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1月26日清晨,山东沂蒙山区非常寒冷。在日寇的某监狱里,一位革命女战士穿着单薄的衣服,浑身是伤地躺在冰冷的地上。在她的怀里,躺着一个刚出生十几天的婴儿,正在大声啼哭。

突然,一阵脚步声打破了监狱里的宁静,几个日本士兵抬着一个木板走进了关押女战士的牢房。他们当然不是抬女战士去治病,而是要将她押往刑场。

然而,当日军的手刚触摸到女战士的身体时,昏迷中的她突然醒过来。随后用微弱但足够坚定的声音说:“我是中国人,你们可以杀害我,但我绝对不会在敌人面前躺着死去。

面对这样的中国女战士,连杀人不眨眼的日寇都心生敬佩了。女战士用受伤的双手简单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破烂不堪的衣服,随后她将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轻轻地抱在怀里。

在敌人面前,她是坚贞不屈的女战士,但在孩子面前,她只是一个心怀大爱的母亲。看着女儿瘦弱发黄的小脸,她的心犹如刀割一般,这个刚来到人世间的孩子,就要和母亲一起奔赴刑场。

这位女战士就是陈若克,是我国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朱瑞的第一任妻子,牺牲这年她刚22岁,她和朱瑞的女儿,刚出生半个月.......

1:出身普通的刚烈女子

陈若克祖籍山东,于1919年出生于上海的一户普通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个普通职员,普通母亲是婢女出身的家庭主妇,家境极其普通,仅够解决温饱而已。

虽然陈若克出生时,大清朝已经灭亡,但腐朽的封建思想依然没有被根除。大部分女子的地位依然很低下,尤其是穷苦人家的女儿,几乎不会得到家人的重视。

抗日日本女人被杀片段(她怀孕8个月被日寇抓捕)(1)

陈若克也如此,她的到来并没有给父母带来多少喜悦,仿佛只是多了一个吃饭的人而已。父母也从未想过,让这个女儿去接受新思想教育,只是按部就班地抚养她。

但陈若克却很有志气,她自幼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求,希望通过读书改写自己的命运。到了该入学的年级,她主动提出想去读书。

起初,父亲摇头反对,家里日子艰难,拿不出多余的钱供养她上学。但陈若克却没有放弃,她整日里哀求着父亲,最终她的执着打动了父亲。

1927年,八岁的陈若可背上了母亲缝制的小书包,如愿走进了校园。那是她人生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她学习刻苦,成绩优秀,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但老天并没有善待陈若克,在她入学后的第三年,一场病夺走了父亲的生命。父亲的病逝也意味着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中断了,吃饭都成问题,哪还有能力去满足陈若克的读书梦。

抗日日本女人被杀片段(她怀孕8个月被日寇抓捕)(2)

虽然心里难过,可陈若克也不得不中断学业。走出校园那天,她一步三回头,眼泪噼里啪啦地往下流,好像人生彻底没了希望一样。

辍学只是陈若克苦难人生的第一步。随后,为了贴补家用,陈若克不得不跟随母亲一起走进工厂,当起了地位最为低下的童工。

在万恶的旧社会,资本家非但不会心疼童工,反而会想尽办法压榨他们,打骂更是常有的事情。

恶劣的工作环境,繁重的体力劳动,摧残了陈若克的健康,小小年纪的她就患上了营养不良、贫血、肺气肿、头疼等病症,整个人看上去面黄肌瘦,一张脸上毫无血色。

有人身处苦难,自怨自艾,有人却会选择和苦难抗衡,用意志力去对抗命运的不公。陈若克就属于后者,艰苦的生活摧毁了她的健康,却也磨练了她的意志,让她立志要和万恶的旧社会和资本家做斗争。

2:投身革命

1934年,15岁的陈若克已经当了整整四年的童工,这期间她亲眼目睹了资本家是如何欺压工人的,心里愤怒的火苗也一天比一天烧的更旺了。

每当工人受欺负时,陈若克就恨的咬牙启齿,她想:“如果不推翻这些资本家,如果不能实现人人平等,自己和工人们就要永远处在最底层社会,过着被欺压、被打骂的生活。”

与此同时,工厂里也混进来一些进步人士,他们装扮成工人的模样,一边工作,一边隐蔽地向工人们宣传革命思想。

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陈若克对“革命”充满了向往,虽然她尚且不懂“革命”的真正意义,但她知道“革命”可以带着大家走向光明。

这年,陈若克还做了一个决定,就是去夜校读书。她知道,要想和资本家做斗争,要想强大,就必须要学习文学知识。

哪怕是节衣缩食,她也要去学习。进入夜校后,陈若克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进步人士和革命者,思想得到了洗礼,对革命道路更加期待和向往了。

抗日日本女人被杀片段(她怀孕8个月被日寇抓捕)(3)

在陈若克读夜校的第二年,上海的革命形势更加严峻了,为了争取更多的权益,推翻对工人的不平等条约。

在组织的领导下,工人们纷纷走出工厂,用“罢工”和“游街”的方式揭露资本家的罪行。虽然工人是最弱势群体,但工人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只要工人罢工,工厂就要停业,资本家就算再厉害,也无计可施。

16岁的陈若克也加入到了工人运动的队伍中,和大家一起张贴比标语,喊口号等等。每次面对资本家的强硬态度时,陈若克都是不畏惧强权,和他们据理力争,其毫无畏惧之色的胆识和和魄力,也让她在工人中小有名气。

自从参加工人运动后,陈若克的社会活动更加广泛了,她铁了心要成为革命道路上的一份子。经常不畏生死参加一些危险活动。

抗日日本女人被杀片段(她怀孕8个月被日寇抓捕)(4)

1936年,17岁的陈若克得到了组织上的认可,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她深感自己肩上的任务更重了,发誓要为革命付出全部力量。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军攻进了上海。陈若克服从组织安排,跟随工人一起向武汉撤离,但在途中,因为战乱她和组织上中断了联系。

接下来的日子是极其难熬的,有些工人因为无法忍受颠沛流离的生活,干脆回到了老家。但陈若克并没有,她只有一个信念,必须找到组织。

抗日日本女人被杀片段(她怀孕8个月被日寇抓捕)(5)

之后的日子里,陈若克辗转湖北、山西等地,冒着枪林弹雨。终于在山西晋城和组织上取得了联系。

到达山西后,陈若克本想去前线参加抗战,但最终在领导的劝说下,她选择进入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学习。

在学习期间,陈若克也没有放弃革命,她积极参加抗战活动,经常跟随战友们深入乡下宣传抗日思想。

同时,陈若克还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爱人朱瑞。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没有过多的甜言蜜语,但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那就是为革命而战,为民族胜利而战。

3:遇到志同道合的革命伴侣

婚后的陈若克,依然将生活重心放在了革命上。她主要负责的就是妇女宣传工作,不但教妇女们认字,还带着大家一起为前线的战士们缝制衣服和军鞋,发挥了妇女“能抵半边天”的作用。

1939年,陈若克和丈夫朱瑞被调往山东。此时,战火已经漫步神州大地,陈若克发动广大妇女们参加抗日救国会,并组织姐妹班的成员们,编排抗日作品,用以唤醒广大妇女投身到抗日事业中。

1941年,抗战几乎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陈若克和丈夫更加忙了。但就在这时,他们却收获了一个好消息,陈若克怀孕了。

在那个年代,孩子不仅仅是父母血脉的延续,更是革命火种的延续。得知妻子怀孕那一刻,朱瑞激动到热泪盈眶。

当时,抗战条件艰苦,没有足够的营养品为陈若克补身体,朱瑞总是就亲自去给妻子摘枣子吃。

抗日日本女人被杀片段(她怀孕8个月被日寇抓捕)(6)

然而,就在夫妻二人满心期待小生命降临的时候,日本人为了摧毁山东革命根据地,于1941年深秋,集结大量兵力对沂蒙山区进行疯狂的大扫荡。

战斗没几天,敌人就派出了5万兵力,不断地缩小包围圈。当时有的部队负责突围,有的部队负责后方和反扫荡。

在8月7日这天早晨,陈若克所在的部队开始突围。此时陈若克已经怀孕8个月,脚步很慢,在撤退途中不幸和大部队走散,落入到了敌人手中。

原本日本人想将陈若克立即处死,但看她的气质不俗,而且穿着和普通百姓也有差别,就猜想她一定是有身份的人。

果然,经过调查后发现,陈若克是党内领导人,敌人如获至宝一般,妄想从陈若克嘴里得到一些内部机密。

被抓的当天晚上,敌人就对陈若克连夜审讯,凶残的敌人竟然不顾她孕妇的身份,对其严刑拷打,陈若克的一只眼睛直接失明了。

抗日日本女人被杀片段(她怀孕8个月被日寇抓捕)(7)

可不管他们如何折磨,陈若克只回一句话:“想从我口中得到半个字,你们就是痴心妄想。”日寇恼羞成怒,加重刑罚,陈若克被折磨得数次晕厥,可依然坚贞不屈。

次日,饱受肉体之苦的陈若克在监狱中生下了女儿。日寇以为机会来了,因为母亲都是最爱孩子的,他们想利用孩子来后去情报。

但她们终究是低估了共产党人的意志。孩子出生后,日寇和颜悦色地说:“只要你交待了,我们就给孩子喝奶,你的孩子就不用受苦了。”

陈若克冷笑说:“痴心妄想!”

因为没有奶水,孩子饿得哇哇大哭,陈若克看着怀里的孩子, 眼泪顺着脸颊不停地流。随后她说:“孩子,妈妈没有奶水,你就喝点妈妈的血吧!

说罢,陈若克咬破了自己的手指,放到了女儿的嘴边。一同被抓进来的同志们看到这个场景,没有一个不哭的。

陈若克的坚强让敌人无计可施,最终他们决定将陈若克处死。在一步步走向刑场时,孩子的哭声让围观的百姓们难过至极。

有好心人要收留孩子,可陈若克拒绝了。她的理由是,孩子若是活着,敌人就会用孩子去威胁她父亲,对他抗战不利,为了千万个孩子,自己的孩子牺牲了又有何关系。

抗日日本女人被杀片段(她怀孕8个月被日寇抓捕)(8)

凶残的日寇,竟然对着陈若克和孩子连砍27刀,现场惨不忍睹。陈若克牺牲后,当地老乡晚上的时候偷偷将她的遗体运回到了沂蒙红嫂王焕于家。

王焕于看到陈若克母女的遗体后,差点晕过去。随后变卖了部分家产,购买了一大一小两口棺材,把陈若克母女的遗体隐藏在了自己的田地里。

下葬那天,得知噩耗的朱瑞匆忙从前线赶回来,看了妻女最后一眼,他悲痛万分。但前线战事吃紧,他没有时间多逗留,又带着悲痛的心情赶上战场。

如今,在孟良崮烈士陵园,在沂蒙山区,,陈若克的英勇事迹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她英勇不屈的精神,不断地激励后人,要自立、要自强...

——本文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