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肖利军 全科学苑 今天

花开花谢,四季更替,人类无法抗拒从年轻到衰老的自然规律。

除了皮肤松弛、白发渐现等迹象,你是否察觉到身体的其他症状?不少女性从四五十岁开始遭遇诸多健康困扰,失眠、乏力、盗汗、脾气变差、容易疲劳等。事实上,这可能是“更年期”悄然而至。

更年期保健知识讲座(我妈更年期了别慌)(1)

更年期保健知识讲座(我妈更年期了别慌)(2)

更年期症状

月经紊乱:出现月经间隔变长,月经不规律,没有任何先兆突然停经等月经紊乱表现。

潮热:午后脸颊发红,胸部、颈部、脸部经常感到热浪滚滚,并伴有出汗。

心悸:突然心跳加快,又找不出原因。

干燥现象:皮肤变得敏感、干燥、皱纹增加,头发变白、干枯,并出现口干舌燥等症状。

腰背酸痛:由于骨质流失,可能造成骨质疏松,从而腰酸背痛。

情绪变化:变得没有耐心、易烦躁、焦虑。

其他:盗汗、失眠。

更年期女性常见社会心理特点

心理因素:

角色冲突:

异常症状,常常由于她们在抚育子女的家庭责任中付出较多精力,而当子女逐渐步入社会后,她们则被放置在“空巢”中,继而给她们造成极大的失落感与挫败,社会职业角色退出也是重要原因。

认知水平:

经历同样的生活事件,更年期的症状程度却有所不同,受教育程度较低女性出现异常心理症状的占比相对较低。

性格特征:

围绝经期女性中有30.3%的人具有D型人格(抑郁性格),焦虑发生率为35.45%,抑郁发生率为17.27%。

社会因素:

婚姻:婚姻关系长期不佳、婚姻冲突或婚姻关系恶化显著增加更年期抑郁发生率。

事件:抑郁或焦虑症状与负性生活事件呈正相关。

支持:与父母、子女及其他重要社会关系矛盾和冲突,人际关系受阻导致社会支持减少。

经济:对丈夫、家庭经济收入和生活状况不满,经济地位低,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满意者。

更年期心理干预手段

药物:

SSRI类抗焦虑抑郁药物:百忧解

新型抗抑郁药:氯胺酮

新型镇静催眠药物:思诺思

中医中药:坤泰胶囊、地贞颗粒等

心理:

认知行为:CBT

正念疗法:MBSR

放松训练:PRT

人际疗法:IPT

文娱:

音乐:五行音乐

舞蹈:排舞锻炼

书画:绘画、书法、阅读

专家建议:

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锻炼身体,慢跑、游泳、各种健康球类运动等

告诉自己衰老是一个必然过程,并不意味着疾病、痛苦

学会换位思考和转移重心,多和家人朋友倾诉,做一些年轻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从中获得成就和满足感

寻求家人的关怀与理解

中年夫妻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外出旅游等,增强感情,调节身心状态

密切关注健康状况,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少饮酒,戒掉烟,不仅能保护心脑血管,对延缓和减轻更年期症状也有好处

更年期保健知识讲座(我妈更年期了别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