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法和单词基础知识大全(学习英语的有福了系列2)(1)

文章结构关键词:

英语词汇的分类不要仅仅从分类这个维度,我们可以从知识管理的维度思考,英语的分类一般是从字母顺序这个维度,从a到b,到c,最后到第26个字母,我们能不能做一些改变,按照我们对英语的本质理解,通过英语的音节来分类。

英语的音节最大的特征是多音节,譬如四个音节,三个音节,两个音节,和单音节等等。在英语的音节分类当中,它的重音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当然也有不一致的地方,英语的重音,有可能在第一个音节,也有可能在第二音节,那是不是有可能在第三个音节呢,要得出关于多音节英语单词的重音规律,我们一开始就要统计尽可能多的单词而不是首先记住抽象的规则。


词汇分类和知识管理的关系

那么英语词汇的分类和知识管理有什么关系呢?分类可以说是英语知识管理的开始。我们大多数学习者在学习词汇的时候,使用的词汇材料往往是现成的,已经分类好的,给我们带来了极大地便利。但便利以后就是煎熬,很多人在便利中期待,在煎熬中放弃。是不是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很多教材上很多词汇的分类都是基于视觉而不是基于听觉的!这就引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英语词汇分类的标准,我们必须要重新定义,因为分类的标准就是切入的角度,就是记忆单词的落脚点。很多英语学习者习惯一味视觉性输入,很少关注视觉形态输入后英语词汇知识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每个人的脑海里会发生有趣的改变,我们当然希望任何改变会朝着有利于我们学习的方向发展,然而一旦切入点和落脚点定调了,整个思考的方向就固定了,改变就会沿着既定的轨道上升或下降,惨不忍睹的是大多数的轨道都是下降的。其中的原因不是很复杂,如果学习者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想起调用关于他们脑海中词汇的记忆,可是你想啊,输入的时候就挺杂乱的,加上时间久了记忆模糊,鬼知道究竟能想起多少来,与其说是忘记,不如说一开始就没为长期的使用做准备,而英语知识的管理恰恰是针对长期的问题而非临时性的应付问题。

以音带形

怎么理解以音带形?从音节分类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构建音节组合的模板,有了这样的音节模板,我们就可以把不同的英语音节放进去,但是它的基本的节奏应该是一致的,这样就相当于在我们的汉语当中,一个拼音可以被几百个字共同享用,英语中不同音节组合也可以分享同一个节奏模板,而这样的节奏组合,可以大大节省我们的记忆劳力,提高记忆和理解效率。

我们如果暂时离开英语词汇领域探讨知识管理的相关知识,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常常输入知识,但是很少关心怎么样进行管理知识,其实管理知识就像一个工厂在管理他的库存一样,对于工厂继续生产销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个工厂的库存,积压太多,那么这个工厂生产动力就会下降,库存积压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

我们会观察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很多的学习者一味的去背单词,但是从来没有去整理过单词。整理单词这个概念其实不是完全崭新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很多的学习者却从来没有考虑去整理词汇呢?难道我们的词汇不需要整理吗?难道我们关于词汇的知识不需要整理吗?我们这么多的词汇库存堆积在我们的脑海里,非常的杂乱,好比我们经常进入一个房间,手里拿着书也好,笔也好,各种其他物品也好,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扔,没有经过精心的摆放整理!大家可以想象,这个房间是多么的杂乱,时间长了,灰尘、霉菌、蜘蛛网横行,那么这样一个房间给人的印象是什么样的?

因此,我们就反复强调要整理知识,整理知识的第一步就是分类,或许在我们印象中,分类不就是分成一堆两堆吗?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大家可以感受到“分类”这样的用语产生的“误导效应”,如果我们从整理知识的维度去看呢,我们就会从一个更新更高的维度来理解英语,其实我们越往后我们越可以感受到,就是我们完全可以跳出英语这个维度,来从另外一个维度,或者说,英语外围的维度,去理解英语,突破英语。

假设你要去突破的是1万个词汇,当中每一个词汇都有三个音节组合,那么我们就有3万个音节,大家考虑一下,是否产生这样的情况,我们会有很多的音节是重复的,因此我们把1万个单词或者1万个词汇量的问题,转换成多少个音节的问题?有可能是两千个,也有可能是五千个,但我能保证的,肯定不是1万个,也就是说我们把突破1万个词汇量这个问题变成了突破几千个音节这样比较小的问题!大多数音节当然初看上去是没有意义的,但是这个音节的组合是有意义的,因为这个意义的呈现就是我们常常看到的单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尝试一下忘掉单词这个维度呢?我们回归到音节这个维度呢?这样的话,我们熟悉的所谓单词的意义就变成了音节组合的意义,音节组合的意义才是我们生成发展的第一步,也是进一步对英语本质的认识和拓展基础。

从这个观点再生发出去,大家可以想见,一个句子也好,一个段落也好,一篇文章也好,就是由这么多那么多的音节不断构成的,是不是这样?那么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给我们启示就是,我们不要仅仅去背单词拼读单词了,我们先要掌握的是把那些所谓的无意义的音节先熟悉了,而这些音节肯定是有限的,我们通过有限的掌握去控制看似无限的事物,我们要解决“一个月如何突破词汇量”的问题才有了可能,这样的解决方案也有了相对科学的依据,是不是?

让英语的音节去联想去交叉去碰撞,大家注意,英语音节的组合,这个组合是一个关键词,英语音节的组合就是意义,强调一遍,组合就是意义。

大家不要局限在英语的一个单词一个音节里面,因为单个音节她是有意义局限的。英语的音节要化学反应,据我所知,仅有一个元素是不会产生化学反应的,只有在组合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而元素越多,那么这个化学反应的也就越多越强烈,这样我们获得的感受能力也就越深刻。

进一步,我们在英语音节的习练过程当中不仅要学会常规性组合,而且要学会跳跃的组合,不仅要学会跳跃组合,还要学会跳跃的拆分,随时随地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

音节的这个组合拆分了,对一个单词来讲就是一个小组合,那么单词这个单位呢?太小了,所以呢我们也可以找一个句子,有的时候呢,一个句子单位又太大了,这时候要引进一个概念叫做短语。短语的既不是单词,也不是词组,就是短语,其实就是由几个单词组成的词语群,而这个词群不是一个固定的词组,她一定要重现英语在句子和语境当中真正的现实状态:

例如:Who knows but we may make an agreeable acquaintance with this interesting family?

很多学习者觉得make an acquaintance with这个词组非常重要,坦白讲,这种所谓的词组除了勉强安慰和加重记忆负担外,基本上毫无用处!

事实上词组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may make an acquaintance with this family这样一个短语,虽然这个短语既不像句子那样完整,又比单词长很多,但这个短语具有很强的粘性, 因为完整保留了音节在真实语境中的细节。而一旦认识到这种短语粘性,组句就不再困难!

当然may make an acquaintance with this family的呈现还是视觉的,比较靠近听觉上的呈现应该是这样:

maymakeanacquaintancewiththisfamily

英语原句释义:我们也说不定会要和这个有趣的家庭愉快地结交的。


从音节到意义的跨越

有了对音节的分类和初步感知,我们自然就会问这样一个问题:从音节到意义到底如何跨越?首先意义是有生命的,意义不是背诵出来的。意义是在理解当中不断的组合产生化学反应慢慢生成的,它有一个生长的过程。所以每一次你在新的语境中看到一个认识的单词,都会发现他有新的一面,而这个新的一面就是单词意义的变换层面。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词汇就这么多,为什么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来,在某一阶段,相对固定的语言词汇却可以创造这么多伟大的作品?如果这样的理解太沉重,那么看看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吧,我们可能对音乐理解甚少,但无论多么动听的音乐分解下来,也就那么多的乐音元素是不是?伟大作品秘密的背后不是元素本身,而是思想和结构。套用这样的类比,英语的背后也不是单词,甚至句子,而是思想和结构。

关于思想和结构我们将在下一篇讨论和解密。这一阶段,我们先做一个小结:

  1. 通过音节分类形成英语词汇的知识管理系统是从低到高,从单一到多向的跨维过程;

  2. 把背单词转化为拼读单词,把拼读单词转化为拼读音节;

  3. 单个音节或许意义不大,音节的组合就会产生意义的火花;

  4. 意义是有生命的,意义的背后不是单词本身,是思想和结构!


英语语法和单词基础知识大全(学习英语的有福了系列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