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故事套路(才子佳人的故事只适合活在戏里)(1)

小时候过年,村里经常请戏班子来做戏。江浙一带流行越剧,上个世纪80年代是越剧最火爆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血手印》这出戏。

剧情大概是这样的:林王两家自幼订亲,后因林家败落,嫌贫爱富的王员外逼着女婿林招得退了婚约。但是员外女儿王千金对爱情忠贞不渝,不顾父亲退婚,暗中接济林家。一日花园偶遇,两人互述衷肠,相约夜半三更花园赠金。谁知这次私会被王家马夫偷偷听见,半夜冒名劫金,杀死王家婢女。林招得赴约时跌倒婢女身上,血染衣禁,慌忙回家,敲门时门上沾染血手印,遭官府误捕。王员外向官府行贿,诬陷林招得为凶犯,判罪处斩。王千金闻讯赶赴法场,祭夫诉冤。幸亏林母投状包青天,才得以冤案平反,最后夫妻团圆。

整部剧中“法场祭夫”是高潮,演员精彩的演技,哀怨的唱腔,让台下的观众泪如雨下。特别是王千金读祭文的那一段,我老妈看一次哭一次。好在结局圆满,总算没白哭。

戏文散场时,众人尚沉浸剧中唏嘘不已。只听一位老者说:这算不上美满姻缘!夫家潦倒,娘家父亲获罪,王千金以后在婆家的日子哪里会好过呦!

当时年幼,不懂得老者的话。人到中年后,想起这一曲,觉得老者的话不无道理。古时的戏曲大多数是才子佳人的话题,看似美好动容,其实经不起推敲。

才子佳人故事套路(才子佳人的故事只适合活在戏里)(2)

王千金与林招得虽然自幼订婚,但旧时的封建礼教下,俩人肯定没有见过面,既然没有见过面,又何来的情深意切?王千金的爱情属于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盲目。

更何况王父已经逼女婿退了婚约,于理于法他们已经不是未婚夫妻了。王千金却瞒着父亲,暗中着婢女向林家送衣送鞋,尽一份未过门的儿媳的孝道。虽然感人,却属于一种莫名其妙的坚守。

后来俩人花园偶遇,王千金怜他书生落魄,当街卖水,向林招得表明心意,打算赠他银俩以求取功名,等他功名成就,然后再续前缘。一片苦心,不可谓不痴心。但是你真想帮助他,让丫头将金子偷偷的送到林家去不就成了?干嘛还弄一出半夜赠金呢?

当王千金得知林招得受冤入狱,午时三刻要处斩时,待字闺中的她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不顾父亲阻扰,一身白衣素服,以未婚妻的身份去法场祭夫。这个举动在当时的社会里可谓是惊世骇俗的,就算在现在的社会,一般女孩子估计都做不到。

王千金在去法场的路上,碰见前往包公府告状的林母,林母视王千金为谋害儿子的帮凶,狠狠地打了她两个耳光。到了法场以后,又被林招得误会臭骂了一顿。虽然两人最终误会消除,包青天又及时赶到,审清了这桩冤案,严惩了凶手,两人才得以团聚。

才子佳人故事套路(才子佳人的故事只适合活在戏里)(3)

年轻时我曾为王千金的勇敢抗争叫好,为两人终成佳偶而高兴。人到中年,我却为她的举动惊出一身冷汗。

如果没有包大人及时赶到,林招得做了冤死鬼,在那个封建时代,名声尽失的王千金的余生将何去何从?显而易见,她将为她的奋不顾身,付出悲惨的代价。

有父母祝福的婚姻,尚且有许多意难平。更何况这桩婚姻完全是王千金单方面在付出,以王父获罪为代价才得以达成心愿。结剧看似圆满,以我俗人的眼光看,绝非佳偶,往后的日子,有的苦吃。

才子佳人的故事只配活在戏里,现实生活中的女孩子,还是谨慎择偶,千万别为了盲目的爱,一时冲动,误了终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