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废纸帮”,关注最美书人书事

金介甫,美国人,1948年生。美国St. John's University教授,汉学家,历史学家。代表著作《沈从文传》。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1)

2017/9/27星期三晚上,在苏州大学唐文治文学院,金介甫教授举行了题为《沈从文、程小青和我的研究生涯》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连教室前面的空地上都坐满了学生。我与废纸帮书友曹雪峰一起特地前去旁听,之后还很荣幸的与金教授进行了交谈。现将讲座、对话内容汇总如下,与同好分享。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2)

金教授的现场演讲

金教授的研究对象之一:程小青

程小青是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第一人”,是“东方的柯南道尔”,他笔下的霍桑,是中国版的福尔摩斯。金教授现场问有谁看过苏州作家程小青的《霍桑探案集》?到场的学生大多是90年代末期出生的,应该不熟悉这个名字,所以响应寥寥。与此同时废纸帮的书友在微信群里倒是同时晒出了一些品相很好的书影。不同年代的读者,有趣的反差。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3)

废纸帮书友珍藏的程小青著作

金教授阐述了他对中国一些现代文学流派与作家的理解。并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讲座结束后,金教授来到李欧梵书库小坐,并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季进签书留念。同学们反映金教授的书出版较早,现在都不太容易买到了。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4)

苏州大学李欧梵书库

废纸帮的礼物

讲座之后,我们来到金教授下榻的酒店,与他进行了愉快的交谈。

神奇的六人法则起作用了:上月远在美国的金教授就获悉书友鲍知非在巴金故居的《点滴》杂志上发表了记述符家钦翻译《沈从文传》的文章。为此鲍知非特地将杂志寄来,委托我们带给他。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5)

金教授在观看知非赠书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6)

金教授在观看废纸帮书友李委泽赠送的印章

90年代初期符家钦在翻译《沈从文传》时,与金教授大量通信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文主旨。符家钦感慨说:译书四十年,著译双方推心置腹、切磋字句的实例,还是第一次体验到。

符家钦身后,旧藏的这批金介甫信件散落到市场上,经过多次辗转落入废纸帮书友家。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7)

图为赠送给他的复刻版符家钦旧藏金教授信件,金教授在回忆、评述信中内容。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8)

金教授在翻阅<联合文学>见到我们带去的联合文学27期《沈从文专号》,金教授非常高兴。其中收录他的文章《一九四九年后的沈从文》,金教授说这是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建议书友们对照阅读。

本次交流,我们还带了一些问题过去。符家钦旧藏的这批金介甫信件中,有一封上款为Ch’ien,内中提到Maggie的书,经过金教授的确认,果然是写给萧乾的,Maggie是文洁若的英文名字。提及萧乾,金教授说萧乾著作《未带地图的旅人》就是他翻译的,因为他流利的美国英语,萧乾请他帮助。文章原来是一章一章的,在杂志上发表。

沧桑看云

得知熟人李辉老师最近几天也在上海,这几天一直连轴转,略显疲态的金教授马上来了精神,说请代为问候,也请问候李夫人,当年汉学家马汉茂还曾盛赞过李夫人。金教授想了解李辉老师现在的工作内容,根据现有的信息我们简要的进行了说明。

金教授回忆道:“李辉想解决最神秘的一个问题是沈从文和萧乾之间的关系,谁都不完全了解那个。萧乾说沈从文在反右运动曾批评他。这是……我有点怀疑,可是萧乾也不是说谎的人……一般人说因为沈从文的生活情况,萧乾好意要帮他找好的房子。可是沈从文生他的气……沈从文和丁玲的隔阂比较厉害,沈从文说她是包法利夫人,代表资产阶级。”

对于萧乾的《未带地图的旅人》,金教授曾建议减少描写非洲人民受种族歧视的描写(与本文主旨关系不大,而且美国人都知道这些情况,不是新闻),而尽量多一些描写萧乾的几位太太(萧乾一生结婚四次)。萧乾接受了这个建议。萧乾对金介甫很好,还曾送给他一部很古老很厚重的中英大词典,是很久以前出版的。金教授说有个美国图书馆有兴趣,他会送给他们。

当看到我们带去的《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金教授笑了,说这是他的博士论文。1994年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出版过程很有趣。他第一次去华东师范大学还是在1980年,因为当时很少有美国人来访,校方还用了很大的横幅(Big Banner)来欢迎他。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9)

金教授回忆道:“我以前采访沈从文的时候,他说他在解冻(Thaw)。说湘西军阀的历史,谁都没有兴趣,只有我们两人对历史有兴趣。我把小军阀的名字写下来。我怎么能听懂他的话?张兆和常常做翻译……我在湘西的时候,社科院派了一个陪同,不懂英文,但会说日语的陪同……(对沈从文)最好的访问是在美国傅汉思的家里,张充和的家里,我两次去,沈从文的老朋友和学生都过去拜访,那个时候沈从文很健谈。”还说了一个趣事,有次有记者采访金介甫教授,他给记者说沈从文与江/青同志的关系。在青岛大学的时候,江青为沈从文织一个毛衣。新闻记者不懂,问这个江…青什么意思?!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10)

金教授为废纸帮书友签名留念

聆听金介甫教授的讲述,一个个赫赫有名的大家向我们走来,一个个历史细节栩栩如生。对于我个人来说,青年时期反复翻阅的《沈从文传》,是一部叹为观止的巨著,我觉得这样水准的沈从文传记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之前不曾有,将来也不会有。现在过去了二十多年,作者和读者都共同将近老去了。但是看得出来,回忆当年的采访经历,金教授也显得更年轻,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能有机会当面向作者金教授请益,可能也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之一。

金介甫边城背景(金介甫教授来了)(11)

1979年沈从文对话金介甫

① 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来建立联系,此为六人定律,也称作六人法则。

② 符家钦:(1919~2002),翻译家,编辑。《沈从文传》的译者。

感谢金介甫教授百忙之中抽空接待废纸帮书友,感谢苏州大学精心组织的讲座以及季进教授给予的帮助。

限于时间关系,文章未经金介甫教授确认。如有误记,所有责任都由作者承担。

▶这篇文章经作者 徐自豪 授权,由废纸帮独家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但是喜欢的话可以朋友圈哦!)。如有抄袭行为,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关于“废纸帮”:

本公众号的作者,天南海北, 全是书友。以前是群聊,话题包括名人墨迹,新旧书,月旦人物免不了。大家投缘,乐呵,还长见识。年近中年,事儿忘得快,下决心做了这个公众号。今后我们碰过面、经过手,值得一说的,都放在这上面了,如题,都是关于“废纸”。

废纸帮

关注最美书人书事

feizhibang

投稿及商务合作,请在公众号直接留言联系小编

或发邮件至:Feizhibang2017@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