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赵高人们第一印象大多认为他是个屡进谗言的大宦官,导致秦朝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根据史料记载他做的那些事更是令人发指,总之在正统历史中记载赵高是一个千古罪人一般的存在,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赵高后来又做了哪些大太监?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赵高后来又做了哪些大太监(千古罪人赵高一切阴险毒辣)

赵高后来又做了哪些大太监

提到赵高人们第一印象大多认为他是个屡进谗言的大宦官,导致秦朝走向灭亡的罪魁祸首,根据史料记载他做的那些事更是令人发指,总之在正统历史中记载赵高是一个千古罪人一般的存在。

始皇在位时听闻赵高为人勤奋、又精通律法便让赵高教自己的二儿子胡亥断案。因为赵高擅长察言观色,阿谀奉承,很快赵高就得到了胡亥的信任和重用。且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渐渐的也让始皇对他信任有加。

始皇时三十七年,纵使秦始皇百般寻求仙药,但终究还是抗拒不了天命。秦始皇终究还是病倒了,随着岁月的推移,始皇病情日益加重。传位之事迫在眉睫,很显然公子扶苏无论是人品还是能力都是最佳的选择,当时的秦始皇也是这么想的。

据说公子扶苏生性善良,主张仁政,在政见上屡屡与始皇不合,秦始皇便一气之下将扶苏发配到边关守城,让大将军蒙恬辅佐其左右。始皇当初将扶苏发配到边关并非是因为不满这个儿子,或许只是想让扶苏去边关历练一番,不然也不会将蒙恬这个掌管秦国大半兵力的大将军派去辅佐扶苏。

此番自己大限将至,便想尽快召回大儿子扶苏回来继承自己的皇位,于是便将拟诏书一事交给了赵高去办,便再也支撑不住驾鹤西去。赵高本就在政见上与扶苏意见不合,怕扶苏回来继承皇位往后会对自己不利,而李斯则是忌惮蒙恬的实力。于是赵高劝说丞相李斯两人商量着篡改了诏书,以“不忠不孝”的名义将远在边关的扶苏蒙恬赐死,后又将传国玉玺交与胡亥,立胡亥为帝。

本着胡亥对自己的信任,自此赵高可以算是在大秦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在朝野屡屡为非作歹,却又让人无可奈何。时胡亥继位,秦始皇的一干忠臣并不认可胡亥,于是赵高便向胡亥进谗言,将始皇的一众忠臣全部处死,自此之后赵高更加肆无忌惮的权倾朝野。甚至还巧言令色的进谗言,让胡亥将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残忍地杀害。

相传胡亥并不是很聪明,也正因如此秦始皇当初才会派赵高在胡亥身边辅佐,“指鹿为马”这个成语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故事,就是跟赵高与秦二世胡亥有关。

在赵高排除异议的时候为了测试大臣们对自己的态度,便设计献给胡亥一只鹿,并对胡亥称自己献上的是匹马。胡亥纵然是傻但也没傻到鹿和马都分不清,便对赵高说:“丞相不小心说错了吧,这明明是头鹿啊。”之后便问大臣们,这究竟是头鹿还是马。大臣们有的沉默不言,有的回答是鹿,有的回答是马。之后不久那些回答是鹿的大臣全部被赵高秘密的杀害了。

权倾朝野的赵高在后期争夺权力的时候,与自己曾经的同党李斯产生了分歧,便心狠手辣的不顾往日情,借胡亥之手将李斯果断地铲除。赵高的狠辣果断真的是十分少见了,这样一个人也难怪被称为千古罪人,大秦之所以灭亡还真的是离不开他坚持不懈的祸乱朝野。

但赵高所做的一切站在他的立场来讲,或许只是因为他太爱国了。赵高虽然在秦为官,但他并不是秦国人。相传赵高原本是赵国人,家族还是赵国的贵族,据说当年长平之战赵高还有哥哥曾战死在战场。在赵国灭国后,赵高及其家族残留皆被秦所俘虏,一般人或许就会认命了。赵高却不同,他忍辱负重,甚至最终沦落为阉人,多番曲意逢迎在秦朝权贵之间。结局可谓是相当励志了,他终于凭着自己多年的努力,把秦国给搞亡国了。

要说赵高是个坏人吗?他在历史上做的这些个事确实是让人恨得牙痒痒,不择手段、阴狠狡诈这都是他的代名词。但如果说他所做的这一切只是为了复仇,报当年秦灭赵的亡国之恨,那他做的这一切就变得合情合理了起来。

历史一向就是如此,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能被记在正史中的永远都是当权一派的言辞。换个角度来看,赵高或许只是个爱国的先驱者吧,当他看到大秦终于葬送在自己手中那一刻,内心是不是会有几分惬意呢?

喜欢更多历史知识,欢迎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