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田螺姑娘让我们明白)(4)

4

田螺姑娘不能跨越的雷池,是她自己解决不了的局,解这个局,必须要其它的力量介入。

田螺姑娘拼死守住螺和人的界限,但是小伙子可以不买这个账。

没错,在神话叙事中,人通常是有着决定权的。

同样的界限,田螺姑娘跨越,那就是其罪当诛,铁定遭天谴遇天劫,而换成了小伙子,就诸事平安,啥问题也没有。

记得说故事的都是人,所以会保留优越感给自己,这根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没理由纠结。

想在这样的地方置疑,顺手揪出天大的逻辑漏洞,真的没必要。

这点,如果从本质上看,和现在网络小说写手们瞅准 “爽点”,然后大做文章一个道理。

所以,故事顺理成章,小伙子娶到了仙女般美丽的田螺姑娘,过上了众人羡慕的好日子。

田螺姑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田螺姑娘让我们明白)(5)

5

表面上看来,故事最终有了美满的结局,是因为人这边跨出了至为重要的一步,然而,真相并非如此。

人和螺之间的界限,最终是人跨越了关键一步,这是田螺姑娘的故事中,被精心设定的正确解锁方式。

然而,真相果真如此吗?

只要再稍稍多想一想,便不难发现,整件事情并非如同表面上所看到的这般简单。

真正的跨越,也是最大最难的跨越,其实是田螺姑娘决定化身为人,为小伙子素手煮羹汤那一刻开始的。

简简单单的食材,却绝对绝对不是简简单单的饭食。

那不单展现着田螺姑娘超凡入神的厨艺,更饱含着她浓密绵长的心意。

是的,她为报恩而来。

所有经过她手的饭菜,自然带上了感恩的味道。

有恩必报。

其实,这才是比仙凡之间,更大的距离。

越是普通的道理,越是容易忽略。

世界上最大的障碍,也莫非如此。

真正的障碍,很多时候并非来自障碍本身,而是来自于我们无比善忘的本性。

对于我们而言,忘记别人甚至父母曾经给予的好处,原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儿了。

既然早已经意不经意间,相忘于江湖,又何来的跨越之谈呢?

谢谢田螺姑娘。

更谢谢那个用心良苦,为我们开口第一次讲述田螺姑娘故事的人。

田螺姑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田螺姑娘让我们明白)(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