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 ,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公子小白胜出,公子小白就是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急需贤才来辅佐他建设国家,因此他准备请鲍叔牙来出任齐相。不曾想鲍叔牙不仅坚定地拒绝了还诚恳地对齐桓公说:“臣才智平庸,现在国君施惠厚待我,那是国君您的恩赐。但是把齐国治理好,使府库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我的能力不行,您还得请管仲来担任相国。”齐桓公惊讶地反问:“你忘记他是我的仇人了么?”鲍叔牙回答说:“我只是在说谁更适合做能使齐国变强大的相国,管仲,英明盖世,才能超众是少有的天下奇才。齐桓公又问鲍叔牙:“管仲与你相比怎么样?”鲍叔牙又沉静地指出:“管仲有五点比我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定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鲍叔牙进一步进谏齐桓公释怀旧怨,化敌为友。鲍叔牙还指出当初管仲射桓公,是因为公子纠命令他干的,现在如果赦免其罪并委以重任,他一定会像忠于公子纠一样效忠于齐国。

管仲射了公子小白一箭后,和公子纠一伙儿认为公子小白已经死了,没有人和他争夺君位,就不着急赶路,用了六天才到了齐国,等他们到了齐国,才知道齐国已经有了新国君,新国君正是公子小白。鲁庄公得知齐国有了新国君之后气急败坏,当即派兵进攻齐国,企图用武力夺回君位。齐桓公毫不示弱,双方在乾时会战,结果鲁军大败,公子纠和管仲随着鲁庄公败归鲁国。齐军乘胜追击。齐桓公为了永绝后患,遣书给鲁庄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并交出管仲和召忽。不然的话齐国将全面进攻鲁国。看过书信后的鲁庄公和大夫施伯商议此事,施伯认为齐桓公要管仲是要诛杀而是要委以重任。管仲的才干世间少有,若管仲主政齐国必将国富民强,称霸诸侯国,那时的鲁国危矣啊。因此施伯极力主张杀掉管仲,将尸首还给齐国。鲁庄公刚刚战败,又见齐国大军压境,早就被吓得失了主意,没有听施伯的建议,杀了公子纠,生擒管仲和召忽。召忽为了表达对公子纠的忠心自杀了。死前他对管仲说:“我死了,做公子纠的死事忠臣;你活着建功立业,让齐国称霸诸侯,做公子纠的生臣。死者成就德行,生者成就功名。你我各尽其分,我这就死了,你好自为之。”

管仲回到齐国时鲍叔牙正在齐国边境等着他,老友重逢,分外亲切。鲍叔牙命人打开囚车,去掉刑具,又让管仲沐浴更衣后他对管仲说明桓公希望他帮忙治理国家的意愿。管仲对鲍叔牙说:”我与召忽共奉公子纠,既没有辅佐他登上君位,有没有为他死节尽忠,本就惭愧,现在又要去辅佐仇人,那天下人多么耻笑啊。“鲍叔牙又劝说管仲说:”你本是个明白人,怎么反倒说起了糊涂话。做大事的人是不会拘泥于这些小事的,你是治国奇才,桓公图谋雄图伟业的志向,你若辅佐桓公定会成就伟业名扬四海的。

就这样管仲便辅佐齐桓公登顶春秋五霸。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最后温馨提示,我讲的是故事,您莫要当它是历史,

我姑妄写之,您姑妄看之。

关于管仲和鲍叔牙故事(鲍叔牙举荐管仲)(1)

,