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写下“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这个带有疑问的标题,本意绝非是引起对先烈们的质疑,而是想讨论一下这个“敏感”的问题是否真实。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2)

昨晚,革命年代谍战剧《信仰》播放了第10和第11集,这两集的重要情节就是围绕萧奇、珍珍夫妻二人如何将重要情报发往延安的过程。

但,令人无比痛心的是,虽然那份绝密的情报成功发往了延安,但剧中这对恩爱有加的革命夫妻双双牺牲了,更令我难过的是珍珍的孩子也不幸胎死腹中。

在剧中,当我看到萧奇引爆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接着他的妻子珍珍又孤独无助地被群狼环伺,她奔跑中两腿间流淌下的鲜血滴滴震撼着我。

我当场就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是不是无谓的牺牲?真实的历史中会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组织上会命令我们的卧底放弃生命也要完成任务吗?他们俩的牺牲到底值不值?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3)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4)

对于这几个极其敏感的问题,直到我想起经典谍战剧《悬崖》中周乙的做法,才马上明白了这几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组织上绝对不会让卧底主动牺牲自己,更不会让卧底作出二选一的艰难抉择。

不信?你看看《信仰》和《悬崖》同样的桥段,同样的艰难抉择,同样的用无线电发报,怎么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是恰恰相反的处理方法呢?

首先看两部剧中的两份情报:

《信仰》剧中的情报很重要,是老蒋调集重兵和物资准备发动中原大战的铁证,必须尽快让我李先念部做好战斗准备。

《悬崖》中的这份情报,就是老魏让顾秋妍发报通知山上的部队赶紧转移,因为敌人马上要进行大围捕大搜捕。

这两份情报,都关系着成千上万人的生死问题,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方卧底的任务就是传递情报,对于完成这个重大任务责无旁贷。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5)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6)

这里就出现了两个选择:是传递情报最重要,还是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最重要,这是一个必须要面临的问题,而两部剧的处置方法截然不同。

萧奇选择了用牺牲自己,为妻子珍珍争取宝贵的发报时间。

最终,任务是完成了,但萧奇和妻子也包括还未出世的孩子,这一家三口全部壮烈牺牲了。

很明显,萧奇做出这个决定之后,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最好的结果就是牺牲自己换取发报的成功,同时能让妻子和未出世的孩子活下来。

很遗憾,发报是成功了,但萧奇期望的结果没有出现,老婆和孩子都死了。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7)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8)

再来看看周乙的做法:

在顾秋妍向山上发报之前,周乙专门提醒顾秋妍:在同一个频率,同一个地点和时间只发一次报。

原因和《信仰》一样,是因为敌人刚刚装备了新式无线电监听设备,如果发报时间较长就很容易被敌人检测到方位并顺藤摸瓜,那么顾秋妍就暴露了。

她暴露了,就等于周乙也完了。

周乙的叮嘱,很快就印证了其正确性。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9)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0)

结果,顾秋妍在第一次发完报文之后,根本没有收到来自山上电台的任何信息,也就是说,山上到底收没收到这份“马上转移”的重要情报还是个未知数。

而顾秋妍的老公也在山上,倘若这个情报没有收到,将危及包括他老公在内数千人的生命。

于是,她决定冒险再发一次,她认为周乙的叮嘱有点危言耸听,何况为了几千人的生命安全,冒险一试也是值得的,哪怕是牺牲自己也要拯救山上的人。

看来,在当时顾秋妍的心中,也产生了和萧奇同样的二选一问题,她也毅然决然地作出了和萧奇一样的选择。

这个选择,导致她和周乙差点暴露,才有了她和周乙接下来的第一次争吵,而且周乙接下来说的话实在是太“不近人情”太不讲“战友情”了。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1)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2)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3)

当周乙得知顾秋妍发了两次报之后,他几乎是以最严厉的口吻训斥她:

我告诉过你,在同一个频率,同一个时间和同一个地点只发一次报,我们只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负责发报,至于山上能不能收到报文是他们的事。

周乙的这些话很重很重,乃至于对山上的战友充满了冷酷无情的意味,这句话深深刺痛了顾秋妍的心,导致她用含泪委屈的双眼愤怒地瞪着周乙说:

他们是我们的战友,山上我们的人条件很艰苦,甚至经常打仗,说不定我们发报时对方没有收报的条件,万一他们耽误了一分钟没收到,会死成千上万的人,我觉得我们应该冒一次险……

顾秋妍的话有错吗?也没错,她认为为了几千人冒险值得。而周乙不这么认为,他坚决按照卧底工作原则做事,不允许自己和顾秋妍以身涉险。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4)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5)

周乙愤怒了,他没有想到顾秋妍不但丝毫没有认错的意思,反而认为自己对战友不近人情,于是他彻底爆发了:

“是的,这就是他们耽误一分钟所要付出的代价。我们只管发报,至于他们收到收不到那是他们的事,这是工作原则。”

周乙这句话中,“这是工作原则”就决定了顾秋妍的对错。

周乙认为不能感情用事是对的,像他这样的高级卧底需要组织经营多年,更浸透着周乙自己的无数心血,他的作用必须最大化,那就需要在确保自身的绝对安全下传递情报。

说白了,就是严格遵守工作原则。

这个工作原则,也一定是安插他担任卧底的组织上规定的,这种原则对担任卧底的人很讲人性化,完全没有下达“必要的时候,需要牺牲自己传递情报”的命令。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6)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7)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8)

再回到《信仰》本剧,看看萧奇和珍珍的领导王震川(李乃文饰演)是怎么下达的发报指令。

关于萧奇、珍珍所住的小白楼已经被军统和无线电监听车盯上的情况,王震川和萧奇夫妻都很清楚,在这之前也进行了长时间的静默,但这次的情报太重要了。

无奈之下,王震川作出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决定,“让珍珍以最短的时间发报,发完之后不管是否暴露都马上撤离。”

这个决定,非常危险,最好的结果就是萧奇夫妻发完报后能安全脱身,即使成功逃脱的话,他们这个发报小组也不能再启用了。

萧奇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根本不存在成功发报和安全脱身两者兼得的结局,于是才决定牺牲自己。

看到这里,我觉得王震川作为领导,为了完成任务不惜让萧奇夫妻以身涉险的决定有点“那个”。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19)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20)

何况是,老蒋调动数万部队和堆积如山的军用物资准备打内战的情报,不可能只是从重庆获得,还会有无数条卧底线获得相关秘密后送往延安。

事实上也是这样,当年很多国民党方面的重要情报,都是多条卧底线通过不同渠道送到延安,而在延安的我党情报部门经常把多方面送来的情报进行比对,往往是多份相同情报能够互相印证其真实性。

比如,当年的傅作义被围在北平之后,我党就派出了多个卧底小组接触傅作义身边的人,主要是想尽快获悉傅作义对和平起义的态度。

最后,有很多关于他的情报都送到了延安毛主席手中,大致内容就是傅作义的态度犹豫不定,傅作义本人也如坐针毡、夜不能寐,仍然心存侥幸。

这期间,傅作义的女儿傅冬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她也是个共产党员。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21)

周乙对顾秋妍说做情报(夫妻为发报牺牲值吗)(22)

不夸张地说,就连傅作义一晚上不睡觉抽了几根烟的情报,都会由傅冬菊发到延安毛主席的手里,你说老蒋怎么会打赢毛主席呢?

由此引申开来,对于重大方面的情报,又怎么会只有一条获知线索呢?干嘛非要以牺牲为重大代价来换取发报机会呢?

我当然知道这是拍戏,但仍然认为周乙的做法才真实可靠,组织上根本不可能下达如此不讲人性的“二选一”命令。

最后,欢迎留下您的足迹和真知灼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